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开发工具----vim

目录

Linux编辑器-vim使用

1. vim的基本概念

正常/普通/命令模式(Normal mode)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2. vim的基本操作

3. vim正常模式命令集

4. vim底行模式命令集

5. vim操作总结


(本篇文章相当于vim常用命令字典)

Linux编辑器-vim使用

我们先来看看vim的键盘分布图,大家可以保存参考。

vi/vim的区别简单点来说,它们都是多模式编辑器,不同的是vim是vi的升级版本,它不仅兼容vi的所有指令,而且还有一些新的特性在里面。例如语法加亮,可视化操作不仅可以在终端运行,也可以运行于x window、 mac os、 windows。我们统一按照vim来进行讲解。

1. vim的基本概念

我们讲解vim的三种模式(其实有好多模式,目前掌握这3种即可),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正常/普通/命令模式(Normal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该模式是我们后面用的最频繁 的编辑模式。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文件保存或退出,也可以进行文件替换,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操作。 在命令模式下,shift+: 即可进入该模式。要查看你的所有模式:打开vim,底行模式直接输入

:help vim-modes

我这里一共有12种模式:six BASIC modes和six ADDITIONAL modes.

2. vim的基本操作

进入vim,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m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m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m test.c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你进入vim之后,是处于[正常模式],你要切换到[插入模式]才能够输入文字。

[正常模式]切换至[插入模式]

输入a:直接在当前行的后一个位置进行编辑

输入i:直接在当前行的当前位置进行编辑

输入o:另起新的一行进行编辑

[插入模式]切换至[正常模式]

目前处于[插入模式],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可以先按一下「ESC」键转到[正常模式]再删除文字。当然,也可以直接删除。

[正常模式]切换至[底行模式]

「shift + ;」, 其实就是输入「:」

退出vim及保存文件,在[正常模式]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保存当前文件)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m)

: q! (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m)

3. vim正常模式命令集

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模式

按「ESC」键。

移动光标

vim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m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 「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 $ 」: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按[gg]:进入到文本开始 按[shift+g]:进入文本末端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包含自己在内)”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撤销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

「ctrl + r」: 撤销的恢复

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 vim底行模式命令集

在使用底行模式之前,请记住先按「ESC」键确定您已经处于正常模式,再按「:」冒号即可进入底行模式。

列出行号

「set nu」: 输入「set nu」后,会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号表示一个数字,在冒号后输入一个数字,再按回车键就会跳到该行了,如输入数字15, 再回车,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

查找字符

「/关键字」: 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 「n」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 按「n」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保存文件

「w」: 在冒号输入字母「w」就可以将文件保存起来

离开vim

「q」:按「q」就是退出,如果无法离开vim,可以在「q」后跟一个「!」强制离开vim。 「wq」: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可以保存文件。

5. vim操作总结

三种模式

正常模式 插入模式 底行模式

我们一共有12种总模式,大家下来可以研究一下

vim操作

打开,关闭,查看,查询,插入,删除,替换,撤销,复制等等操作。

相关文章:

  • Room数据库的使用
  • STM32Cubemx-H7-7-OLED屏幕
  • 【Python】【数据分析】Python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全面指南
  • 【Python 2D绘图】Matplotlib绘图(统计图表)
  • 【冯诺依曼:到底有什么重大贡献 关键字摘抄】
  • ngx_conf_param
  • JAVA面试_进阶部分_java中四种引用类型(对象的强、软、弱和虚引用)
  • 开发中常见状态码以及状态码用途
  • Mysql8.x常用命令
  • XXE 目录
  • 从零开发Chrome广告拦截插件:开发、打包到发布全攻略
  • 企业网设计
  • 【数据库】10分钟学会MySQL的增删改查:数据库、表、表记录操作指南
  • 数字电路逻辑代数 | 运算 / 定律 / 公式 / 规则 / 例解
  • MySQL创建数据库和表,插入四大名著中的人物
  • Node.js中HTTPS模块应用详解
  • 虚拟电商-数据库分库分表
  • PROC程序报无效的字符串或缓冲区长度问题
  • Java HashMap 底层原理
  • 【YOLO】AutoDL 训练模型
  • 44岁街舞运动推广者、浙江省街舞运动协会常务理事钟永玮离世
  • 小米回应SU7Ultra排位模式限制车辆动力:暂停推送更新
  • 牛市早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公募基金改革最新方案落地
  • 巴基斯坦军方:印度袭击已致巴方31人死亡
  • 媒体起底“速成洋文凭”灰产链,专家:我们要给学历“祛魅”
  • 中方对中美就关税谈判的立场发生变化?外交部:中方立场没有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