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教程》—— 第三章 关系数据模型 笔记
注:参考教材:《数据库原理教程》(作者:范明等)
第三章 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
- 域:相同类型值的集合。
- 笛卡尔积:给定n个域D₁, D₂, ..., Dₙ(它们未必互不相同)上的笛卡尔积定义: D₁×D₂×...×Dₙ, 且D₁×D₂×...×Dₙ = {(d₁, d₂, ..., dₙ) | d₁∈D₁ ∧ d₂∈D₂ ∧...∧ dₙ∈Dₙ}
- 关系:域D₁, D₂, ..., Dₙ上的关系r是笛卡尔积D₁×D₂×...×Dₙ的任意子集。n个域上的关系称为n-元关系,“元”又称目或度。关系也可以用二维表来表示。
关系的性质:
- 行和列的次序不重要
- 关系(表)中不能包含相同的元组(行)。
- 任何有意义的关系都要满足一定的语义约束。
- 关系模型中只考虑有限的关系
- 关系的每个属性都必须是原子的,不能有子表。
关系的码
- 超码:设K是R的码,K⊆X,则X是关系的超码
- 码:设K是关系R的属性集,如果K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而其真子集不能,则K是R的码
- 候选码:所有的码又称候选码
- 主码:当一个关系具有多个码时,应当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唯一识别关系元组的码,称为主码
关系模式
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