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AX科研绘图】3DMAX晶体网络插件CrystalNet使用方法
3DMAX晶体网络插件CrystalNet是一款科研绘图工具,它能够让用户轻松实现科研绘图中的晶体或网络结构模拟。通过一键操作,CrystalNet能够迅速生成随机大小的小球,这些小球代表着晶体中的原子或网络节点。同时,插件还能在球体间随机生成连线,模拟出原子间的键合或网络中的连接关系。这款插件操作简便,是科研人员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网络拓扑研究以及教学演示等工作的不错的一款小工具。
【安装方法】
3DMAX晶体网络插件CrystalNet无需安装,使用时直接拖动插件脚本文件到3dmax视口中打开即可。
【使用方法】
1.打开3DMAX晶体网络插件CrystalNet,设置参数:
2.点击“开始生成”按钮,生成!
默认生成节点是“球形”,下面演示生成节点是“立方体”:
在叁数面板中,选择“类型”下面的“盒子”,然后,点击“开始生成”按钮,生成!
修改空间大小和生成数量,如图:
参数详解:
类型组:
球体、盒子:生成节点的形状,分为球体和立方体两种形状。
曲线、折线:连接节点的线形状。(如下图:左边是曲线,右边是折线)
空间长、宽、高:节点生成的容器大小。
数量:节点的数量。
最小半径、最大半径:节点的半径(长方体的长宽高)将在这两个值之间取随机值。
最小线数、最大线数:连接两个节点的线条数量,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取随机值。
连线数量:每个节点与附近该值设定的n个节点连线。
折度大小:连线噪波的大小。
至此,我们对3DMAX晶体网络插件CrystalNet的介绍就告一段落了。这款科研绘图工具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轻松实现了晶体或网络结构的模拟。一键操作,随机大小的小球便跃然屏上,代表着晶体中的原子或网络节点;球体间的随机连线,更是巧妙地模拟出了原子间的键合或网络中的连接关系。CrystalNet操作简便,功能实用,无疑是科研人员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网络拓扑研究以及教学演示等工作的得力小助手。感谢大家的关注,相信CrystalNet会为你们的科研绘图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惊喜。
期待与大家在下一次的技术分享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