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PPT】使用ChatGPT+Overleaf自动生成学术论文PPT演示文稿
【AI生成PPT】使用ChatGPT+Overleaf自动生成学术论文PPT演示文稿
- 文章摘要:
- 使用ChatGPT+Beamer自动生成学术论文PPT演示文稿
- Beamer是什么
- Overleaf编辑工具
- ChatGPT生成Beamer Latex代码
- 论文获取
- prompt设计
- 生成结果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利用 ChatGPT + Beamer + LaTeX 自动生成学术论文PPT演示文稿的方法,无需手动编写PPT内容,10分钟内即可完成专业排版。
核心流程
-
工具简介
• Beamer:LaTeX的演示文稿文档类,支持数学公式、分步动画和学术主题模板。• Overleaf:云端LaTeX协作平台,提供实时编译和丰富模板库。
-
操作步骤
• 论文获取:从arXiv下载论文源码(如BIRD论文),提取.tex
文件与图片资源。• ChatGPT生成代码:通过定制化Prompt(包含结构、格式、图片路径等要求)生成Beamer代码。
• Overleaf编译:上传生成的LaTeX代码与图片,一键生成PDF格式PPT。
-
效果展示
• 生成的PPT包含标题页、研究背景、方法、实验等完整章节(如图),排版简洁专业。
优势与适用场景
• 效率提升:自动化生成,避免重复排版工作。
• 学术友好:完美支持公式、算法和参考文献引用。
• 适用对象:学生、研究人员需快速制作学术汇报或会议演示文稿。
关键词:LaTeX Beamer、ChatGPT、Overleaf、学术PPT、自动化生成
(注:实际生成需调整Prompt细节并验证图片路径,部分内容需人工优化。)
使用ChatGPT+Beamer自动生成学术论文PPT演示文稿
不用手写PPT一个字,就能得到下面这样的PPT,10分钟以内即可完成,心动不心动?
Beamer是什么
Beamer 是 LaTeX 中用于创建演示文稿(幻灯片)的一个文档类(document class),以其简洁、专业和高度可定制的特点广受学术界和技术领域的欢迎。以下是关于 Beamer 的详细介绍:
1. 基本概念
- 用途:用于制作学术报告、技术演讲、课程讲义等演示文稿,支持数学公式、代码高亮、图表等科技文档常见元素。
- 特点:
- 基于 LaTeX,排版精美,兼容数学符号和复杂排版。
- 主题(Themes)和颜色方案(Color Themes)丰富,可一键切换外观。
- 支持分步显示(Overlays),逐步揭示内容(如逐条显示列表项)。
- 生成 PDF 文件,兼容性强,无需依赖 PowerPoint 等软件。
Overleaf编辑工具
Overleaf:https://www.overleaf.com/ 是一个基于云端的 LaTeX 协作编辑平台,旨在简化学术论文、技术报告、演示文稿(如 Beamer)等文档的编写和排版流程。它集成了 LaTeX 编译器、实时预览、版本控制和多人协作功能,尤其适合学生、研究人员和团队使用。
ChatGPT生成Beamer Latex代码
论文获取
以论文:BIRD: A Trustworthy Bayesian Inference Framework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为例,进入arxiv网页,获取对应的tex源码
下载后解压
把我们想要的tex和png获取下来(有的论文可能只有一个主要的tex文件存储论文内容):
在overleaf中创建项目,在自定义的图片目录存储对应的论文图片(需要我们上传)
然后把论文的tex源码上传至ChatGPT
使用的prompt如下:
prompt设计
请根据以下给定的TeX源文本内容,生成一个完整的中文版PPT介绍,使用LaTeX Beamer实现。
具体要求如下,图片在目录{your figs directory}:内容结构
PPT必须包含以下章节(按顺序排列),每个章节需有明确的标题和内容:
动机(研究背景与问题陈述)
相关工作(领域现状与挑战)
方法(核心技术框架)【需要重点介绍方法内容,方法的每个部分要单独列一页进行介绍】
创新点(与现有工作的差异化)
实验方法(实验设计与流程)
实验设置(数据集、参数、环境等)
实验结果(主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消融实验(关键模块的作用验证)
不足之处(当前方法的局限性)
未来研究(改进方向或潜在应用)
格式要求
使用Beamer的Berlin主题(或其他适合学术演示的主题),配色简洁。
每页内容需简洁,避免大段文字,使用itemize或block环境分点陈述。
标题页包含论文标题、作者、机构、日期。
关键术语或数学符号用\alert{}高亮。
图片与表格处理
所有图片路径默认在figs/文件夹下,引用时使用相对路径(如figs/architecture.pdf)。
图片需自动适配宽度(例如\includegraphics[width=0.8\textwidth]{...}),并添加标题和标签(\caption和\label)。
实验结果表格需从源文本中提取,使用tabular或booktabs环境排版,并标注引用来源(例如“如表\ref{tab:results}所示”)。
代码生成要求
生成的LaTeX代码必须完整,可直接编译(包含\documentclass、\begin{document}等必要结构)。
在代码注释中标注每个章节对应的源文本位置(例如% 对应源文本Section 3.2)。
若源文本中有数学公式,需保留并正确转换为LaTeX语法(如$y=f(x)$)。
其他说明
图片内容要从tex文件中读取,直接使用源名称,不要任意修改,图片引用使用真实图片名,不得伪造;
表格内容优先从源文档中提取真实数据
如果源文本较长,允许对内容进行概括,但核心方法、实验数据和结论必须保留。
为增强可读性,可添加过渡页(例如“本节将介绍实验部分”)。
生成结果
在生成代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进行对应调整即可,最后生成的latex编译结果如下:
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内容可能不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