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对golang中CSP的理解

概念:

CSP模型,即通信顺序进程模型,是由英国计算机科学家C.A.R. Hoare于1978年提出的。该模型强调进程之间通过通道(channel)进行通信,并通过消息传递来协调并发执行的进程。CSP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不要通过共享内存来通信,而要通过通信来共享内存”。这一思想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并发编程中常见的竞态条件和死锁问题。

我的理解是一份数据不能由多个协程同时持有:

1、对于无缓冲chan,一份数据只能同时由一个协程持有。

如果没有数据接收者,发送者阻塞。

如果阻塞后出现了数据接收者,将数据转交给接收者之后发送者才能从阻塞中返回。

如果有数据接收者在等待,发送者不用阻塞,将数据转交给接收者之后立刻返回。

2、对于带缓冲chan,一份数据或者在缓冲中或者由一个协程持有。

如果缓冲满(没有接收者或接收者慢),发送者阻塞。

只有在数据接收者取走缓冲中的数据后,缓冲有剩余容量,阻塞的发送者才能返回。

如果有多个接收者,一份数据只能被一个接收者接收。

示例程序:两个协程交替打印奇偶数:

使用不带缓冲的chan,如果发送者在没有接收者接收的情况下也可以返回的话,就会出现争抢数据,也就不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

import ("fmt""sync""time"
)func main() {var ch = make(chan int)var wg sync.WaitGroupwg.Add(2)go func() {defer wg.Done()for v1 := range ch {fmt.Println(time.Now().Format(time.TimeOnly), "go1:", v1)ch <- v1 + 1time.Sleep(time.Second)}}()go func() {defer wg.Done()for v2 := range ch {fmt.Println(time.Now().Format(time.TimeOnly), "go2:", v2)ch <- v2 + 1time.Sleep(time.Second)}}()ch <- 1wg.Wait()
}

控制台输出:

go2始终打印奇数,go1始终打印偶数。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

以上示例如果改成带缓冲chan,那么会出现争抢数据,也就不满足奇偶打印的要求,但是同样满足CSP要求,因为发送者返回时数据已经放到了缓冲里。

--end--

http://www.dtcms.com/a/180887.html

相关文章:

  • 学习记录:DAY28
  • 7.3.隐私合规
  • [春秋云镜] Brute4Road 仿真场景
  • 使用JMETER中的JSON提取器实现接口关联
  • ASP.NET中Tailspin Travel的UI层奥秘分析
  • 电机密集型工厂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技术选型与优化策略
  • C++:书架
  • SPDK NVMe of RDMA 部署
  • 软考速通攻略之邪修提醒篇
  • 命名视图~
  • Node.js数据抓取技术实战示例
  • BERT模型讲解
  • AI汽车时代的全面赋能者:德赛西威全栈能力再升级
  • 【Python】超全常用 conda 命令整理
  • C++中static关键字详解: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方式
  • 浏览器节能机制导致Websocket断连的坑
  • CentOS 7 系统下安装 OpenSSL 1.0.2k 依赖问题的处理
  • [sklearn] 特征工程
  • 支付宝沙盒模式商家转账经常出现 响应异常: 解包错误
  • 嵌入式裸机模块——软定时器
  • 数据结构-堆
  • AWS之数据分析类产品
  • Mac 3大好用的复制粘贴管理工具对比
  • Android RxJava框架分析:它的执行流程是如何的?它的线程是如何切换的?如何自定义RxJava操作符?
  • 第十七节:图像梯度与边缘检测-Sobel 算子
  • Uskin阵列式三轴力触觉传感器:驱动机器人智能的触觉数据专家
  • 深入理解 Java 代理模式:从基础到实战​
  • MiM: Mask in Mask Self-SupervisedPre-Training for 3D Medical Image Analysis
  • Docker宿主机IP获取
  • 智慧工会服务平台建设方案Word(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