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跨层封装简单介绍

跨层封装

跨四层封装

  • 数据封装时不经过第四层(传输层)。应用层封装后直接来到网络层。
  • 一般出现在直连路由设备之间。
  • 代表协议:
    • OSPF协议、ICMP协议。
  • 既然不经过四层封装,那四层相应的功能由谁来实现?答案是由三层(网络层)来实现。
    • 分段功能可以由三层,也就是网络层的分片功能代替。
    • 端口号由三层IP协议报头部中的协议号代替。
      • SPF协议在三层的IP协议号为89,即IP协议报中的协议号为89时,就是指上层协议为OSPF。
      • ICMP协议在三层的IP协议号为1,即IP协议报中的协议号为1时,就是指上层协议为ICMP。
  • 补充:
    • IP协议报头中的协议号由8位二进制构成,所以取值范围为0 - 255。
    • 在正常封装过程中,协议号为6,代表上层为TCP协议;协议号为17,代表上层为UDP协议。

跨三、四层封装

  • 数据封装时不经过第三层(网络层)和第四层(传输层)。应用层封装后直接来到数据链路层。

  • 一般出现在直连交换设备之间。

  • 代表协议

    • STP协议
  • 在该情况下,不再使用以太网Ⅱ型帧(Ethernet Ⅱ以太帧),因为该帧格式无法提供完整的三、四层功能的替代。在STP协议中,使用IEEE802.3数据帧。

  • 在IEEE802.3数据帧中,如何实现三、四层的功能呢?

    •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分片;提供帧类型号;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保障,减少帧丢失、失序、重复。
      • 分片可以代替三层的数据分段和四层的数据分片功能。
      • 提供帧类型号,标识了上层传入下层使用哪种帧格式来进行封装。可以用来代替四层的端口号。
    • 媒体接入控制子层(MAC):MAC地址寻址;识别网络层协议;差错检测。
  • 补充:

    • 在IEEE802标准中,数据链路层可以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 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子层。

相关文章:

  • 简单的括号匹配
  • stack和queue
  • Hadoop/Spark 生态
  • 【区块链安全 | 第六篇】NFT概念详解
  • MFC中字符串string类型和CString类型互转方法
  • SpringMVC拦截器
  • 简单聊聊Oracle和MySQL数据库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 基于yolov11的棉花品种分类检测系统python源码+pytorch模型+评估指标曲线+精美GUI界面
  • TDengine 集群节点管理
  • SQL的核心基础语法 | 快速入门MySQL
  • 【mysql疑难杂症】mysql数据库指定ip远程连接数据库
  • Mybatis中 ${} 和 #{} 的区别
  • C++项目:高并发内存池_下
  • dell 台式机 电脑 纽扣电池 如何取下?
  • 【NLP 44、实践 ⑪ 用Bert模型结构实现自回归语言模型的训练】
  • c#个人向总结
  • 【Linux网络】——Socket网络编程
  • optimization和compression理解
  • conda install 慢
  • Visual Studio 2019 Qt QML 项目环境搭建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 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将于今年9月在中国上映
  • 五一假期上海虹桥边检站出入境近4.7万人次,韩国入境旅客同比增118%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石书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
  • 体坛联播|米兰逆转热那亚豪取3连胜,阿诺德官宣离开利物浦
  • 禅定佛的微笑,从樊锦诗提到过的那尊说起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假期文旅市场供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