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模块 系统与网络安全 第三门课 网络通信原理-3

今日目标

  • IP数据包格式
  • IP地址解析
  • 网络层常见协议
  • 路由原理和配置
  • 路由器转发数据分析
  • 配置默认路由

1 IP数据包格式

1.1 网络层概述

  • 位于OSI模型第三层
  • 作用
    √定义网络设备的逻辑地址,俗称网络层地址(如P地址)
    √在不同的网段之间选择最佳数据转发路径
  • 协议
    √IP协议

1.2 IP数据包格式

  • 网络层的所有功能,都是通过该层的诸多协议实现的
  • 目前网络中,主要的网络层协议是IP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IP数据包是可变长度的,它由两部分组成:首部和数据
    √首部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
    √固定部分20字节,可变部分由一些选项组成,最长40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网络层IP地址解析

2.1 网络与广播地址

  • 网络地址
    √主机位全为O的IP地址
    √表示的是一个网络范围,仅仅表示一个区域,不代表任何一个主机
    √例如:192.168.1.0255.255.255.0,是网络地址

  • 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为1的1P地址
    √表示的是一个网络范围内的所有主机/设备
    √例如:192.168.1.255255.255.255.0,是广播地址

2.2 可用P地址

  • 可用引P地址范围及广播地址
    192.168.1.00000000=192.168.1.0 网络地址
    192.168.1.00000001=192.168.1.1
    192.168.1.00000010=192.168.1.2
    192.168.1.00000011=192.168.1.3

    192.168.1.11111110=192.168.1.254 有效主机地址
    192.168.1.11111111=192.168.1.255 广播地址

3 网络层常见协议

3.1 ICMP协议概述

  • 概述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位于OSI模型第三层,即网络层
  • 作用
    √在IP网络中发送控制消息,反馈可能发生在通信环境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为网络连通性测试以及网络故障定位提供有效指示信息
  • 场景示例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不能被送到最终目的地的数据包时,路由器会向源主机发送一个CMP主机不可达的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ICMP协议应用

  • 测试工具-Ping
    √测试两个设备之间的连通性
    √使用的是ICMP协议的数据包
  • 测试命令
ping   目标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Echo Request,请求报文
  • Echo Reply,响应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常见的ping反馈结果
    √连接建立成功,Reply from目标地址.…
    √目标主机不可达,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请求时间超时,Request timed out.

3.3 ARP协议概述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属于OSI模型第三层(网络层)
    √主要作用是:基于目标P地址获得对应的目标MAC地址,从而完成数据帧的2层头部封装,实现数据的快速转发
  • ARP报文类型
    √ARP请求报文,源设备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向所有设备请求MAC地址
    √ARP回应报文,目标设备以单播的方式回应,直接返回给“源设备”
  • ARP核心工作表
    √ARP表,包含的是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条目
    √ARP条目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
    √动态ARP条目的存活时间是1200s
  • 任何设备发送数据的原理
    √任何设备在发送数据包之前,必须检查ARP表,查看包含去往目标IP地址时所使用的MAC地址
    √如果ARP表包含目标IP地址对应的条目,则使用目标MAC封装数据
    √如果ARP表不包含对应的ARP条目信息,则发送ARP请求,获得目标MAC

3.3 ARP工作原理

  • 设备刚开机时,ARP表是空的
ARP Cache
Internet Address			Physical Address			Ty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主机10.1.1.1要与10.1.1.2通信,首先以广播方式发送ARP请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所有主机都接收到10.1.1.1的ARP请求报文,但只有10.1.1.2给它一个单播回复,并将10.1.1.1的MAC地址保存在自己的ARP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主机10.1.1.1将10.1.1.2的MAC地址保存到ARP缓存中,然后就可以发送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路由原理和配置

4.1 什么是路由

  • 将数据包从一个网段发送到另一个网段
    √需要依靠具备路由功能的设备来完成
    √常见的路由设备有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路由器如何工作

  • 根据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
    √每个路由器都维护着一张路由表,这是转发数据包的关键
    √每条路由表记录指明了:到达某个子网或主机应从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送,通过此端口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路由表的形成

  • 路由表是在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的集合,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择,路由表是怎么形成的呢?
  • 直连网段
    √配置接口IP地址
    √并且接口状态up
  • 非直连网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4 路由的类型

  • 依据来源的不同,路由条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通过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称为直连路由
    √通过网络管理员手动添加的路由称为静态路由
    √通过动态路由协议自动发现的路由称为动态路由

4.5 静态路由

  • 静态路由:
    √由管理员手动配置添加,为单向条目
    √通信双方的路由器都需要配置路由,否则会导致数据包有去无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使用ip route-static命令
√指定到达的目的网络
√基本格式:

[Huawei]]ip route-.static目标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路由器转发数据

5.1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配置默认路由

6.1 默认路由

  • 默认路由
    √默认的目标网络为0.0.0.0/0,可以匹配任何目标地址
    √只有路由表中找不到任何明细路由时,才会使用默认路由(缺省路由)
    √默认路由,可以手动添加,也可以让路由器动态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默认路由配置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dtcms.com/a/264072.html

相关文章:

  • Badoo×亚矩云手机:社交约会革命的“云端心跳加速剂“
  • 论文阅读:Align and Prompt (ALPRO 2021.12)
  • 狂神说 - Mybatis 学习笔记 --下
  • SVN 分支管理(本文以Unity项目为例)
  • 【C++】inline的作用
  • 齿轮的齿厚极限偏差如何确定?一起学习一下
  • Vue3——富文本
  • 地震灾害的模拟
  • win11,visual studio 2022,配置dcmtk,opencv
  • vue vxe-table 自适应列宽,根据内容自适应宽度的2种使用方式
  • MySQL非阻塞创建索引的方法
  • golang generic 2022-04-13
  • Linux 系统重启 reboot与重置reset深度解析
  • 【读代码】百度开源大模型:ERNIE项目解析
  • 软件测试复习之单元测试
  • C#系统学习第六章——循环语句
  • 【PDF-XSS攻击】springboot项目-上传文件-解决PDF文件XSS攻击
  • 创始人IP商业闭环构建:从定位到二次转化的全流程|创客匠人
  • 【文件解析】json.load(fp)
  • 数据结构——单链表反转、相邻节点最大值、有序链表合并
  • 【javaAI】SpringAI快速入门
  • Kafka日常运维命令总结
  • 第4课:Flask请求与响应对象深度解析
  • 【Python】Flask网页
  • React Native 0.79.4 中 [RCTView setColor:] 崩溃问题完整解决方案
  • JavaEE初阶第六期:解锁多线程,从 “单车道” 到 “高速公路” 的编程升级(四)
  • 无法将“pytest”项识别为 cmdlet、函数、脚本文件或可运行程序的名称
  • NLP——RNN变体LSTM和GRU
  • 【Linux】进程
  • ELK日志分析系统(filebeat+logstash+elasticsearch+kib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