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低功耗保活知识系列---三.WiFi AP如何广播自己的缓存区信息
WIFI 低功耗保活知识系列—三.WiFi AP如何广播自己的缓存区信息
文章目录
- WIFI 低功耗保活知识系列---三.WiFi AP如何广播自己的缓存区信息
- ⚙️ **一、BITMAP的结构与作用**
- 1. **基础结构**
- 2. **TIM与DTIM**
- 3.**AID,TIM与Bitmap**
- 🔄 **二、工作流程:STA唤醒与数据传输**
- 1. **STA监听Beacon帧**
- 2. **数据传输机制**
- ⚡️ **三、能效优化机制**
- 1. **BITMAP的压缩与分块**
- 2. **TWT(Target Wake Time)协议**
- ⚖️ **四、性能对比:传统DTIM vs. TWT**
- 💎 五.**总结**
802.11的节能模式基本思想是:AP缓存下行数据,只有当节点休眠结束后主动向AP请求,AP才进行下行数据的反馈。这里实际上存在一个问题,即节点不知道AP上有没有自己的缓存数据。故实际思路应该是,AP周期性向对应的节点其广播缓存区情况,从而节点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被数据缓存了。在休眠结束后,被缓存数据的节点就会进行数据请求,反之就继续休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节点进行一些无意义的数据请求(即AP上没有缓存数据,但是节点进行数据请求)。
本文要回答两个问题:1)AP如何广播自己的缓存区信息(即AID,TIM与Bitmap机制),2)AP什么时候广播对应节点的缓存区信息
⚙️ 一、BITMAP的结构与作用
在WiFi网络中,AP(接入点)使用BITMAP结构(具体表现为TIM/DITM)来高效管理STA(站点)的唤醒与数据传输。这一机制的核心是通过位图(bitmap)标记哪些STA有待接收的数据,从而最小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