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xcam的使用3程序打包
视觉模块MaixCam应用程序编程打包全搞定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有终端 可调中文
图片导出
内置应用位置
在linux中
代码补全
读懂程序
while循环
打印出来
while循环判定条件 记录app模块的标签位置 用来标志程序是否应该退出
终端
拍一张图片时间和帧率
一、帧率的基本概念
帧率(Frame Rate)指每秒显示的画面帧数(单位:FPS),代表画面的流畅度。
- 低帧率(如 24-30FPS):画面可能出现卡顿、拖影。
- 高帧率(如 60-120FPS):画面更流畅、动作细节更清晰。
二、高帧率的优势场景
在以下场景中,高帧率能显著提升体验:
-
游戏领域
- 竞技游戏(如《CS:GO》《王者荣耀》):60FPS 以上可让操作更跟手,减少延迟感,120-240FPS 对职业选手尤为重要,能更快捕捉敌人动作。
- 动作游戏(如《只狼》):高帧率让打斗、跳跃等动作更流畅,提升沉浸感。
-
高速运动画面
- 体育赛事直播(如足球、赛车):60FPS 以上可清晰呈现快速移动的物体,避免模糊或拖影。
- 动作电影 / 视频:高帧率(如 48FPS)能让爆炸、追逐等场景更真实(如《阿凡达 2》部分片段采用高帧率)。
-
交互设计
- 手机 / 电脑系统动画:60FPS 以上的界面滑动、切换效果更顺滑,提升操作舒适度。
三、高帧率的局限性
-
硬件成本增加
- 高帧率需要更强的设备性能:显卡、CPU、显示器(需支持高刷新率)都需升级,否则可能因性能不足导致画面掉帧,反而更卡顿。
- 存储 / 带宽压力:高帧率视频文件体积更大(如 60FPS 视频比 30FPS 大近一倍),对存储和传输(如直播)要求更高。
-
人眼感知阈值
- 普通观众在静态或慢节奏画面中,超过 60FPS 的提升感知不明显(人眼对帧率的敏感上限约为 80-120FPS,个体差异较大)。
- 部分人对高帧率(如 60FPS 以上)的影视画面会产生 “肥皂剧效应”—— 画面过于清晰,反而失去电影的 “胶片感”,显得不自然(如早期《霍比特人》48FPS 版本争议)。
-
场景适配性
- 静态内容(如幻灯片、文档):30FPS 与 120FPS 无差异,高帧率纯属浪费资源。
- 低动态视频(如访谈、纪录片):24-30FPS 已足够,高帧率不会提升观感。
四、总结:帧率需 “按需选择”
- 追求流畅与竞技:游戏、体育、高速动作场景,建议 60FPS 以上(越高越好,受硬件限制)。
- 平衡体验与成本:日常影视、普通视频,24-30FPS 足够;设备性能有限时,优先保证稳定帧率(如稳定 30FPS 优于波动的 60FPS)。
- 避免盲目追求高帧率:需结合设备能力、内容类型和个人感知,否则可能增加成本却无实际收益。
打包应用程序
maixvison左下角按钮🔘
按maixcam背面的user键退出程序
开机启动
翻到最上面确认
camera是
硬件使用 编辑MaixCAM : https://wiki.sipeed.com/maixcam 软件使用 MaixPy: https://wiki.sipeed.com/maixpy 代码开源:https://github.com/sipeed/MaixPy/tree/main/projects/demo_tic_tac_toe 欢迎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