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内核初始化机制全解析:从pure_initcall到late_initcall

引言

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是一个高度有序的初始化流程,涉及数百个模块和子系统的协同工作。为了确保依赖关系正确、硬件资源按需分配,内核通过一系列初始化宏(如pure_initcallsubsys_initcalllate_initcall等)将函数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级,按严格顺序执行。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宏的设计原理、优先级对比及实际应用场景,并结合典型案例(如网络命名空间和TCP拥塞控制)揭示其背后的工程哲学。


一、初始化机制的核心原理

1.1 优先级与ELF段管理

Linux内核通过为每个初始化宏分配优先级数值(0~7),控制其执行顺序。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所有初始化函数通过宏展开被放置在特定的ELF段(如.initcall0.init.initcall7.init),链接脚本(vmlinux.lds)负责将这些段按优先级排列。内核启动时,从__initcall_start__initcall_end依次执行这些函数。

1.2 宏的展开机制

pure_initcallla

http://www.dtcms.com/a/176834.html

相关文章:

  • Java高频面试之并发编程-13
  • Go语言八股之并发详解
  • 七彩喜微高压氧舱:探索健康与康复的新维度
  • Linux 内核学习(6) --- Linux 内核基础知识
  • Advanced Installer 22.5打包windows 安装包
  • 【Bluedroid】 HID 设备应用注册与主机服务禁用流程源码解析
  • 【Mybatis-plus常用语法】
  • 实验六 基于Python的数字图像压缩算法
  •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17):信号量(Semaphore)
  • PostgreSQL 查询历史最大进程数方法
  • NumPy 2.x 完全指南【一】简介
  • Linux网络编程day6 下午去健身
  • JAVA中常见队列详解-非线程安全
  • MCP系列(一)什么是MCP?
  • DMA技术原理
  • 软件系统的可观测性 Observability
  • 鸿蒙开发中对want的深入理解,want和uiability的关系-深度理解want的意思有利开发-优雅草卓伊凡
  • 聊一聊Qwen3思考模式实现以及背后原理探讨
  • 【Ollama】docker离线部署Ollama+deepseek
  • 深度学习赋能:正面吊车载箱号识别系统的核心技术
  • vue+vite难点和优化,及seo优化
  • 亚远景-ASPICE vs ISO 21434:汽车软件开发标准的深度对比
  • 可视化图解算法34: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Docker 容器化部署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
  • mysql中执行select命令的顺序
  • upload-labs靶场通关详解:第一关
  • 基于OpenTelemetry的分布式链路追踪Trace‌实现(PHP篇)
  • FlyEnv:优雅直观的跨平台开发环境管理工具
  • vue3+vite项目引入tailwindcss
  • Spark处理过程-转换算子和行动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