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对golang中CSP的理解

概念:

CSP模型,即通信顺序进程模型,是由英国计算机科学家C.A.R. Hoare于1978年提出的。该模型强调进程之间通过通道(channel)进行通信,并通过消息传递来协调并发执行的进程。CSP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不要通过共享内存来通信,而要通过通信来共享内存”。这一思想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并发编程中常见的竞态条件和死锁问题。

我的理解是一份数据不能由多个协程同时持有:

1、对于无缓冲chan,一份数据只能同时由一个协程持有。

如果没有数据接收者,发送者阻塞。

如果阻塞后出现了数据接收者,将数据转交给接收者之后发送者才能从阻塞中返回。

如果有数据接收者在等待,发送者不用阻塞,将数据转交给接收者之后立刻返回。

2、对于带缓冲chan,一份数据或者在缓冲中或者由一个协程持有。

如果缓冲满(没有接收者或接收者慢),发送者阻塞。

只有在数据接收者取走缓冲中的数据后,缓冲有剩余容量,阻塞的发送者才能返回。

如果有多个接收者,一份数据只能被一个接收者接收。

示例程序:两个协程交替打印奇偶数:

使用不带缓冲的chan,如果发送者在没有接收者接收的情况下也可以返回的话,就会出现争抢数据,也就不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

import ("fmt""sync""time"
)func main() {var ch = make(chan int)var wg sync.WaitGroupwg.Add(2)go func() {defer wg.Done()for v1 := range ch {fmt.Println(time.Now().Format(time.TimeOnly), "go1:", v1)ch <- v1 + 1time.Sleep(time.Second)}}()go func() {defer wg.Done()for v2 := range ch {fmt.Println(time.Now().Format(time.TimeOnly), "go2:", v2)ch <- v2 + 1time.Sleep(time.Second)}}()ch <- 1wg.Wait()
}

控制台输出:

go2始终打印奇数,go1始终打印偶数。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

以上示例如果改成带缓冲chan,那么会出现争抢数据,也就不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但是同样满足CSP要求,因为发送者返回时数据已经放到了缓冲里。

--end--

相关文章:

  • 学习记录:DAY28
  • 7.3.隐私合规
  • [春秋云镜] Brute4Road 仿真场景
  • 使用JMETER中的JSON提取器实现接口关联
  • ASP.NET中Tailspin Travel的UI层奥秘分析
  • 电机密集型工厂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技术选型与优化策略
  • C++:书架
  • SPDK NVMe of RDMA 部署
  • 软考速通攻略之邪修提醒篇
  • 命名视图~
  • Node.js数据抓取技术实战示例
  • BERT模型讲解
  • AI汽车时代的全面赋能者:德赛西威全栈能力再升级
  • 【Python】超全常用 conda 命令整理
  • C++中static关键字详解: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方式
  • 浏览器节能机制导致Websocket断连的坑
  • CentOS 7 系统下安装 OpenSSL 1.0.2k 依赖问题的处理
  • [sklearn] 特征工程
  • 支付宝沙盒模式商家转账经常出现 响应异常: 解包错误
  • 嵌入式裸机模块——软定时器
  • 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 江西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熊亮华履新宜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国家税务总局泰安市税务局:山东泰山啤酒公司欠税超536万元
  • 乡村快递取件“跑腿费”屡禁不止?云南元江县公布举报电话
  • 招行:拟出资1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 上交现场配乐4K修复版《神女》:默片巅峰有了新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