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装与维护】
文章目录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环境
- 三、实验内容
- 3.1 Red Hat系统安装
- 3.2 硬盘分区与挂载
- 3.3 root密码恢复
- 四、总结
- 4.1 问题与解决
- 4.2 实验收获
一、实验目的
- 熟练掌握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x/9.0系统的安装流程,包括虚拟机配置、自定义分区和软件选择。
- 学会新增硬盘的分区、格式化与挂载操作,理解不同文件系统的应用场景。
- 掌握系统关键文件备份方法,熟悉通过安装光盘恢复root密码的操作流程,提升系统维护能力。
二、实验环境
- 虚拟机平台:VMware Workstation
- 操作系统: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x
三、实验内容
3.1 Red Hat系统安装
- 虚拟机创建:新建虚拟机,设置内存2GB,硬盘为SATA类型,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 安装配置:
-
语言选择简体中文,时区设为上海,主机名设置为“hyy”。
-
自定义分区:
/dev/sda1
:/boot分区,ext4格式,500MB/dev/sda2
:swap分区,2GB/dev/sda3
:/分区,xfs格式,20550MB(20G + 7*10M)
-
软件选择带GUI的服务器,并勾选Windows文件、FTP等额外软件。
-
- 模式切换:安装完成后,通过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命令将系统默认启动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3.2 硬盘分区与挂载
- 新增硬盘:添加一块10GB的SATA硬盘。
- 分区操作:使用fdisk命令对新增硬盘进行分区:
/dev/sdb1
:挂载到/hyy/hyy1
,ext4格式,2GB/dev/sdb5
:挂载到/hyy/hyy2
,xfs格式,5GB/dev/sdb6
:挂载到/hyy/hyy3
,ext3格式,3GB
- 格式化与挂载:通过mkfs命令格式化分区,使用mount命令完成挂载,并通过
mount | grep /dev/sd
和df -h
命令验证挂载结果。
3.3 root密码恢复
- 文件备份:将
/etc/passwd
和/etc/shadow
文件备份到U盘。 - 密码修改:由其他同学修改root密码后关机。
- 密码恢复:通过安装光盘进入救援模式,利用备份的密码文件覆盖原文件,恢复root密码。
四、总结
4.1 问题与解决
-
安装配置错误:首次选择推荐配置导致版本不符,重新选择自定义安装解决。
-
版本兼容性问题:Red Hat 9.0分区与要求不符,更换为8.0版本完成实验。
-
分区操作失误:忘记分区后保存操作,重新分区并注意保存步骤。
-
BIOS操作不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虚拟机BIOS的关闭与键盘操作方法。
4.2 实验收获
- 深入理解Linux系统安装过程,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自定义分区和软件选择。
- 熟练掌握硬盘分区、格式化和挂载流程,对不同文件系统特点有了更直观认识。
- 掌握系统关键文件备份与root密码恢复方法,提升系统维护与故障处理能力。
- 实践中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Linux系统管理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Linux系统安装与维护的核心技能,也体会到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掌握的重要性。未来将继续深入学习,提升Linux系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