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venessProbe 和 readinessProbe 最佳实践

在 Kubernetes 中,livenessProbe 和 readinessProbe 是确保应用高可用性的关键机制,但配置不当可能导致应用频繁重启或流量中断。以下是配置这两个探针的最佳实践:

1. 核心区别与作用

探针类型目的失败后果
livenessProbe检测应用是否 存活(如死锁、内存泄漏)。重启容器(kubectl restart
readinessProbe检测应用是否 准备好接收流量(如依赖服务未就绪、缓存未加载)。从 Service 的 Endpoints 移除 Pod

2. 最佳实践指南

(1) 明确区分两个探针的用途
  • livenessProbe
    • 保守检查:仅检测应用是否处于不可恢复的故障状态(如主线程崩溃)。一般服务没挂掉就认为是正常的。
    • 避免敏感条件:例如,不要用业务逻辑失败(如数据库连接超时)触发重启,除非明确需要。
  • readinessProbe
    • 严格检查:确保所有依赖(如数据库、通过 feign 调用的外部组件、中间件)就绪后才接收流量。
    • 动态调整:在运行时若依赖服务不可用(如 Redis 宕机),应通过 readinessProbe 主动拒绝流量。
(2) 设置合理的检查端点
  • livenessProbereadinessProbe 使用不同的 HTTP 路径

    livenessProbe:httpGet:path: /health/liveness   # 轻量级存活检查(仅进程存活)port: 8080
    readinessProbe:httpGet:path: /health/readiness  # 包含依赖检查(如数据库连接)port: 8080
    
(3) 配置合理的参数
livenessProbe:httpGet:path: /actuator/health/livenessport: 8080initialDelaySeconds: 10   # 应用启动后等待 10 秒再开始探测periodSeconds: 5          # 每 5 秒检查一次timeoutSeconds: 3         # 超时时间设为 3 秒failureThreshold: 3       # 连续失败 3 次后判定为故障readinessProbe:httpGet:path: /actuator/health/readinessport: 8080initialDelaySeconds: 5    # 比 livenessProbe 更早开始检查periodSeconds: 5timeoutSeconds: 3failureThreshold: 1       # 1 次失败即标记为未就绪

关键参数说明

  • initialDelaySeconds必须设置,避免应用未完成初始化就被判定为失败(如 JVM 启动慢)。
  • failureThreshold
    • livenessProbe 可设置较高(如 3),避免偶发故障触发重启。
    • readinessProbe 可设置较低(如 1),快速从负载均衡中剔除异常 Pod。
  • periodSecondstimeoutSeconds:根据应用响应时间调整,避免超时误判。
(4) 结合 startupProbe 处理慢启动应用

对于启动时间较长的应用(如 Java 服务),使用 startupProbe 延迟 livenessProbereadinessProbe 的启动:

startupProbe:httpGet:path: /actuator/health/startupport: 8080failureThreshold: 30  # 允许最多 30 次检查失败periodSeconds: 5      # 每 5 秒检查一次# 总等待时间 = failureThreshold * periodSeconds = 150 秒

如果想了解 k8s 为什么要专门提出 startupProb 来解决慢服务启动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把 livenessPro 中初始化的时间设置的长一点。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章《为什么需要启动探针(StartupProb)?》。

(5) 选择适当的探测类型
  • HTTP GET:适合 Web 服务,通过状态码(2xx/3xx 表示成功)判断。

  • Exec:执行命令,返回 0 表示成功(适合非 HTTP 服务):

    readinessProbe:exec:command:- /app/check-dependency.sh  # 自定义脚本检查依赖
    
  • TCP Socket:仅检查端口是否开放(适用非 HTTP 协议)。

(6) 避免依赖下游服务
  • readinessProbe 不要深度检查外部依赖(如数据库、API):
    • 若外部服务宕机,所有 Pod 都会被标记为未就绪,导致全面故障。
    • 改为在应用内部实现熔断机制(如 Hystrix),部分功能降级。
(7) 日志与监控
  • 记录探针检查结果:在 /health 端点返回详细信息(如版本、依赖状态)。
  • 监控探针失败:通过 Prometheus 监控 kubelet_probe_errors_total,及时报警。

3. 示例配置

Spring Boot 应用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spec:template:spec:containers:- name: applivenessProbe:httpGet:path: /actuator/health/livenessport: 8080initialDelaySeconds: 30periodSeconds: 10failureThreshold: 3readinessProbe:httpGet:path: /actuator/health/readinessport: 8080initialDelaySeconds: 5periodSeconds: 5failureThreshold: 1startupProbe:httpGet:path: /actuator/health/startupport: 8080failureThreshold: 30periodSeconds: 5

相关文章:

  • 函数加密(Functional Encryption)简介
  • Postgresql与openguass对比
  • WiFi密码查看器打开软件自动获取数据
  • 开发者版 ONLYOFFICE 协作空间:3.1版本 API 更新
  • 视频编解码学习十一之视频原始数据
  • Redis扫盲
  • Unity 2D 行走动画示例工程手动构建教程-AI变成配额前端UI-完美游戏开发流程
  • 亚马逊云科技:引领数字时代的云服务先锋
  • 汉得 x 真味生物|H-ZERO PaaS项目启动,共启数字化新征程!
  • 模板的使用
  • 【LUT技术专题】SPFLUT代码解读
  • 捌拾肆- 量子傅里叶变换 (2)
  • 机器学习中分类模型的常用评价指标
  • echarts按需加载和不按需加载,打包后的具体对比
  • 网站开发过程中样式忽然不显示问题
  • 《构建社交应用的安全结界:双框架对接审核API的底层逻辑与实践》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 6 章 半导体存储器
  • 《从像素到身份:Flutter如何打通社交应用人脸识别的技术闭环》
  • 从生产流程到故障处理,R²AIN SUITE 如何为制造业“减负”?
  • 树莓5安装 PyCharm 进行python脚本开发
  • 男子入户强奸高龄独居妇女致其死亡,法院:属实,已执行死刑
  • 央媒评网红质疑胖东来玉石定价暴利:对碰瓷式维权不能姑息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会见记者
  • Manus向全球用户开放注册
  • OpenAI与微软正谈判修改合作条款,以推进未来IPO
  • 上海浦东机场1号、2号航站楼均推出国内出发安检24小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