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程序在计算机中如何运行?——写给编程初学者的指南

目录

  • 引言
  • 一、程序的本质:从代码到指令​
  • 二、计算机 “看懂” 程序的第一步:翻译与转换​
  • 三、程序运行的 “舞台”:计算机硬件基础​
  • 四、程序运行的完整流程:从启动到结束​
  • 五、操作系统的角色:程序运行的 “管理者”​
  • 六、总结​

引言

嗨,刚踏入编程世界的小伙伴们👋 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疑惑:自己敲出的那些代码,到底是怎么让计算机乖乖听话的?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 + 一点点小比喻,把这个过程说清楚~​

🌟 关于我 | 李工👨‍💻
深耕代码世界的工程师 | 用技术解构复杂问题 | 开发+教学双重角色
🚀 为什么访问我的个人知识库?
👉 https://cclee.flowus.cn/
更快的更新 - 抢先获取未公开的技术实战笔记
沉浸式阅读 - 自适应模式/代码片段一键复制
扩展资源库 - 附赠 「编程资源」 + 「各种工具包」
🌌 这里不仅是博客 → 更是我的 编程人生全景图🌐
从算法到架构,从开源贡献到技术哲学,欢迎探索我的立体知识库!

一、程序的本质:从代码到指令​

其实程序这东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份超详细的 “菜谱”📝 菜谱里写着 “第一步切菜、第二步倒油、第三步翻炒”,程序里就写着 “第一步计算 1+1、第二步把结果显示在屏幕上”。所以啊,程序本质上就是一堆按顺序执行的指令集合,目的就是让计算机完成咱们想让它做的事。​

而且程序就像咱们和计算机之间的 “翻译官”🌐 咱们用代码把想法写出来,计算机通过程序就能明白该干啥。不过程序有两种样子哦:一种是咱们写的源代码,比如 Python 的.py 文件,这是咱们看得懂的;另一种是计算机能直接跑的可执行文件,像 Windows 里的.exe 文件,这是计算机的 “母语” 文件。​

二、计算机 “看懂” 程序的第一步:翻译与转换​

咱们写代码用的 Python、Java 这些,都属于高级语言,就像咱们说的中文、英文。可计算机这 “小家伙” 只看得懂 0 和 1 组成的机器语言😅 这就好比咱们说中文,计算机只懂火星文,得有个翻译才行。​

编程语言分好几层呢。最底层的是机器语言,全是 0 和 1,计算机天生就懂;往上是汇编语言,把 0 和 1 换成了简单的符号,比如用 ADD 代表加法;再往上就是咱们常用的高级语言,和咱们平时说话的方式挺像。​

那高级语言怎么变成机器语言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编译,就像把一整本中文书一次性翻译成火星文📚 比如 C 语言,编译器会把源代码整个翻译成机器语言,生成一个可执行文件,之后直接运行这个文件就行。另一种是解释,就像咱们边说中文,翻译边一句句翻译成火星文🗣️ 比如 Python,解释器会一行行读代码,实时翻译成机器指令让计算机执行,不会生成单独的可执行文件。不管是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把咱们能懂的代码,变成计算机能执行的指令。​

三、程序运行的 “舞台”:计算机硬件基础​

程序要跑起来,得有合适的 “舞台” 才行,这个舞台就是计算机的硬件。​

首先是 CPU,它就像计算机的 “大脑”🧠 里面有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负责做各种计算,控制器负责协调各个步骤。而且有个小知识点要记住,CPU 只能执行内存里的指令哦。​

然后是内存(RAM),它就像计算机的 “工作台”🛠️ 程序和数据运行的时候,会从硬盘跑到内存里,因为内存的速度比硬盘快多啦。不过内存有个小缺点,一断电里面的数据就没了,所以它只负责程序运行时临时放东西。​

最后是硬盘(或 SSD),它就像个 “仓库”🏬 用来长期存放程序文件和数据。程序启动的时候,得先从硬盘这个仓库里把东西搬到内存这个工作台,才能开始运行。​

四、程序运行的完整流程:从启动到结束​

说了这么多,程序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跑起来的呢?咱们来详细看看。​

第一步是启动程序。比如你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者在命令行里输入命令,这时候操作系统就会找到对应的程序文件,然后告诉 CPU“准备好,要开始干活啦”🚀​

接着程序会被加载到内存。操作系统会把程序的代码和需要的数据,从硬盘复制到内存里。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内存速度快,能让程序跑起来更顺畅,所以内存就成了程序运行的 “主战场”。​

之后 CPU 就开始执行指令了,它会按 “取指 - 译码 - 执行” 这三步循环工作。取指就是 CPU 从内存里把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拿出来;译码就是 CPU 搞明白这条指令是啥意思,是要做加法呢,还是要显示东西;执行就是 CPU 调动相应的硬件去完成这个指令,比如让运算器去做计算,让显卡把内容显示在屏幕上。​

咱们拿个简单的程序举例子,比如计算 1+2 并输出结果。1 和 2 这两个数据会先从内存传到 CPU,CPU 计算出结果 3 后,再把 3 存回内存,最后显示在屏幕上📟 这就是数据在内存和 CPU 之间流转的过程。​

当程序完成任务后,就会结束运行。这时候操作系统会把程序占用的内存和硬件资源收回来,等着给其他程序用。​

五、操作系统的角色:程序运行的 “管理者”​

操作系统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是个大忙人哦,就像个 “大管家”👨‍💼​

它负责资源分配,咱们电脑上可能同时开着浏览器、编辑器、音乐播放器,操作系统就得合理分配 CPU 时间、内存空间这些资源,保证它们互不打扰,都能正常运行。​

而且它还负责硬件协调。程序想让打印机打印东西,或者想在显示器上显示内容,不用直接去操作这些硬件,只需要告诉操作系统就行。操作系统就像个中介,帮程序和硬件沟通,让程序能专注于自己的任务。​

六、总结​

总结一下,程序运行的核心链条就是:咱们写的源代码经过翻译变成机器指令,然后被加载到内存,CPU 执行这些指令,整个过程由操作系统协调。是不是清晰多啦?​

理解了这个原理,对咱们以后调试代码很有帮助哦。比如程序卡住了,可能是内存不够用了;程序运行很慢,可能是 CPU 太忙了。希望大家不仅能写出代码,还能明白代码背后的运行逻辑,从 “会写” 变成 “懂原理”,在编程的路上越走越远💪

http://www.dtcms.com/a/275871.html

相关文章:

  • 12.使用VGG网络进行Fashion-Mnist分类
  • Jenkins+Gitee+Docker容器化部署
  • 三步定位 Git Push 403:从日志到解决
  • 【深度剖析】致力“四个最”的君乐宝数字化转型(下篇:转型成效5-打造数字化生存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 【Datawhale AI夏令营】mcp-server
  • LeetCode 每日一题 2025/7/7-2025/7/13
  • 1. 好的设计原则
  • XCTF-Mary_Morton双漏洞交响曲:格式化字符串漏洞泄露Canary与栈溢出劫持的完美配合
  • 【2024CSP-J初赛】阅读程序(2)试题详解
  • 剑指offer57_和为S的两个数字
  • 深入详解:决策树在医学影像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实现
  • Java 属性配置文件读取方法详解
  • 《Java HashMap底层原理全解析(源码+性能+面试)》
  • LangChain 的链(Chain)
  • Java 接口与抽象类: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 【深度学习】常见评估指标Params、FLOPs、MACs
  • 牛客:HJ19 简单错误记录[华为机考][字符串]
  • 多表查询-4-外连接
  • EMC接地
  • 试用了10款翻译软件后,我只推荐这一款!完全免费还超好用
  • 6.isaac sim4.2 教程-Core API-多机器人,多任务
  • 单细胞入门(1)——介绍
  • C语言中整数编码方式(原码、反码、补码)
  • C++ 模板工厂、支持任意参数代理、模板元编程
  • 如何使用postman做接口测试?
  • dify 用postman调试参数注意
  •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时,为什么“慢”开,“快”关?
  • 《Java We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二 学习使用HTML标签、表格、表单
  • 零基础搭建监控系统:Grafana+InfluxDB 保姆级教程,5分钟可视化服务器性能!​
  • elementuiPlus+vue3手脚架后台管理系统,上生产环境之后,如何隐藏vite.config.ts的target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