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分类精讲
一、核心概念图解
plaintext
复制
┌───────────────┐ ┌───────────────┐ │ 自治系统A │ │ 自治系统B │ │ (AS 100) │ │ (AS 200) │ │ ┌───────┐ │ │ ┌───────┐ │ │ │ OSPF │ │ │ │ OSPF │ │ │ └───────┘ │ │ └───────┘ │ │ ▲ │ │ ▲ │ └───────┼──────┘ └───────┼──────┘ │ │ ┌───────▼───────────────────▼───────┐ │ BGP (TCP 179) │ └──────────────────────────────────┘ 互联网骨干路由器
二、协议分类详解
类型 | 作用范围 | 典型协议 | 特点 | 类比 |
---|---|---|---|---|
IGP | 自治系统内部 | RIP, OSPF | 关注最短路径,收敛快 | 公司内部通讯录 |
EGP | 自治系统之间 | BGP | 策略路由,稳定性优先 | 公司间商务合作联系人 |
传输协议 | 端到端通信 | TCP, UDP | 与路由无关 | 快递运输车辆 |
三、重点协议对比
1. BGP vs OSPF
维度 | BGP | OSPF |
---|---|---|
路由计算 | 基于路径属性(AS_PATH等) |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
收敛速度 | 慢(分钟级) | 快(秒级) |
适用规模 | 全球互联网 | 单个AS内部 |
传输层 | TCP 179 | IP协议直接封装 |
2. 典型配置场景
-
企业网络:OSPF管理内网 + BGP连接ISP
-
数据中心:OSPF作Underlay + BGP EVPN作Overlay
四、常见误解澄清
-
误区:"UDP是路由协议"
正解:UDP/IP协议栈中的传输层协议,与路由选择无关 -
易混点:
-
EGP(旧协议)≠ BGP(现代唯一使用的EGP)
-
IGP既包含距离矢量(RIP)也包含链路状态(OSPF)
-
五、BGP关键机制
-
路径属性
-
AS_PATH:记录路由经过的AS序列(防环路)
-
NEXT_HOP:指示下一跳地址
-
LOCAL_PREF:控制出站流量优先级
-
-
选路原则(简化版)
plaintext
复制
1. 优选最高WEIGHT(思科私有) 2. 优选最高LOCAL_PREF 3. 优选最短AS_PATH 4. 优选ORIGIN代码(IGP>EGP>INCOMPLETE)
六、真题强化训练
题目:某企业需要同时连接电信(AS 4134)和联通(AS 4837),应部署哪种协议?
选项:
A) 部署OSPF实现双线负载均衡
B) 用BGP实现多归属连接
C) 配置RIP动态学习路由
D) 使用静态路由指定出口
答案:B
解析:
-
OSPF/RIP不能跨AS使用(排除A/C)
-
静态路由无法动态适应运营商路由变化(排除D)
-
BGP支持:
-
接收两家ISP的全网路由表
-
通过MED/LOCAL_PREF调整优先级
-
故障时自动切换
-
总结:理解IGP/EGP的区别,关键要抓住"自治系统边界"这个分界点。BGP作为互联网的"外交官协议",其策略路由能力是构建复杂网络互联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