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AS™标准的安全方法》白皮书: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筑起安全防线
The Open Group 最新白皮书《O-PAS™标准的安全方法》重磅发布,为流程工业在迈向开放架构与多供应商互操作的过程中,指明了安全实践的方向。
O-PAS™标准的安全方法
ABOUT PUBLICATION
亮点一:首次系统阐释 O-PAS™ 标准安全方法与 IEC/ISA 62443 系列标准的映射关系
亮点二:明确用户、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三大角色的安全职责划分
亮点三:制定 O-PAS™ 组件所需达到的基准安全级别(SL2)要求
亮点四:提供以“通过设计实现安全”为核心的深度防御方法论
亮点五:回应工业网络攻击不断升级的背景,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框架
工业控制系统为何迫切需要新一代安全方法?
尽管市场上不少自动化供应商已开始采纳行业安全标准,但现实是:大量工业控制系统依然面临网络攻击的巨大风险。无论是伊朗铀浓缩设施事件,还是 Colonial 管道攻击,都暴露了系统设计阶段“安全缺位”的严重问题。
白皮书指出,未来的流程控制系统必须通过设计实现安全,这不仅仅是对已知威胁的应对,更是对系统开放性、多供应商环境下潜在威胁的未雨绸缪。
O-PAS™如何用标准化构筑安全基石?
O-PAS™ 标准由 The Open Group 旗下开放流程自动化论坛(OPAF)推动制定,以 ANSI/ISA 62443 系列为核心安全框架,构建多层级防御体系,并将安全嵌入到架构、接口、组件乃至认证流程中。
O-PAS™ 标准要求所有组件至少符合 IEC 62443-4-2 的 SL2 级别,具备身份认证、数据机密性、系统完整性等关键安全能力,显著提升整套系统的抵御能力。
三大角色,共筑“系统级安全”
最终用户:负责系统级风险评估,定义安全需求,部署集中访问控制、证书管理等配套措施。
系统集成商:推荐获得 IEC 62443-2-4 认证,设计满足用户安全需求的系统。
产品供应商:需符合 O-PAS™ 第2部分的安全要求,并达到 IEC 62443-4-2 SL2 的认证标准。
这种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体系,不仅提升了供应链透明度,也为高安全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了落地保障。
安全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持续演进的旅程
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将持续演化。白皮书强调,“安全的系统不是建出来的,而是不断演进出来的”。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强化认证机制、推动生态共建,O-PAS™ 标准将为工业数字化时代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