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算力助力工业智能新范式
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以及边缘计算等技术趋势的发展,算力设备正逐渐从中心云向边缘机房乃至边缘现场下沉。在此背景下,以工控机为例的部署于各类边缘现场的算力设备市场,也正面临着新的变革。
根据IDC 2024研究报告显示:在能源制造(占比37%)与交通物流(占比22%)核心场景中,边缘算力密度较传统工控机提升 230%;通过软硬一体化方案(集成Edge AI开发套件), 客户部署周期缩短 60%;
近日卓怡恒通推出新产品EPC-S4450边缘AI工控机,以全栈国产化架构与极致性能表现,为工业4.0时代提供高可靠智能边缘计算底座。
一、国产化+AI 算力双轮驱动
自主可控的硬核架构
处理器组合:搭载海光第三代HG-3350高性能CPU(64-bit架构,多线程加速)+ 算能SC7-HP75 AI加速卡,支持单宽/双宽PCIe 4.0全高GPU/AI卡扩展。
操作系统适配:银河麒麟V10/UOS 2023国产化操作系统,通过EAL4+安全认证,集成可信BIOS与TCM/TPCM安全模块。
全链路自主:实现从CPU、主板、AI芯片到操作系统的100%国产化替代,满足等保2.0三级安全要求。
极致性能指标
AI算力:支持INT8/FP16混合精度计算,峰值算力达158TOPS(需配置双AI加速卡)。
低延迟架构:采用异构计算框架,视频处理延迟≤8ms,支持实时流式数据处理。
扩展能力: 7×PCIe 3.0插槽(含2×M.2 NVMe)、3×PCI Slot、4×UDIMM,支持64GB DDR4 2666MHz内存扩容能力。
工业级可靠性设计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范围-20℃~60℃,抗振等级5G(符合IEC 60068-2-64标准)。
电源管理:支持宽电压输入(90V-264V), 内置OVP/OCP/ESD三重保护。
散热系统:复合式散热方案(风冷+均热板),MTBF≥100,000小时(符合MIL-STD-810H标准)。
二、行业解决方案 适配能力 AI+工业场景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
通过实时采集与分析产线数据,优化生产流程与设备效能,提升制造效率;支持工艺质量监测与预测性维护,降低停机风险,保障生产稳定性,助力构建柔性、智能、高效的制造体系。
智慧能源:
基于物联网与实时数据分析,协同优化发电、储能和电网运行,动态平衡能源供需。利用边缘算力进行负荷预测、故障预警及智能调度,降低传输损耗,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效率,构建高效弹性能源体系,推动低碳转型 。
智能交通:
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实时分析,实现交通流量监测、信号灯智能调控及异常事件快速响应,显著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依托本地化AI算力,降低数据传输延迟;同时为交通管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助力构建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交通体系。
大模型边缘部署
本地化推理:支持DeepSeek Coder等国产大模型轻量化部署,模型加载耗时<30s。
联邦学习框架:实现跨设备分布式训练,带宽占用降低70%。
结语:卓怡恒通EPC-S4450通过构建"芯片-系统-算法-应用"四层国产化技术体系,深度契合IDC预测的百亿级边缘算力市场发展趋势。凭借全栈自主可控的硬核架构与场景化AI能力,产品在工业智能化转型中持续释放技术价值,为能源、制造、交通等关键领域提供高可靠、高安全的边缘计算底座,助力企业实现从设备互联到智能决策的跃迁,驱动产业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
PS: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裨益,别忘了点“❤”,欢迎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