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NLP高频面试题(二十三)对抗训练的发展脉络,原理,演化路径

对抗训练(Adversarial Training)作为提升深度学习模型鲁棒性的重要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将从计算机视觉出发,详细阐述对抗训练的发展脉络、基本原理、演化路径,并深入解析FGSM、FGM、PGD、FreeAT等常见对抗训练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模型在攻击阶段的不同应对策略。

一、对抗训练的发展脉络

对抗样本的概念由Szegedy等人在2013年提出。他们发现通过在输入数据中添加微小且难以察觉的扰动,能够导致深度学习模型出现错误且高置信度的预测。这一现象揭示了模型在对抗攻击下的脆弱性。

随后,Goodfellow等人在2014年提出快速梯度符号方法(FGSM),同时提出了对抗训练方法,即通过在训练集中加入对抗样本来提升模型鲁棒性。此后,以PGD、FGM、FreeAT为代表的更强大的攻击与防御方法陆续出现,不断提升了模型对抗攻击的稳健性。

二、对抗训练的基本原理

对抗训练核心思想是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利用对抗样本增强模型泛化和抵抗能力,具体步骤包括:

  1. 生成对抗样本:使用如FGSM、PGD等方法在原始样本上生成扰动样本。
  2. 混合训练:将生成的对抗样本与原始样本一同训练模型。
  3. 迭代优化:通过多次循环,使模型逐渐学习抵御对抗样本攻击。

三、对抗训练方法详解

(1)快速梯度符号方法(FGSM)

FGSM方法利用模型梯度符号方向快速生成对抗样本:

x a d v = x + ϵ ⋅ s i g n ( ∇ x J ( θ , x , y ) ) x_{adv} = x + \epsilon \cdot sign(\nabla_x J(\theta,x,y)) xadv=x+ϵsign(xJ(θ,x,y))

其中, ϵ \epsilon ϵ 控制扰动大小。FGSM的优点在于计算高效,通过一次梯度计算即可生成对抗样本,因此广泛应用于快速评估模型的鲁棒性。然而,由于只考虑了梯度符号而忽略了梯度大小,生成的对抗样本往往较为粗糙,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对抗攻击。

(2)快速梯度方法(FGM)

FGM在FGSM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通过梯度大小进行归一化生成扰动:

x a d v = x + ϵ ⋅ ∇ x J ( θ , x , y ) ∥ ∇ x J ( θ , x , y ) ∥ 2 x_{adv} = x + \epsilon \cdot \frac{\nabla_x J(\theta,x,y)}{\|\nabla_x J(\theta,x,y)\|_2} xadv=x+ϵxJ(θ,x,y)2xJ(θ,x,y)

相比FGSM,FGM通过归一化后的扰动分布更加均匀和精细,能够产生更为有效的对抗样本,具有更高的攻击成功率和鲁棒性提升效果。

(3)投影梯度下降(PGD)

PGD通过多次迭代优化扰动,寻找更强的对抗样本,具体过程包括初始化、迭代更新扰动、以及扰动投影步骤:

x a d v t + 1 = P r o j ϵ ( x a d v t + α ⋅ s i g n ( ∇ x J ( θ , x a d v t , y ) ) ) x_{adv}^{t+1} = Proj_{\epsilon}(x_{adv}^{t} + \alpha \cdot sign(\nabla_x J(\theta,x_{adv}^{t},y))) xadvt+1=Projϵ(xadvt+αsign(xJ(θ,xadvt,y)))

PGD扰动更加精确有效,通过多次小步梯度更新,更易逼近局部最优扰动,因此被视为更强大的攻击方式。但由于每次更新都需要梯度计算,计算开销较大,训练成本高。

(4)自由对抗训练(FreeAT)

FreeAT旨在解决传统对抗训练方法高计算开销的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在每个mini-batch内重复多次利用同一批样本并逐步更新扰动,从而极大减少计算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

  • 初始化扰动为零。
  • 在每个mini-batch内重复进行:
    1. 在当前输入上添加扰动后进行前向传播并计算损失。
    2. 进行反向传播更新模型参数。
    3. 利用当前梯度信息更新扰动,以便下次循环使用。

这种策略显著提高了对抗训练的效率,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实用。

四、对抗训练的演化路径与应用

对抗训练最初在CV领域广泛应用,现已拓展至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语音识别等领域:

  • CV领域:增强图像分类、目标检测模型的鲁棒性。
  • NLP领域:提高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模型泛化能力。
  • 语音识别领域:提升模型对环境噪声的抵抗能力。

五、攻击阶段的模型应对策略

在对抗训练的攻击阶段,不同模型采取的策略取决于攻击类型:

  • 白盒攻击:攻击者了解模型参数与结构,模型通常使用对抗训练、梯度掩码等方法防御。
  • 黑盒攻击:攻击者无法获取模型信息,模型则采用迁移学习、输出随机化等策略防御。

模型采用特定防御策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权衡防御效果与计算成本。

http://www.dtcms.com/a/98215.html

相关文章:

  • 关于跨域与.NET的处理方案
  •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备考资料下载】
  • 自学-408-《计算机网络》(总结速览)
  • 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改变传统教育的未来
  • 黑盒测试的等价类划分法(输入数据划分为有效的等价类和无效的等价类)
  • 综合实验
  • qt之使用redis与其他程序(python)交互同通信
  • 基于SpringBoot实现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平台功能四
  • 多线程 -- Thread类
  • vue学习
  • Linux内核同步机制:解锁并发编程的奥秘
  • 软件的常用设计模式。可参考一个一个学习
  • 用Nginx实现负载均衡与高可用架构(整合Keepalived)
  • [Linux]在vim中批量注释与批量取消注释
  • 进程Kill杀死后GPU显存没有释放仍然被占用,怎么杀死僵尸进程
  • 跟着StatQuest学知识08-RNN与LSTM
  • Claude 在 SVG 绘图创作中的潜力与技巧
  • 【软考-架构】10.1、软件工程概述-CMM-软件过程模型-逆向工程
  • Pycharm (十)字符串扩展:统计小串在大串中出现的次数
  • C++23:现代C++的模块化革命与零成本抽象新高度
  • 笔记:遇见未来——6G协同创新技术研讨会
  • FPGA调试笔记
  • 从代码学习深度学习 - 含并行连结的网络(GoogLeNet)PyTorch版
  • 淘宝双十一大促监控系统开发:实时追踪爆品数据与流量波动
  • 谷粒微服务高级篇学习笔记整理---异步线程池
  • 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服务启动失败:端口冲突
  • 电源系统的热设计与热管理--以反激式充电器为例
  • 1688 店铺清单及全商品数据、关键词检索 API 介绍
  • 【蓝桥杯】每日练习 Day15
  • 【自用记录】本地关联GitHub以及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