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TL专题】优先级队列priority_queue的使用和模拟实现,巧妙利用仿函数解决优先级

  欢迎来到 CILMY23的博客

🏆本篇主题为:优先级队列priority_queue的使用和模拟实现,巧妙利用仿函数解决优先级

🏆个人主页:CILMY23-CSDN博客

🏆系列专栏: C++ | C语言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inux | 算法专题 

🏆感谢观看,支持的可以给个一键三连,点赞收藏+评论。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还可以点点关注


目录

前言

 优先级队列的使用

优先级队列的常用接口

 实例演示

优先级队列的模拟实现

如何控制优先级?


前言

上期我们讲了栈和队列的使用和模拟实现,本期我们将探究priority_queue,优先级队列的使用和模拟实现,并应用仿函数来解决优先级的问题。


 优先级队列的使用

我们还是从官方文档看起, 

  1. 优先级队列是容器适配器的一种,根据严格的弱排序标准,它的第一个元素总是它所包含的元素中最大的。
  2. 此语法类似于堆,在堆中可以随时插入元素,并且只能检索堆的最大元素(优先级队列中位于顶部的元素)。
  3. 优先级队列被设计成容器适配器,容器适配器即将特定容器类封装作为其底层容器类,queue提供一组特定的成员函数来访问其元素。元素从特定容器的“尾部”弹出,其称为优先队列的顶部。
  4. 底层容器可以是任何标准容器类模板,也可以是其他特定设计的容器类。容器应该可以通过随机访问迭代器访问,并支持以下操作:        
    • empty():检测容器是否为空
    • size():返回容器中有效元素个数
    • front():返回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引用
    • push_back():在容器尾部插入元素
  5. 标准容器类vector和deque满足这些需求。默认情况下,如果没有为特定的priority_queue类实例化指定容器类,则使用vector。
  6. 需要支持随机访问迭代器,以便始终在内部保持堆结构。容器适配器通过在需要时自动调用算法函数make_heap、push_heap和pop_heap来自动完成此操作。

不难看出实际上的优先级队列和使用堆没什么差别,当然从接口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其次是它没有单独的头文件,它和queue公用一个头文件,都是queue.h。

优先级队列的常用接口

接口功能
bool empty() const;检测优先级队列是否为空,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
false
const value_type& top() const;返回优先级队列中最大(最小元素),即堆顶元素
void push (const value_type& val);在优先级队列中插入元素x
void pop();删除优先级队列中最大(最小)元素,即堆顶元素

 实例演示

优先级队列默认使用vector作为其底层存储数据的容器,在vector上又使用了堆算法将vector中元素构造成堆的结构,因此priority_queue就是堆,所有需要用到堆的位置,都可以考虑使用priority_queue。注意:默认情况下priority_queue是大堆。

215. 数组中的第K个最大元素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ndKthLargest(vector<int>& nums, int k) {
        priority_queue<int> pq;

        for (auto& e : nums) {
            pq.push(e);
        }

        // 删除前K-1个元素
        for (int i = 0; i < k - 1; i++) {
            pq.pop();
        }

        return pq.top();
    }
};

本题要求在一个整数数组中找到第k个最大的元素,且必须设计时间复杂度为O(n)的算法。如果我们使用堆排序,就可以发现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建堆的时间代价是O(n),删除的总代价是O(klogn),因为k<n,故渐进时间复杂为O(n+klogn)=O(nlogn)。

那如果我们想实现小堆就可以使用greater,functional,它是greater算法的头文件,创建实例,priority_queue<int, vector<int>, greater<int>>

优先级队列的模拟实现

首先我们先写好各类接口函数,以及容器适配器。

template<class T,class Container = vector<T>>
class priority_queue
{
public:
	bool empty() const
	{}

	size_t size() const
	{}

	const T& top() const
	{}

	void push(const T& x)
	{}

	void pop()
	{}

private:
	Container _con;
};

大部分和堆的实现都类似,可以参照过去的文章,堆的模拟。那这里的判空,大小,堆顶接口函数都很容易写,重点还是插入和删除,这里的插入还是和以前一样,先插入到末尾,然后再向上调整。

void push(const T& val)
{
	_con.push_back(val);
	Adjustup(_con.size() - 1);
}

Adjustup(int child)
{
	int parent = (child - 1) / 2;
	while (child > 0)
	{
		if (_con[child] > _con[parent])
		{
			swap(_con[child], _con[parent]);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 - 1) / 2;
		}
		else
		{
			break;
		}
	}
}

 在C++中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造轮子确实会轻松不少,利用交换函数swap和插入函数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删除,我们说堆的删除是删除堆顶数据,所以我们进行首尾交换然后再进行向下调整。

void pop()
{
	if (_con.empty())
	{
		return ;
	}

	swap(_con.front(), _con.back());
	_con.pop_back();

	AdjustDown(0);
}

void AdjustDown(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_con.size())
	{
		//
		//如果左孩子比右孩子大,则从右孩子开始
		if (child +1 < _con.size() && _con[child] > _con[child +1])
		{
			++child;
		}

		if (_con[child] < _con[parent])
		{
			swap(_con[child], _con[parent]);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注意,这里在找左孩子和右孩子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二者都在size之内,否则就会越界报错啦。

如何控制优先级?

过去我们控制优先级是在qsort中用函数指针解决的,而在c++中我们用仿函数解决。

什么是仿函数?

仿函数(Functor)是 C++ 中通过重载 operator() 运算符的类或结构体,其对象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它常用于定制算法的行为,例如排序规则、比较逻辑等,相比普通函数指针,仿函数能携带状态(成员变量),灵活性更高。 

 例如我们在算法algorithm中使用sort,我们可以利用两个仿函数,来控制排序的逻辑。

struct greater
{
	bool operator()(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sort(vec.begin(), vec.end(), greater());

 priority_queue 的仿函数

 

在我们的priority_queue中,它默认为大堆,而这里使用的是less,less表示父节点值 >= 子节点(最大堆),实际就是子节点要小于父节点,我们原先的逻辑是如果子节点大于父节点,我们就交换,所以这里我们可以把逻辑变通一下,如果父节点小于子节点,我们就交换两个值,于是我们这里的仿函数就和库里一样了。

template<class T>

struct less
{
	bool operator()(const T& x,const T& y)
	{
		return x < y;
	}
};

//向上调整
void AdjustUp(int child)
{
	int parent = (child - 1) / 2;
	while (child > 0)
	{
		Compare com;
		//子节点大于父节点
		//if (_con[child] > _con[parent])
		//父节点小于子节点
		//if(_con[parent] > _con[child])
		if(com(_con[parent],_con[child]))
		{
			swap(_con[child], _con[parent]);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 - 1) / 2;
		}
		else
		{
			break;
		}
	}
}

同理,把向下调整也改造一下,删除完后,greater就是子节点大于父节点,也就是父节点小于等于子节点,我们原先的逻辑是如果父节点比子节点大,我们就交换父子节点。

template<class T>

struct greater
{
	bool operator()(const T& x, const T& y)
	{
		return x > y;
	}
};

void AdjustDown(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_con.size())
	{
		Compare com;
	
		//如果左孩子比右孩子大,则从右孩子开始
		//if (child +1 < _con.size() && _con[child] > _con[child +1])
		//if (child +1 < _con.size() && _con[child + 1] < _con[child])
		if (child + 1 < _con.size() && com(_con[child] , _con[child + 1]))
		{ 
			++child;
		}

		if (com(_con[parent] ,_con[child]))
		{
			swap(_con[child], _con[parent]);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到这里我们的优先级队列就实现完了,主要还是利用仿函数进行一个控制,我们可以利用仿函数控制大堆和小堆。

http://www.dtcms.com/a/38478.html

相关文章:

  • wifi5和wifi6,WiFi 2.4G、5G,五类网线和六类网线,4G和5G的区别
  • 本地部署轻量级web开发框架Flask并实现无公网ip远程访问开发界面
  • windows中kafka集群部署示例
  • PHP 连接 Memcached 服务
  • Redis持久化机制与数据恢复
  • PHP入门基础学习三(PHP基本语法)
  • 【音视频】音视频录制、播放原理
  • 网络安全学习-WEB安全常见漏洞
  • 1.介绍一下TCP/IP模型和OSI模型的区别【中高频】
  • ubuntu22.04 如何扩根目录空间,当空间不够时
  • C++---了解STL
  • Github 2025-02-25 Python开源项目日报 Top10
  • Metal 学习笔记三:渲染管线
  • Chromedriver与Chrome版本映射表
  • 机器视觉--相机曝光
  • HITCON2017SSRFME-学习复盘
  • 【大语言模型】【整合版】DeepSeek 模型提示词学习笔记(散装的可以看我之前的学习笔记,这里只是归纳与总结了一下思路,内容和之前发的差不多)
  • Day8 蓝桥杯acw讲解
  • Rust 驱动的 Python 工具革命:Ruff 和 uv 与传统工具的对比分
  • nodejs:express + js-mdict 作为后端,vue 3 + vite 作为前端,在线查询英汉词典
  • 【由技及道】SpringBoot启动即退出的量子纠缠诊断实录【人工智障AI2077的开发问题日志】
  • JavaScript函数-函数案例
  • VScode中Markdown PDF无法正确输出包含数学公式的pdf解决方案
  • C# Combox 绑定数据
  • 详解 Spring 配置数据源的两种方式
  • 【Linux】进程控制
  • 代码审计入门学习
  • CCA社群共識聯盟正式上線
  • N皇后问题(位运算版本)
  • Tips :仿真竞争条件 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