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实验4.3:利用队列实现杨辉三角的输出

文章目录

  • 一,问题描述
  • 二,基本要求
  • 三,算法设计
  • 四,示例代码
  • 五,实验操作
  • 六,运行效果


一,问题描述

借助队列实现杨辉三角的输出。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其特点是每行的数字是由上一行相邻两个数字相加得到(边界数字为 1)。通过使用队列这种数据结构,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生成和输出杨辉三角的每一行数字,从而实现杨辉三角的可视化展示。

二,基本要求

(1)设计队列存储结构:
使用结构体来定义队列的存储结构,队列包含一个指向存储元素的指针,队头指针,队尾指针以及队列的容量等信息。例如:

typedef int Q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QElemType *base;
    int front;
    int rear;
    int capacity;
} SqQueue;

(2)编写队列初始化(InitQueue)、入队(EnQueue)、出队(DeQueue)、判断队空、判断队满等基本操作函数:

// 队列初始化函数
Status InitQueue(SqQueue &Q, int maxSize) {
    Q.base = (QElemType *)malloc(maxSize * sizeof(QElemType));
    if (!Q.base) return ERROR;
    Q.front = Q.rear = 0;
    Q.capacity = maxSize;
    return OK;
}

// 入队函数
Status EnQueue(SqQueue &Q, QElemType e) {
    if ((Q.rear + 1) % Q.capacity == Q.front) return ERROR;
    Q.base[Q.rear] = e;
    Q.rear = (Q.rear + 1) % Q.capacity;
    return OK;
}

// 出队函数
Status DeQueue(SqQueue &Q, QElemType &e) {
    if (Q.front == Q.rear) return ERROR;
    e = Q.base[Q.front];
    Q.front = (Q.front + 1) % Q.capacity;
    return OK;
}

// 判断队空函数
int QueueEmpty(SqQueue Q) {
    return Q.front == Q.rear;
}

// 判断队满函数
int QueueFull(SqQueue Q) {
    return (Q.rear + 1) % Q.capacity == Q.front;
}

(3)设计用队列实现输出杨辉三角的算法:

  1. 初始化一个队列,并将 1 入队,用于生成杨辉三角的第一行(只有一个数字 1)。
  2. 对于每一行(从第二行开始):
    • 先记录当前行的元素个数(等于当前行数)。
    • 入队一个 1,作为当前行的第一个元素(杨辉三角每行开头为 1)。
    • 遍历上一行的元素(通过不断出队和入队操作),将相邻两个元素相加后入队,得到当前行的中间元素。
    • 入队一个 1,作为当前行的最后一个元素(杨辉三角每行结尾为 1)。
    • 输出当前行的元素(通过不断出队操作)。
  3. 重复步骤 2,直到生成并输出完所需行数的杨辉三角。

三,算法设计

  • 队列在输出杨辉三角时的作用分析:

  • 队列在生成杨辉三角的过程中起到了存储和传递数据的作用。通过入队和出队操作,我们可以按顺序处理每一行的元素。每次生成新的一行时,利用队列保存上一行的元素,并通过相邻元素相加的操作来得到当前行的元素。同时,队列保证了元素处理的顺序性,使得我们能够按照杨辉三角的规律依次生成和输出每一行的数字,避免了复杂的数据管理和混乱的计算顺序。

主要步骤如下:

  1. 初始化队列并将第一行的 1 入队。
  2. 按行数循环,每一行先入队开头的 1,然后处理上一行元素得到中间元素入队,最后入队结尾的 1。
  3. 输出当前行元素并清理队列,为下一行做准备。
  4. 重复步骤 2 和 3,直到输出完指定行数的杨辉三角。

四,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int QElemType;

// 定义队列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QElemType* base;
    int front;
    int rear;
    int capacity;
} SqQueue;

// 初始化队列
Status InitQueue(SqQueue* Q) {
    Q->base = (QElemType*)malloc(MAXSIZE * sizeof(QElemType));
    if (!Q->base) {
        return ERROR;
    }
    Q->front = Q->rear = 0;
    Q->capacity = MAXSIZE;
    return OK;
}

// 入队操作
Status EnQueue(SqQueue* Q, QElemType e) {
    if ((Q->rear + 1) % Q->capacity == Q->front) {
        return ERROR;
    }
    Q->base[Q->rear] = e;
    Q->rear = (Q->rear + 1) % Q->capacity;
    return OK;
}

// 出队操作
Status DeQueue(SqQueue* Q, QElemType* e) {
    if (Q->front == Q->rear) {
        return ERROR;
    }
    *e = Q->base[Q->front];
    Q->front = (Q->front + 1) % Q->capacity;
    return OK;
}

// 输出n行杨辉三角
void out_number(int n) {
    SqQueue Q;
    InitQueue(&Q);
    int s1 = 0, s2 = 1;
    int i, j;

    // 输出第一行
    printf("%d\n", s2);
    EnQueue(&Q, s1 + s2);

    for (i = 2; i <= n; i++) {
        s1 = 0;
        for (j = 1; j <= i - 1; j++) {
            DeQueue(&Q, &s2);
            printf("%d ", s2);
            EnQueue(&Q, s1 + s2);
            s1 = s2;
        }
        // 输出每行的最后一个 1
        printf("1\n");
        EnQueue(&Q, 1 + s2);
    }
    free(Q.base);
}

int main() {
    int n;
    printf("请输入要输出的杨辉三角的行数: ");
    scanf("%d", &n);
    out_number(n);
    return 0;
}

五,实验操作

1.双击程序图标,启动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新建项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选择”空项目“——输入项目名称——单击”确认“按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右击”源文件“——”添加“——选择”新建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选择”C++文件“——输入文件名——单击”添加“按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编写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编译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查看编译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单击绿色小三角,运行项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运行效果

编程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dtcms.com/a/122029.html

相关文章:

  • BOTA六维力矩传感器在三层AI架构中的集成实践:从数据采集到力控闭环
  • 绿算技术团队受邀出席英伟达GTC2025大会丨重塑AI存储新范式
  • 【android bluetooth 框架分析 01】【关键线程 3】【bt_jni_thread 线程介绍】
  • MySQL多表查询实战指南:从SQL到XML映射的完整实现(2W+字深度解析)
  • [Windows] Gopeed-v1.7.0
  • HashMap、LinkedHashMap与TreeMap的核心特性与使用场景总结
  • Navicat 17 for Mac 数据库管理
  • C语言资源自动释放实现详解:基于GCC cleanup属性
  • Socket通信保护概论,Android系列
  • SAP-ABAP:SAP PO接口中System Landscape(SL Landscape Directory,SLD)作用详解
  • windows11下pytorch(cpu)安装
  • 记录一次SSH和SFTP服务分离后文件上传权限问题
  • AI比人脑更强,因为被植入思维模型【52】福格行为模型
  • 0303hooks-react-仿低代码平台项目
  • OSPF的数据报文格式【复习篇】
  • 算法基础—二分算法
  • STM32 vs ESP32: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单片机?
  • 网络协议学习
  • PDFtk
  • 2025年3月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Python六级)试卷及答案
  • 带无源位置反馈气动V型调节开关球阀的特点解析-耀圣
  • find指令中使用正则表达式
  • C++中STL学习(一)——向量、栈、堆、集合
  • PyQt6实例_A股财报数据维护工具_解说并数据与完整代码分享
  • ISP的过程
  • 用户注册(阿里云手机验证码)
  • CNN(卷积神经网络)
  • 共工新闻社与韩国新华报社达成合作
  • Python | 第十四章 | 基于模块开发-出租系统
  • 如何设置 JVM 内存参数(-Xms、-Xmx、-Xss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