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输电线路建模与电力负荷特性详解(含等值模型与曲线分析)

输电线路建模与电力负荷特性详解(含等值模型与曲线分析)

目录

  • 一、输电线路三种典型数学模型

    • 1.1 短线路模型
    • 1.2 中等长度线路模型
    • 1.3 长线路模型
  • 二、电力负荷的分类与组成

  • 三、电力负荷变化规律与负荷曲线

    • 3.1 有功负荷曲线
    • 3.2 无功负荷曲线
    • 3.3 年持续有功负荷曲线
    • 3.4 年最大负荷曲线
  • 四、负荷相关系数与特性指标


一、输电线路三种典型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根据其长度和电压等级的不同,可划分为短线路、中等线路、长线路三类,其等值模型也各具特点。


1.1 短线路模型

适用条件:

  • 长度 $< 100$ km
  • 电压等级 $< 10$ kV

在此情况下,导线的电纳可以忽略不计,线路只考虑电阻 $R$ 与电抗 $X$。因此其模型等效为简单串联阻抗:

Z=R+jX Z = R + jX Z=R+jX

电压降计算:

ΔU=U1−U2=Z⋅I \Delta U = U_1 - U_2 = Z \cdot I ΔU=U1U2=ZI

该模型常用于配电系统的低压架空线或电缆线路。


1.2 中等长度线路模型

适用条件:

  • 长度在 $100 \sim 300$ km
  • 电压等级一般高于 $10$ kV

需考虑导纳 $B$,此时线路存在电容效应。常见的两种集中参数等效模型如下:

π型模型(常用)
  • 阻抗 $Z$ 集中在中部
  • 两端并联电纳 $\frac{B}{2}$

优点:节点少,适合潮流计算。

T型模型
  • 阻抗 $Z$ 分布两端
  • 电纳 $B$ 集中于中间节点

缺点:多一个节点,计算复杂。

**注:**由于电导 $G$ 极小(设计上不允许漏电),故一般设 $G = 0$。


1.3 长线路模型

适用条件:

  • 架空线 $> 300$ km
  • 电缆线 $> 100$ km

需采用分布参数模型,即线路阻抗、电纳在空间连续分布:

Z(l)=∫0L(R+jX) dx,Y(l)=∫0LjB dx Z(l) = \int_0^L (R + jX)\,dx,\quad Y(l) = \int_0^L jB\,dx Z(l)=0L(R+jX)dx,Y(l)=0LjBdx

但积分计算复杂,通常引入修正系数,将其等效为集中参数模型:

Z′=kr⋅R+jkx⋅X,B′=kb⋅B Z' = k_r \cdot R + j k_x \cdot X,\quad B' = k_b \cdot B Z=krR+jkxX,B=kbB

其中 $k_r$、$k_x$、$k_b$ 为由双曲函数导出的修正系数(无需记忆具体公式)。


二、电力负荷的分类与组成

电力负荷的定义:

指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之总和。

分类:
  • 综合负荷:所有终端用电设备的负荷总和
  • 供电负荷:发电厂提供给用户的负荷
  • 发电负荷:发电厂发出的总负荷 = 供电负荷 + 厂用电
  • 网损负荷:线路传输过程中以热损方式损耗的负荷

三、电力负荷变化规律与负荷曲线

3.1 有功负荷曲线(P 曲线)

用于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系统的有功功率变化情况。

常见时间粒度:

  • 年负荷曲线
  • 月负荷曲线
  • 日负荷曲线
  • 班次负荷曲线

例如,日负荷曲线如下:

横轴:时间 (小时)纵轴:功率 (MW) \text{横轴:时间 (小时)}\quad \text{纵轴:功率 (MW)} 横轴:时间 (小时)纵轴:功率 (MW)

特点:

  • 峰值小于用户设备最大总和
  • 谷值大于用户设备最小负荷

3.2 无功负荷曲线(Q 曲线)

表现为起伏更剧烈、变化更频繁,主要受感性负载、电机等影响。


3.3 年持续有功负荷曲线

是将一年中所有时刻的负荷由大到小排序后得到的曲线。

  • 横轴:运行时间 $t$(单位:小时,全年为 8760 h)
  • 纵轴:负荷值 $P(t)$

通过曲线下的面积可计算年耗电量:

E年=∫08760P(t) dt E_{\text{年}} = \int_0^{8760} P(t)\,dt E=08760P(t)dt

也可通过“假想”常数负荷计算:

E年=Pmax⁡⋅T年 E_{\text{年}} = P_{\max} \cdot T_{\text{年}} E=PmaxT

其中:

  • $P_{\max}$:年最大负荷
  • $T_{\text{年}}$:年最大负荷持续利用时间

3.4 年最大负荷曲线

描述一年中负荷最大的那一天,其负荷随时间的变化,作为电源与设备容量规划的重要依据。


四、负荷相关系数与特性指标

名称公式说明
峰值(风值)$P_{\text{max}}$一天中负荷最大值
谷值(骨值)$P_{\text{min}}$一天中负荷最小值
峰谷差$P_{\text{max}} - P_{\text{min}}$反映负荷波动范围
同时系数$\frac{P_{\text{max}}}{\sum P_{i,\text{max}}}$表示所有设备能否同时满负荷运行
负荷因子$\frac{P_{\text{平均}}}{P_{\text{max}}}$表示负荷曲线的平坦程度

五、电能损耗与自然功率概念

输电线路中存在功率损耗 $P_{\text{loss}} = I^2 R$,我们希望其越小越好。

波阻抗:

Z0=LC Z_0 = \sqrt{\frac{L}{C}} Z0=CL

  • 若末端负荷阻抗等于波阻抗,传输状态最优,称为自然功率传输,无电压损耗。

超高压长线路问题:

  • 若传输功率 $>$ 自然功率 → 电压下降
  • 若传输功率 $<$ 自然功率 → 电压上升(轻载时风险)
  • 易导致“末端电压高于首端电压”

总结

本文系统梳理了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三种模型(短线、中线、长线)及其适用范围和建模方法,并深入分析了电力负荷的组成、变化规律、典型曲线及重要指标参数。这些内容不仅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更是掌握潮流计算、负荷预测、调度控制的前提。

http://www.dtcms.com/a/311971.html

相关文章:

  • Vue 详情模块 4
  • SQL语言学习(JOIN)
  • Orange的运维学习日记--25.Linux文件系统基本管理
  • 使用xshell连接远程腾讯云服务器,报错:Xshell Socket error Event: 32 Error: 10053
  • 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实战系列(五):前后端集成 - koffi调用与接口设计
  • 用resmon搜索某文件被未知程序占用而无法删除
  • 第15届蓝桥杯Python青少组_省赛_中/高级组2024年8月真题
  • Java,八股,cv,算法——双非研0四修之路day23
  • SpringBoot 信用卡检测、OpenAI gym、OCR结合、DICOM图形处理、知识图谱、农业害虫识别实战
  • 博客|基于Springboot的个人博客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库+文档)
  • 占道经营识别漏检率↓76%:陌讯动态场景适配算法实战解析
  • 区分「尊重」和「顺从」
  • FastAPI入门:响应模型
  • 如何分析Linux内存性能问题
  • Windows字体simsum.ttf的安装与Python路径设置指南
  • junit中@InjectMocks作用详解
  • wgd v1.1.2 安装与使用-生信工具056
  • Java 字符串常量池 +反射,枚举和lambda表达式
  • 【数据结构】栈的顺序存储(整型栈、字符栈)
  • Postman四种请求教程
  • unsloth - LLM超级轻量级微调框架
  • ollama 多实例部署
  • 语音识别数据集
  • 【ROS2】ROS2节点Node机制与常用命令行
  • Autosar Nm-网管报文PNC停发后无法休眠问题排查
  • 决策树算法:三大核心流程解析
  • Agents-SDK智能体开发[4]之集成MCP入门
  • Qt 槽函数被执行多次,并且使用Qt::UniqueConnection无效【已解决】
  • Python编程基础与实践:Python文件处理入门
  • 智能手表:MPU6050和水平仪,动态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