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DeepSeek 原理与落地应用研讨总结
- 一、模型概述
- 二、DeepSeek R1 优势
- 三、模型原理
- 四、落地应用
- 五、提示词技巧
- 六、教育与学术赋能
- 七、知识付费与作业辅导
DeepSeek 原理与落地应用研讨总结
一、模型概述
- 模型版本
- DeepSeek-V2(生成模型)
- DeepSeek-V3(生成模型)
- DeepSeek-R1(推理模型)
- 性能特点
- R1 版本数学推理表现突出
- 参数规模从 1.5B 到 671B 不等
- 性能接近甚至超越 OpenAI 的 o1 模型
二、DeepSeek R1 优势
- 开源开放:全量开源训练代码、数据清洗工具及微调框架,推动社区协同创新。
- 低成本:训练成本仅 $557w,推理成本降低 83%,打破高价壁垒。
- 国产化:将国产模型与美国的代际差距从 3-5 年缩短至 3-5 个月,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三、模型原理
- 基础架构
- 混合专家模型(MoE):通过动态选择最适合输入数据的专家模块进行处理,提升推理能力和效率。
- 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通过低秩压缩减少 Key-Value 缓存,显著提升推理效率。
- 强化学习驱动(RL):大规模应用强化学习,将传统的 PPO 替换为 GRPO 训练算法,显著提升推理能力。
- 工作原理
- 概率预测 + 文字接龙:基于上下文预测下一个 token,重复直到形成完整句子。
- 预训练 + 微调 + 强化学习:模型训练过程包括预训练、监督微调和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四、落地应用
- 推理密集型任务
- 编程任务中的代码生成、算法设计
- 数学问题求解、科学推理和逻辑分析
- 教育与知识应用
- 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支持知识理解与解答
- 科研任务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
- 文档分析与长上下文理解
- 开放领域问答与写作
五、提示词技巧
- 真诚 + 直接:明确任务和目标,让模型快速理解需求。
- 通用公式:我要(做),要给用,希望达到效果,但担心问题。
- 说人话:避免回答过于专业,让模型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
- 反向 PUA:激发模型的批判性思维,让其更深入地分析问题。
- 善于模仿:给定文章或语气示例,让模型模仿写作风格。
- 擅长锐评:利用模型的情商和语气控制能力,进行犀利点评。
- 激发深度思考:在提示词结尾加入批判性思考要求,让模型进行自我复盘。
六、教育与学术赋能
- 教学设计:根据课程相关信息设计课程大纲草案。
- 教学活动:设计变式题、问题支架、课后作业等。
- 作业批改:辅助老师批改大量作业,提供答案解析和解题思路。
- 个性化教案:根据分层教学模式设计原则,生成不同难度的习题组。
- 医学专业病理诊断:模拟临床思维训练,生成可能疾病和检查建议。
- 论文全流程辅助:从选题到润色查重,全流程辅助论文撰写。
- 学术研究:文献速读、参考文献查找、学术翻译、研究假设设计等。
七、知识付费与作业辅导
- 知识付费:课程大纲设计、直播脚本撰写、社群运营话术等。
- 作业辅导:知识点锚定、分步教学引导、互动练习设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