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论语别裁》第01章 学而(29) 《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教人建立“信”?因“信近于义”,义者相宜也。这“义”字上表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我们要注意“仁义”两字,“仁”字,凡是博爱、慈爱都叫“仁”,世界各国文化,都有“仁”的同义字;但中国的“义”字,英文、法文、德文,任何一国文字中都没有同义的字。只有中国文化中才有的。这个“义”字,有两个解释,儒家孔门的解释讲:“义者宜也”。恰到好处谓之宜,就是礼的中和作用,如“时宜”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墨子的精神——“侠义”,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国人有这个性格,为朋友可以卖命,我们中国人这种性格,有时候比儒家的影响还要大,为了朋友,认为这条命该送给你,没有关系,帮你的忙给了你,其他民族也有这种精神,可是没有这种定义。我们有这种文化,而且过去中下层社会普遍存在。这很重要,尤其一个国家在变乱的时候更明显,在抗战期间就看到,老百姓为国家民族牺牲的精神,非常伟大,就是中国文化的表现。有人说这是儒家孔孟思想影响的,并不尽然,其实是《三国演义》等等几部小说教出来的。所以中华民族能够有忠义之气,这是我们民族的特性,特别的长处,所以我们负责教育的,要留意这类问题。

这里“信近于义”的“义”,与墨子的“义”字,有相同之处。人为什么守信?答应的话,一定做到。所以我们历史上有著名“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论语》中的子路也是这样的人。“言可复也”,守信的人,不可讲空话,因为“言可复也”,讲了话必须恢复。什么是“恢复”?就是讲了的话要“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礼貌的当中要恭敬。所谓恭,就是内心对事情的庄重认真,并不是看见人敬礼就是恭;虽然不敬礼,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那种无限关心的神态,不说出来就知道。所以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态度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事。因此恭敬就是礼。人与人为什么要恭敬?“远耻辱也”,免得招来无谓的耻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动机,中国文化:亲亲、仁民、爱物。“因不失其亲”,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这个问题,将来会讨论到,中国文化中两个观念是由道家出来的,一个是大公无私,一个是绝对自私,两种极端思想,对我们而言都做不到的。而儒家则主张有限的自私。)举个例子,如果大家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亲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时,再给别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像这个样子,也可以宗仰。

这些都是讲做学问的态度。然后再引用孔子的话: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相关文章:

  • ubuntu20.04关机进程阻塞解决方法
  • 3.17BUUCTF练习day1
  • MySQL 客户端连不上(1045 错误)原因全解析
  • 项目实战:基于瑞萨RA6M5构建多节点OTA升级-创建工程MCUBoot<二>
  • el-table的向上移动向下移动,删除选定行
  • 【Git学习笔记】Git分支管理策略及其结构原理分析
  • 探秘Transformer系列之(15)--- 采样和输出
  • 小程序API —— 53 本地存储
  • 1~2 课程简介+ESP32-IDF环境搭建(虚拟机Linux环境下)
  • 大语言模型的压缩技术
  • AI如何在财务工作中提升效率的一些看法
  • JavaScript日期区间计算:精准解析年月日差异
  • EG8200多协议图形化编程边缘计算网关
  • Python----计算机视觉处理(Opencv:图像镜像旋转)
  • 大数据分析方法(65页PPT)
  • cmake 之 check_language()
  • AIP-182 外部软件依赖
  • Linux 网络基础设置
  • jenkins pipline 自动化测试
  • 案例驱动的 IT 团队管理:创新与突破之路:第三章 项目攻坚:从流程优化到敏捷破局-3.1.2需求分级与资源调配策略
  • 一海南救护车在西藏无任务拉警笛开道,墨脱警方:已处罚教育
  • 熊出没!我驻日本札幌总领馆提示中国公民注意人身安全
  • 扶桑谈|从石破茂“越菲行”看日本周边外交布局战略新动向
  • 何谓“战略稳定”:“长和平”的实现基础与机制
  • 人民日报:浙江着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 习近平将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