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排序(上)):冒泡、选择、插入

数据结构(排序(上)):冒泡、选择、插入排序

[作者的个人gitee▶️](友人A (friend-a188881041351) - Gitee.com)

每日一言:“人生是一场盛大的修行,我们在时光的长河中,不断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对话。🌸🌸每一次挫折都是灵魂的磨砺,每一次成长都是生命的馈赠😊”


一.冒泡排序

1.基本概念: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序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遍历序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序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或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2.工作原理

  1. 外层循环
    •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对于一个包含 n 个元素的数组,需要进行 n - 1 轮比较。例如,对于数组 [5, 3, 8, 6, 2],有 5 个元素,所以需要进行 4 轮比较。
  2. 内层循环
    • 内层循环负责每一轮中的比较和交换操作。在第 i 轮比较中,内层循环会比较相邻的元素,从数组的第 1 个元素开始,比较第 i 个元素和第 i + 1 个元素。如果第 i 个元素大于第 i + 1 个元素(对于升序排序),就交换它们的位置。
    • 随着排序的进行,每一轮比较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在第 i 轮比较时,只需要比较 n - i 次。因为经过前 i - 1 轮排序后,数组的最后 i - 1 个元素已经是排好序的了,不需要再比较。

3.代码示例

void BubbleSort(vector<int>& arr)
{
	//外层循环每循环一次就使一个数去到正确的位置
	for (int i = 0; i < arr.size(); i++)
	{
		for (int j = 0; j < arr.size() - 1 - i; j++)
		{
			if (arr[j] > arr[j+1])
				swap(arr[j], arr[j+1]);
		}
	}
}

二.选择排序

1.基本概念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一轮排序中,从未排序的部分选择一个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将其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通过不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逐步构建有序序列。

2.工作原理

  1. 初始状态
    • 假设有一个数组,初始时整个数组都是未排序的。例如,对于数组 [64, 25, 12, 22, 11],所有元素都未排序。
  2. 选择最小元素
    • 在第一轮排序中,从整个数组中找到最小的元素(这里是 11),将其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64)交换位置。此时,数组的第一个位置已经排好序,数组变为 [11, 25, 12, 22, 64]。
  3. 缩小未排序范围
    • 在第二轮排序中,从剩下的未排序部分(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即 [25, 12, 22, 64])中找到最小的元素(这里是 12),将其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25)交换位置。此时,数组变为 [11, 12, 25, 22, 64]。
  4. 重复操作
    • 每一轮都在缩小的未排序部分中选择最小的元素,将其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3.代码示例

void SelectSort(vector<int>& arr)
{
	if (arr.size() <= 1)
		return;
	for (int i = 0; i < arr.size(); i++)
	{
		int minIndex = i;//假设最小数位置是i
		for (int j = i + 1; j < arr.size(); j++)//j是i+1的位置,遍历i+1~n-1位置
		{
			if (arr[j] < arr[minIndex])//如果j位置的数比i小,则更新minIndex,使它指向最小元素
				minIndex = j;
			//每次内层循环结束后,minIndex的值已经是i+1~n-1区间内最小值的索引
		}
		//交换arr[i]与arr[minIndex]即可,此刻就保证了i位置的值是最小值
		swap(arr[i],arr[minIndex]);
	}
}

三.插入排序

1.基本概念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类似于整理扑克牌的过程,每次从牌堆中抽出一张牌,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牌中合适的位置。

2.工作原理

  1. 初始状态
    • 假设有一个数组,初始时第一个元素被视为已排序部分,其余元素为未排序部分。例如,对于数组 [5, 2, 4, 6, 1, 3],初始时 5 是已排序部分,其余是未排序部分。
  2. 插入操作
    • 从未排序部分取出第一个元素(这里是 2),将其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合适位置。已排序部分只有一个元素 5,2 比 5 小,所以 2 插入到 5 的前面,数组变为 [2, 5, 4, 6, 1, 3]。
  3. 重复操作
    • 继续从未排序部分取出下一个元素(这里是 4),将其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合适位置。已排序部分是 [2, 5],4 插入到 2 和 5 之间,数组变为 [2, 4, 5, 6, 1, 3]。
    •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未排序部分为空,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3.代码示例

void InsertSort_2(vector<int>& arr)
{
	if (arr.size() == 0 || arr.size() == 1)
		return;
	for (int i = 0; i < arr.size(); i++)
	{
		int end = i;//指向有序序列最后一个位置
		int tmp = arr[end + 1];//保存要插入的元素
		while (end >= 0)//一次内层循环使待插入元素依次与已排序元素比较
		{
			//如果待插入元素小于end指向的元素,就先让tmp保存待排序元素
			//之后将end指向的元素向后挪动覆盖
			//之后end--,tmp再与end指向元素比较,直到end减为-1或符合else条件,循环结束
			if (arr[end] > tmp)
			{
				arr[end + 1] = arr[end];
				end--;
			}
			else
				break;
		}
		arr[end + 1] = tmp;
	}
}

相关文章:

  • MySQL 创建用户,建库,建表
  • 红宝书第八讲:箭头函数与高阶函数:厨房工具与智能菜谱的对比
  • DeepSeek 助力 Vue3 开发:打造丝滑的表格(Table)之添加导出数据功能示例6,TableView15_06自定义导出文件名示例
  • ZYNQ的cache原理与一致性操作
  • 跟着StatQuest学知识06-CNN进行图像分类
  • 为容器指定固定IP地址
  • 06_数组
  • Android卷笔试题目总结
  • 大模型架构记录 【综述-文字版】
  • WPS排版如何一张纸显示四张纸的内容?
  • 解析DeepSeek的技术内核:混合专家架构如何重塑AI效能
  • 区块链交易所平台开发全解析
  • Systemd 是 Linux 系统的 ‌核心服务管理工具‌,负责管理系统的启动、服务生命周期和资源分配
  • 避雷 :C语言中 scanf() 函数的错误❌使用!!!
  • 高德终端技术总结:高可用架构如何练成?
  • 【MySQL】MySQL如何存储元数据?
  • Vue.js 表单开发
  • 使用python numpy计算并显示音频数据的频谱信息
  • jieba中文分词模块,详细使用教程
  • Dart语言的安全开发
  • 咸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官书云调任湖北省司法厅副厅长
  • 巴军事行动致印度70%电网瘫痪
  • 范志毅跨界归来做青训,探索中国足球人才培养新模式
  • 外交部答澎湃:美方攻击抹黑中加关系与合作的卑劣图谋不会得逞
  • 联想发布超级智能体矩阵,杨元庆:美国关税影响反映在产品定价上,未来不确定性很大
  • 1101名优秀运动员拟保送,全红婵、黄雨婷、盛李豪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