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管(MOSFET)和三极管(BJT)和IGBT的区别
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特性 | MOSFET | BJT | IGBT |
---|---|---|---|
全称 |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 双极结型晶体管 |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
控制方式 | 电压控制(栅极电压) | 电流控制(基极电流) | 电压控制(栅极电压) |
载流子 | 多子导电(电子或空穴) | 多子和少子共同导电 | 多子和少子共同导电 |
结构 | 栅极-源极-漏极(无PN结导通) | 发射极-基极-集电极(PN结导通) | MOSFET栅极 + BJT集电极 |
2. 电气特性对比
特性 | MOSFET | BJT | IGBT |
---|---|---|---|
输入阻抗 | 极高(几乎不消耗驱动功率) | 低(需持续基极电流) | 高(类似MOSFET) |
开关速度 | 极快(ns级) | 较慢(μs级) | 中等(介于MOSFET和BJT之间) |
导通损耗 | 低(低压应用) | 中(饱和压降约0.2-0.7V) | 低(高压下优于MOSFET) |
耐压能力 | 中低压(通常<200V) | 中高压(可达1000V) | 高压(可达6500V) |
热稳定性 | 好(正温度系数) | 差(负温度系数,易热失控) | 较好(正温度系数) |
3. 典型应用场景
器件 | 优势场景 | 局限性 |
---|---|---|
MOSFET | 高频开关(DC-DC转换器、CPU供电)、低压大电流(<100V) | 高压下导通损耗大 |
BJT | 低成本线性放大、中压开关(如音频功放) | 驱动复杂、开关速度慢 |
IGBT | 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电动汽车、工业电机) | 开关频率较低(通常<100kHz) |
4. 关键区别总结
-
控制方式
-
MOSFET/IGBT:电压控制,驱动简单。
-
BJT:电流控制,需持续基极电流。
-
-
频率与效率
-
高频应用:MOSFET(如开关电源)。
-
高压大电流:IGBT(如逆变器)。
-
低成本低频:BJT(如小信号放大)。
-
-
损耗特性
-
MOSFET:导通电阻(Rds(on))决定损耗,低压下效率高。
-
IGBT:导通压降(Vce)固定,高压下效率优于MOSFET。
-
5. 选型建议
-
低压高频(<100V):选 MOSFET(如服务器电源)。
-
中压中频(100-1000V):根据成本选择 BJT(简单电路)或 MOSFET(需高频)。
-
高压大功率(>1000V):选 IGBT(如风电变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