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学智能算法(十)|机器学习逻辑回归(Logistic回归)

【1】引言

回归就是找出散点的最佳拟合曲线;

逻辑回归是在找出散点的最佳拟合曲线之后,还要做一下分类。

【2】基本定义

【2.1】基本量定义

对于变量X={x1,x2,...,xn},假定每个元素xi的取值都只有0和1两种可能,其实这就是二项分布(伯努利分布),相关文章链接为:

神经网络|(八)概率论基础知识-二项分布及python仿真-CSDN博客

p(x=1|X)=s(x)=sigmoid(\omega ^{T}x+b)=sigmoid(z^i)  (1)

式(1)中,\omega代表x对应的权重,b代表偏置。实际上这里是用线性的方式尝试拟合曲线。sigmoid()函数就是深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S型激活函数,它可以表征非线性的影响力。

sigmoid()函数的定义式为:

sigmoid(t)=\frac{1}{1+e^{-t}}  (2)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常见激活函数的内容,可通过下述文章回忆:

神经网络|(十二)|常见激活函数_各个激活函数代码-CSDN博客

逻辑回归常用的损失函数为交叉熵函数:

L(y^{i},h^{i})=-y^{i}log(h^{i})-(1-(y^{i}))log(1-(h^{i}))  (3)

式(3)中,y^{i},h^{i}分别是真实值和预测值。预测值根据sigmoid()函数计算得到。

在决策树学习中,曾了解信息熵的定义为:

Shonnentropy(y^{i})=-y^{i}log_{2}(y^{i})  (4)

如想回忆决策树的学习,可通过链接直达:

python学智能算法(八)|决策树-CSDN博客

python学智能算法(九)|决策树深入理解-CSDN博客

【2.2】梯度变化

在高等数学中,梯度往往用来寻找最快增长或者最快下降的方向。

判断拟合曲线是否最佳的方法是,计算预测值(拟合值)和真实值的偏差,也就是定义损失函数。对损失函数引入梯度,可以让这个偏差按照最大的速率下降到最小。

逻辑回归分析中,确认最佳拟合曲线其实就是找出两个关键参数:\omegab

因此,需要对损失函数分别对这两个参数求导,找出这两个参数的变化方向,再反复修正参数,最后才能获得最佳的拟合曲线。

损失函数求导计算前,为体现整体影响,需要先求整体的平均损失:

J(w,b)=\frac{1}{n}\sum_{1}^{n}L(y^{i},h^{i}) (5)

【2.2.1】偏置梯度

然后对b求导:

\frac{\partial J(w,b)}{\partial b}=\frac{\partial J(w,b)}{\partial h^i}\frac{\partial h^i}{\partial (z^i)}\frac{\partial (z^i)}{\partial b}  (6)

式(6)按照链式法则拆开了,需要逐步计算每一个环节:

\frac{\partial J(w,b)}{\partial h^i}=(\frac{1}{n})\frac{\partial \sum_{1}^{n}L(y^{i},h^{i}) }{\partial h^i}=(\frac{1}{n})\sum_{1}^{n}\frac{h^i-y^i}{h^i(1-h^i)}  (7)

\frac{\partial h^i}{\partial (z^i)}=s(z^i)(1-s(z^i))=h^i(1-h^i)  (8)

\frac{\partial (z^i)}{\partial b}=1  (9)

此时有:

\frac{\partial J(w,b)}{\partial b}=(\frac{1}{n})\sum_{1}^{n}(h^i-y^i)  (10)

实际上,式(10)回到了我们熟悉的模样,因为这个公式看上去就是预测值-真实值取了一个平均值,但实际上这个公式的获得经历了严格的推导。

仔细观察式(7)和式(8)可以看到,式(7)分式的分母和式(8)相同,定义sigmoid()函数的巧妙之处体现出来了。这也是促成式(10)体现出“直接定义预测值-真实值取一个平均值”表象的直接原因。

【2.2.2】权重梯度

\frac{\partial J(w,b)}{\partial \omega }=\frac{\partial J(w,b)}{\partial h^i}\frac{\partial h^i}{ \partial (z^i)}\frac{\partial (z^i)}{\partial \omega}  (11)

式(11)按照链式法则拆开了,需要逐步计算每一个环节。式(7)和式(8)已经计算完成,此时只需要计算最后一环:

\frac{\partial (z^i)}{\partial \omega}=x^i  (12)

此时有:

\frac{\partial J(w,b)}{\partial \omega}=(\frac{1}{n})\sum_{1}^{n}(h^i-y^i)x^i  (13)

综上所述,损失函数对权重\omega,偏置b的梯度分别如式(10)和(11)所示。

【3】代码测试

为掌握逻辑回归的运算规则,使用python编写代码,这里直接给出完整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示例数据
def generate_data(n_samples=1000, n_features=10):
    # 生成特征矩阵 X,从标准正态分布中采样
    # 特征分布 X 为(n_samples行, n_features列)的数组
    X = np.random.randn(n_samples, n_features)
    # 真实的权重向量,随机生成
    # true_weights是一个n_features列的一维数组
    true_weights = np.random.randn(n_features)
    # 计算线性组合
    # 这里采用了矩阵点乘
    # X 为(n_samples行, n_features列)的数组,因为true_weights在右侧,所以true_weights是(n_feature行,1列)的一维数组
    # 点乘结果linear_combination是(n_samples行, 1)的数组
    linear_combination = np.dot(X, true_weights)
    # 使用sigmoid函数将线性组合转换为概率
    # sigmoid函数会对linear_combination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转化
    probabilities = 1 / (1 + np.exp(-linear_combination))
    # 根据概率生成标签 y,以概率决定标签为 1 或 0
    # y是一个伯努利试验的结果,每个元素都只有一次试验机会,取到1的概率就是probabilities
    # probabilities是一个n_samples行, 1列)的数组,各个位置取到1的概率和这个位置的probabilities大小有关
    y = np.random.binomial(1, probabilities)
    return X, y

# 定义sigmoid函数
def sigmoid(z):
    # sigmoid函数公式,将输入转换为 0 到 1 之间的概率值
    return 1 / (1 + np.exp(-z))

# 定义逻辑回归模型的训练函数
def logistic_regression(X, y, learning_rate=0.01, num_iterations=1000):
    # 获取样本数量 n 和特征数量 m
    # 获得的 n是X的行数,m是X 的列数
    n, m = X.shape
    # 初始化权重向量,全部设为 0
    # 定义一个1行m列的纯0矩阵
    weights = np.zeros(m)
    # 初始化偏置项为 0
    bias = 0

    # for循环的次数num_iterations在函数定义的时候当做已知参数传入
    for _ in range(num_iterations):
        # 计算线性组合
        # 这里的X和 weights按照点乘的形式计算,也获得了(n_samples行, 1列)的数组
        # bias会自动广播,生成和np.dot(X, weights)形状相同,但每个位置的元素都相等的数组
        linear_combination = np.dot(X, weights) + bias
        # 通过sigmoid函数得到预测概率
        # y_pred也是(n_samples行, 1列)的数组
        y_pred = sigmoid(linear_combination)

        # 计算权重的梯度
        dw = (1 / n) * np.dot(X.T, (y_pred - y))
        # 计算偏置的梯度
        db = (1 / n) * np.sum(y_pred - y)

        # 使用梯度下降更新权重
        weights -= learning_rate * dw
        # 使用梯度下降更新偏置
        bias -= learning_rate * db

    return weights, bias

# 定义预测函数
def predict(X, weights, bias):
    # 计算线性组合
    linear_combination = np.dot(X, weights) + bias
    # 通过sigmoid函数得到预测概率
    probabilities = sigmoid(linear_combination)
    # 根据概率将预测结果转换为 0 或 1
    predictions = (probabilities >= 0.5).astype(int)
    return predictions

# 定义计算准确率的函数
def accuracy(y_true, y_pred):
    # 计算预测正确的比例
    return np.mean(y_true == y_pred)

# 生成数据
X, y = generate_data()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这里简单地取前 80% 作为训练集,后 20% 作为测试集
train_size = int(0.8 * len(X))
X_train, X_test = X[:train_size], X[train_size:]
y_train, y_test = y[:train_size], y[train_size:]

# 训练逻辑回归模型
weights, bias = logistic_regression(X_train, y_train)

# 进行预测
y_pred = predict(X_test, weights, bias)

# 计算准确率
acc = accuracy(y_test, y_pred)
print(f"模型的准确率为: {acc}")

代码中定义梯度的部分为:

# 计算权重的梯度
dw = (1 / n) * np.dot(X.T, (y_pred - y))
# 计算偏置的梯度
db = (1 / n) * np.sum(y_pred - y)

经过第二节的分析,这两行代码看上去有些“大道至简”。

对代码的详细解读将在下一篇文章进行。

【4】细节说明

定义交叉熵损失函数时,未指定对数函数的底数。追溯第二节的分析可以发现,底数几乎没有用处,因为核心的梯度计算结果均和底数无关。

【5】总结

学习了逻辑回归的基础知识。

http://www.dtcms.com/a/122657.html

相关文章:

  • Django学习记录-2-数据库
  • mysql的下载和安装2025.4.8
  •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Udp)
  • Java 原型模式 详解
  • 如何在Linux系统上通过命令调用本地AI大模型?
  • qt之opengl使用
  • 【精品PPT】2025固态电池知识体系及最佳实践PPT合集(36份).zip
  • 移动端六大语言速记:第11部分 - 内存管理
  • ChatGPT 4:引领 AI 创作新时代
  • [ctfshow web入门] web29
  • 基于FreeRTOS和LVGL的多功能低功耗智能手表(硬件篇)
  • 微服务篇——SpringCloud
  • 【Ai/Agent】Windows11中安装CrewAI过程中的错误解决记录
  • Python如何用科技点亮触感世界——智能盲文翻译器开发全解析
  • SQL语句
  • 论文阅读笔记:Adaptive Multi-Modal Cross-Entropy Loss for Stereo Matching
  • 封装uniapp request promise化
  • 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救援现场的“视听先锋”|鼎跃安全
  • 我们如何控制调度 C、C++ 中的线程执行?
  • HTTP 压力测试工具autocannon(AI)
  • 琴键上的强化学习:让机器人在真实世界里弹钢琴!
  • Spring如何实现资源文件的加载
  • 网络安全之-信息收集
  • 国内协作机器手焊接领域领军人物分析
  • MCP 实战系列(Day 2)- 动手搓个文件系统 MCP 服务器
  • Linux系统管理与编程12: FTP服务配置
  • 《DataX 安装与简单使用指南》
  • 计算机视觉中的基于网格的卷绕算法全解析
  • Ansible(6)——管理变量
  • TDengine 数据模型设计:多列模式与单列模式对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