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人件》Peopleware -(12-1)Ⅱ 办公环境 Ⅴ 大脑时间与身体时间(上)
重读《人件》Peopleware -(8)Ⅱ办公环境Ⅰ家具警察
重读《人件》Peopleware -(9-1)Ⅱ办公环境Ⅱ"你在这儿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之间什么都做不成."(上)
重读《人件》Peopleware -(9-2)Ⅱ办公环境Ⅱ"你在这儿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之间什么都做不成."(中)
重读《人件》Peopleware -(9-3)Ⅱ办公环境Ⅱ"你在这儿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之间什么都做不成."(下)
重读《人件》Peopleware -(10-1)Ⅱ 办公环境 Ⅲ 节省办公空间的费用(上)
重读《人件》Peopleware -(10-2)Ⅱ 办公环境 Ⅲ 节省办公空间的费用(下)
重读《人件》Peopleware -(11)Ⅱ 办公环境 Ⅳ 插曲:生产力测量与不明飞行物
作为《办公环境》章中描述的圣特蕾莎项目预建研究的一部分,McCue及其同事深入调查了开发者在不同工作模式上花费的时间。对于一个典型的工作日,他们得出结论,工作者会按如下表格所示分配自己的时间:
从噪音的角度来看,这张表的重要性应该是显而易见的:30%的时间里,人们对外界噪音敏感;而在其余的时间里,他们是噪音的制造者。由于工作场所是独自工作和团队协作人员的混合体,这就导致了工作模式之间的冲突。独自工作的个体尤其受到这种冲突的影响。尽管他们在任何特定时间点都是少数群体,但忽视他们是错误的,因为在单独工作的时段里,人们实际上完成了工作任务。剩余的时间则用于辅助活动、休息和交流。
流状态
在专注工作的过程中,人们理想上处于心理学家所谓的“流”状态。“流”是一种深度、几乎冥想式的参与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有一种温和的松驰感,而且个人基本上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我开始工作,抬头一看,已经过了三个小时。” 没有努力的感觉,工作似乎自然而然地进行。你经常处于这种状态,所以我们无需过多描述它。(写代码的都懂,思路上来了,键盘都太慢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角色都需要进入“流”状态才能提高效率,但对于从事工程、设计、开发、写作等类似任务的人来说,“流”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高动量的任务。只有当你进入“流”时,工作才会顺利进行。
不幸的是,你不能像打开开关一样进入“流”状态。这需要逐步沉浸到主题中,通常需要1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才能锁定这种状态。在此沉浸期间,你对噪音和干扰特别敏感。一个混乱的环境可能使进入“流”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
一旦进入“流”,任何针对你的中断(比如电话)或者持续不断的噪音(如办公室广播呼叫)都会打破这种状态。每次被打断后,你需要额外的沉浸时间重新回到“流”。在这段再沉浸期间,你实际上并没有在做实质性的工作。
无止境的非流状态
如果平均每个来电耗时5分钟,而你的重新沉浸时间为15分钟,则该通话所造成的总损失(包括工作时间)为20分钟。十几个电话就能占用半天的时间,再加上其他十几种干扰,一天的工作就基本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里9点到5点之间什么都做不了”的说法。
除了有效工作时间的损失外,伴随而来的挫败感同样重要。尝试多次进入“流”状态却屡次被打扰的人不会感到快乐。他只是短暂地接近全神贯注的状态就被迫回到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中。与其追求深层次的关注,他不断地被现代办公室强迫进行方向的频繁改变。
设想自己是一名填写了《代码战争游戏时间调查表》的参与者,时间表内容如表10-2所示。几天这样的经历足以让任何人想要寻找新的工作。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可能对无法进入“流”状态带来的挫败感不太同情。毕竟,你自己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中断模式下完成的——这是管理的一部分——但为你工作的人需要进入“流”。任何阻止他们进入“流”的事物都会降低他们的效率以及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会增加完成工作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