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学习笔记--56 电击防护方式分类介绍
根据电击防护措施的不同,IEC产品标准将电气设备的产品按防间接接触电击的不同要求分为0、Ⅰ、Ⅱ、Ⅲ四类。以上四类设备,以罗马数字0、Ⅰ、Ⅱ、Ⅲ进行分“类”而不是分“级”,因为分类只是表示电击防护的不同方式,而并不表明设备的安全水平等级。电气和电子产品通常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依据国际标准如IEC 61140、IEC 60536等)
1. 0类设备(Class 0 Equipment)
1)防护措施:仅依赖基本绝缘防护,无接地保护。
2)风险:若基本绝缘失效,需依赖外部环境(如干燥环境)避免电击。
3)现状:多数国家已禁止(如IEC标准不推荐),但某些旧设备可能存在。
2. I类设备(Class I Equipment)
1)防护措施:基本绝缘 + 接地保护(金属外壳通过接地端子连接保护地线)。
2)特点:当绝缘失效时,故障电流通过地线导入大地,触发断路器断开。
3)常见设备: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等金属外壳家电。
3. II类设备(Class II Equipment)
1)防护措施: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无需接地。
a)双重绝缘:基本绝缘 + 附加绝缘(如两层独立绝缘层)。
b)加强绝缘:单层等效于双重绝缘的强化设计(如加厚或特殊材料)。
2)标识:通常标有“回”形符号。
3)常见设备:电动工具、手机充电器、塑料外壳电器、电能表等。
4. III类设备(Class III Equipment)
1)防护措施:采用特低安全电压(SELV)供电(通常≤50V AC或≤120V DC)。
2)特点:电压低于安全限值,即使直接接触也不会导致电击。
3)常见设备:低压灯具(如12V LED灯)、玩具、医疗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