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CIE Ack/Nak机制详解

Ack/Nak是一种由硬件实现的,完全自动的机制,目的是保证TLP有效可靠地传输。

  • Ack DLLP用于确认TLP被成功接收
  • Nak DLLP则用于表明TLP传输中遇到了错误

该机制的整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详细说明:

发送端相应的组件

                                

NEXT_TRANSMIT_SEQ Counter

  • NTS计数器,是一个12位的计数器
  • 当数据链路层处于DL-Down状态或者复位时,该计数器会被初始化为0。
  • 该计数器只会执行加一操作,也就是说当其到达最大值4095时,在进行加一操作则会变成0
  • 该计数器用于产生下一个待发送的TLP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
    • 每一个序列号都是与一个TLP所唯一对应的
    • 可以说这个序列号正是整个Ack/Nak机制的关键。

LCRC Generator

  • LCRC产生器用于产生一个32位的CRC值,其作用于整个TLP和其对应的序列号。

Replay Buffer

  • 在PCIe Spec中,这个Buffer的名称叫做Retry Buffer。
  • Replay Buffer中按照传输顺序,存储了整个TLP、序列号和LCRC
  • 当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Ack DLLP时,会将Buffer中相应的TLP(包括对应的序列号和LCRC)移除;
  • 如果接收到的是Nak DLLP,则会将Buffer中响应的TLP(包括对应的序列号和LCRC)重新发送给接收端;

 REPLAY_TIMER Count

  • REPLAY_TIMER是一种看门狗定时器,当该定时器溢出,则表明发送端已经发送了一个或者多个TLP,但是并未收到来自接收端的应答信号(Ack/Nak)
  • 此时,发送端会将Replay Buffer中的TLP重新发送,并将看门狗定时器重启;
  • 只要发送端发送了任何TLP,该定时器便会启动,在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的应答信号之前都会持续地运行;
  • 当收到应答信号之后,定时器会立即被清零

REPLAY_NUM Count

  • 这是一个2位的计数器,用于记录同一个TLP发送失败的次数
  • 当其值从11b变为00b时(溢出了,表示尝试发送某个TLP失败了4次),数据链路层会自动地强制物理层重新进行链路训练(即LTSSM进入Recovery状态)
  • 当完成链路训练之后,便会重新发送之前发送失败的TLP;
  • 当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的Nak DLLP或者发送端的看门狗定时器(REPLAY_TIMER)溢出时,该计数器都会被加一;
  • 当接收到Ack DLLP时,该计数器则会被清零

ACKD_SEQ Register

  • ACKD_SEQ寄存器用于存储最近接收到的Ack或者Nak DLLP中的序列号。

DLLP CRC Check

  • 接收端在接收到来自发送端的DLLP后,首先会检查其DLLP CRC,如果发现有错误,则会直接将其丢弃,认为其实无效的DLLP

接收端相应的组件

        ​​​​​​​        ​​​​​​​        

 LCRC Error Check

  • LCRC Error Check用于检查接收到的TLP是否存在错误。
  • 如果存在错误,则将对应的TLP直接丢弃,然后产生一个Nak DLLP发送给发送端,让其重新发送该TLP

NEXT_RCV_SEQ Counter

  • NEXT_RCV_SEQ是一个12位的计数器,即Next Receive Sequence Number,其值为已经成功接收的TLP的序列号加1。主要用于检查当前接收到的TLP是不是应该接收到的TLP。
  • 如果NEXT_RCV_SEQ和当前接收到的TLP中的序列号的值相等,则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TLP
  • 但是接收端并不会立即向发送端发送Ack DLLP,而是等到AckNak_LATENCY_TIMER溢出时才向发送端发送Ack DLLP。
  • 也就是说,一个Ack DLLP可能会对应多个TLP,接收端不会每成功接收到一个TLP便向发送端发送Ack DLLP。
  • 如果当前接收到的TLP中的序列号小于NEXT_RCV_SEQ(且差值不超过2048),则认为该TLP之前已经成功发送过了,此次是重复发送;
  • PCIe Spec认为重复发送并不是一个错误,只是直接将该TLP丢弃,并没有Nak或者Error Reporting,但是会返回一个包含有上一次成功接收的TLP的序列号(NRS-1)的Ack DLLP给发送端。
  • 如果当前接收到的TLP的序列号大于NEXT_RCV_SEQ,表明传输过程中漏掉了一些TLP。此时,接收端会返回Nak DLLP,并直接丢弃该TLP

NAK_SCHEDULED Flag

  • NAK_SCHEDULED是一个标志位,当接收端产生Nak DLLP时,该标志位会被置位。
  • 当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有效的TLP时,该标志位会被清零。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该标志位处于置位状态时,接收端不应产生其他的Nak DLLP。

AckNak_LATENCY_TIMER

  • 当AckNak_LATENCY_TIMER定时器溢出时,接收端会立即向发送端返回Ack DLLP
  • 携带的序列号为NRS-1,即一个Ack对应多个有效的TLP
  • 无论接收端返回Ack还是Nak,该定时器都会被复位
  • 但是只有当接收端再次收到有效的TLP时,该定时器才会被重新启动。

Ack/Nak Generator

  • 显然,Ack/Nak Generator的功能是产生Ack或者Nak DLLP
  • 格式如下:

        

实际例子

参考文档:PCIe扫盲——Ack/Nak 机制详解(二)-Felix-电子技术应用-AET-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最丰富的电子设计资源平台 

http://www.dtcms.com/a/268794.html

相关文章:

  • Unity 实现与 Ollama API 交互的实时流式响应处理
  • ES 压缩包安装
  • socket接口api的深度探究
  • 初识Neo4j之Cypher
  • 【Unity笔记】Unity 粒子系统 Triggers 使用解析:监听粒子进入与离开区域并触发事件
  • 在 macOS 上安装和测试 LibreOffice
  • 深入解析TCP:可靠传输的核心机制与实现逻辑(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拥塞控制、慢启动、延时应答、面向字节流、粘包问题)
  • 借助HarmonyOS SDK,《NBA巅峰对决》实现“分钟级启动”到“秒级进场”
  • 【7】PostgreSQL 事务
  • SRAM与三级缓存(L1/L2/L3 Cache)的关系
  • 芯谷科技--高性能双运算放大器D358
  • 第二届云计算与大数据国际学术会议(ICCBD 2025)
  • 火山引擎Data Agent全面上线售卖!以企业级数据智能体,重构数据应用范式
  • PostgreSQL中的HASH分区:原理、实现与最佳实践
  • 查看WPS Ofice是64位还是32位
  • 腾讯云 CDN 不支持 WebSocket 的现状与华为云 CDN 的替代方案-优雅草卓伊凡
  • 缺乏项目进度追踪工具,如何选择适合的工具
  • 中电金信 :十问高质量数据集:金融大模型价值重塑有“据”可循
  • 案例分享:应用VIC-3D High-Speed FFT进行吉他拨弦振动的工作变形ODS测量
  • QML中的Item
  • 【银行测试】手机银行APP专项项目+测试点汇总(二)
  • RESTful API概念和设计原则
  • C++之string类的实现代码及其详解(中)
  • 软件之禅(十二)面向对象和市场经济---平等性原理
  • 对象存储-OSS
  • PC端基于SpringBoot架构控制无人机(三):系统架构设计
  • Vite 常用配置详解
  • 创造一个无限可能的机器人世界!——Genesis开源项目了解一下
  • 【Linux | 网络】网络基础
  • Java面试宝典: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