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ANs环境应用及启发思考

摘要

本周阅读了三篇基于GAN的时序预测在环境方面的文献,分别是在干旱、 大气污染PM2.5、地下水污染。从每篇文献的创新点入手,分析其模型架构图、总结实验思路,最后得出一些改进论文的思路和启发。

干旱

阅读文献:https://doi.org/10.1016/j.eswa.2023.122211 

创新点

 1、提出CNN-LSTM模型与GAN方法融合

提出的模型架构

输入输出

输入:水文变量、气象要素、植被与水体光谱特征

输出:SMI干旱指标 

架构图

 

优点 

1、CNN侧重于局部特征,LSTM是长期依赖 

改进启发

1、该文献中将所提出的模型应用到了非洲北部、非洲西部、非洲中部和非洲东部,说明不同地区的气候或者季风会影响干旱程度,所以考虑是否可以将水质预测的研究范围扩大 

2、该文献对非洲地区的干旱进行了2020、2021、2022的短期预测,以及2040、2060的长期预测。水质预测也可以放眼长期,做相关实验证明

3、水质指标与相关性变量的一个相关性大小的柱状图。文章应该对衡量指标和其他特征的相关性大小进行排序比较

PM2.5

阅读文献: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6709 

创新点

1、建立采集到的输入数据与预测输出的非线性关系

2、提出的ResNet-BiLSTM预测模型与GAN数据增强方法相结合

3、对提出模型进行“敏感性实验”

提出的模型架构

输入输出

输入: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染源指标

由于PM2.5的浓度不仅受到排放源的影响,还受到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等(文献中给出了air pollutant与PM2.5的相关性分析图)。

气象条件直接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沉降、转化、浓度分布,以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二次转化过程(文献中给出meteorological factors与PM2.5的相关系数

所以模型输入包含三部分——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参数、排放数据

输出:预测的PM2.5值

架构图

上述架构由“数据建模”和“预测建模”两部分构成。

数据建模组件:通过GAN方法实现的数据异常检测+样本扩增+将原始数据划分为不同时间步长样本的时间序列(数据归一化)

预测建模组件:ResNet算法(提取多重特征,增强BILSTM的分析能力)+BILSTM组件+全连接层+输出层

将普通的GAN方法与 ResNet-BILSTM架构相结合,其中GAN不仅在“数据增强”方面有贡献,在作用于“异常检测”

优点

1、模型架构中引入ResNet残差网络,既能增加网络的深度,又能解决“梯度消失”的问题(skip connected) 

2、BILSTM网络通过采用两个LSTM层,能同时捕捉序列中的前向与后向依赖关系

实验思路

收集数据——扩增数据集——异常检测——模型预测——确定评估指标——基线模型对比实验——敏感性实验

改进启发

1、影响到水质好坏的因素可能不止原始水文、水质数据,是否可以收集更多的水资源监测数据,从而使得输入有更加丰富的特征。

2、对得到的原始水文、水质数据和预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或者给出相关系数

3、论文中选择了一段时间的监测数据作为输入指标,但没有明确说明选择该时间段的原因(是否具有季节性?)

4、查阅资料发现TN和DO不仅受到水温、盐度的影响,还会受到大气压等的影响。可以做相关实验,将WT、PH不同比例变化得出DO的变化(来证明是否具有线性关系)

地下水污染

阅读文献: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5.132753

问题:传统单向GAN虽能有效构建逆向映射,却存在重大缺陷——其逆向推算结果无法通过模拟输出与实测浓度的比对验证

解决方法:双向生成对抗神经网络(Bi-GAN)框架

创新点

1、采用Bi-GAN,确保逆向映射与前向映射过程的一致性

2、自适应采样策略,因为该提出模型依赖于训练样本质量

3、数据驱动特性降低时间成本

提出的模型架构

输入输出

从已知的输出(污染物浓度分布)反推未知的输入(污染源特征和相关参数) 

输入:污染物浓度分布

输出:污染源特征和相关参数,包括污染源的位置、释放强度、释放时间以及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系数、弥散系数等)

架构图

 

优点

1、Bi-GAN通过评估模拟输出与实测浓度的相似度,该相似度指标将反馈指导逆向过程的训练优化。

2、自适应策略

该自适应采样与Bi-GAN重训练过程将持续迭代,直至模拟CC与Obs的偏差(B)降至指定容差值δ以内。 

实验思路

设计假设案例(含水层的分区非均质性、连续介质非均质性条件)——构建数据集(污染源参数GCSP、生成对应的污染物浓度CC样本)——构建了Bi-GAN框架(包含正向过程(GCSP到CC)和逆过程(CC到GCSP))——实现从观测到的污染物浓度到污染源参数的估计,并利用正向过程验证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引入自适应采样策略,根据模型当前估计误差动态生成新的训练样本,进一步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对比实验(如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和遗传算法GA)

改进启发

1、在水质预测方面,或许也可以将“反演法”应用到不同条件下的水质预测。就比如,首先建立一个正向模型,在特定的观测特征下预测出DO和TN;然后根据Bi-GAN的反向推理,根据DO和TN观测数据,来估计模型参数,如污染源强度、排放时间、环境条件等,这样就可以使用正向模型来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质变化。

总结

三篇在环境领域的基于GAN的时序预测文献,大致的实验思路都是差不多的。他们的创新点都是由预测模型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在本周汇报中着重分析了模型架构。三篇文献中的实验方法有很多值得采纳的,后续会根据这些方法来进行水质预测的实验来丰富文章内容。

http://www.dtcms.com/a/267975.html

相关文章:

  • java学习——guava并发编程练习
  • 跨平台游戏引擎 Axmol-2.7.0 发布
  • @Data、@AllArgsConstructor、@NoArgsConstructor不生效。lombok不起作用怎么解决?
  • 设置LInux环境变量的方法和区别_Ubuntu/Centos
  • 网页怎么不使用工具截图和长图
  • 《Spring AI实战:Java智能开发速成指南》
  • D435i + ROS2
  • 利用selenium获取网页数据,脚本加载慢问题的解决办法
  • CentOS环境搭建-快速升级G++版本
  • 【CSS样式】有趣的滑块开关
  • 深入理解 classnames:React 动态类名管理的最佳实践
  • 20250706-6-Docker 快速入门(上)-镜像是什么?_笔记
  • TNNLS期刊接受后,最终版提交说明
  • QT - QCustomPlot
  • Next.js面试常问内容详解
  • 【网络安全基础】第八章---电子邮件安全
  • 5种高效解决Maven依赖冲突的方法
  • 基于SpringBoot和Leaflet集成在线天气服务的区县当前天气WebGIS实战
  • 手机电工仿真软件更新了
  • Typecho主题开发指南:现代框架布局与SEO优化实践
  • 基于SSM和JSP开发的旅游系统
  • [论文阅读] 人工智能 + 软件工程 | 自然语言驱动结构代码搜索:突破DSL学习壁垒的创新方法
  • HRDNet: High-resolution Detection Network for Small Objects论文阅读
  • 7.6 hash | rust
  • 408第三季part2 - 计算机网络 - 传输层II
  • 前端开发问题:TypeError: records is not iterable
  • Gin Web 层集成 Viper 配置文件和 Zap 日志文件指南(下)
  • Spring Cloud Alibaba/Spring Boot整合华为云存储实例(REST API方式)
  • 记一次JVM问题排查
  • 字节二面:进程,线程,协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