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七)

7.3 误差反向传播法的梯度确认

我们现在学习了两种求梯度的方法,一种是基于数值微分的方法,另一种是解析性地求解数学式的方法。后者通过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即使存在大量参数,也可以高效计算梯度。之后我们就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而不再通过数值微分进行求解。

那么,数值微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实际上,我们在缺人误差反向传播法的实现是否正确时就会用到数值微分。因为其实现较为简单,而且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错误。误差反向传播则计算复杂,很容易出错,确认二者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的操作称为 “梯度确认”。其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sys,os
sys.path.append(os.pardir)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dataset.mnist import load_mnist
from two_layer_net import TwoLayerNet#读入数据
(x_train, t_train),(x_test, t_test) = \load_mnist(normalize=True, one_hot_label = True)
network = TwoLayerNet(input_size = 784, hidden_size = 50, out_size = 10)
x_batch = x_train[:3]
t_batch = t_train[:3]grad_numerical = network.numerical_gradient(x_batch, t_batch)
grad_backprop = network.gradient(x_batch, t_batch)#求各个权重的绝对误差的平均值
for key in grad_numerical.keys():diff = np.average(np.abs(grad_backprop[key] - grad_numerical[key]))print(key + ":" + str(diff))

最初 我们读入mnist数据集,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确认数值微分求出的梯度和误差反向传播法求出的梯度的误差。误差的计算方法是求各个权重参数中对应元素的差的绝对值,并求其平均值。运行上面的代码后,会输出下面的结果。

b1: 9.70418809871e -13

w2: 8.41139039497e -13

b2: 1.1945999745e -10

w1: 2.223246644e -13

从结果可以看出, 数值微分和误差反向传播法的梯度误差很小,第一层只有9.7e-13,这样我们就知道误差反向传播法求出的梯度是正确的,实现无误。

一般来说,数值微分和误差反向传播法的梯度误差不会等于0,因为计算机计算精度有限(通常是32位),实现正确的话这个误差值一般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数,无线接近于0,但不会到0.如果这个值很大,则说明误差反向传播法的实现存在错误。

7.4 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的学习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的神经网络学习。和之前的实现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误差反向传播法求梯度这一个地方。这里只展示代码:

import sys, os
sys.path.append(os.pardir)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dataset.mnist import load_mnist 
from two_layer_net import TwoLayerNet# 读入数据
(x_train, t_train), (x_test,t_test) = \  load_mnist(normalize=True, one_hot_label=True)network = TwoLayerNet(input_size = 784, hiddent_size=59, output_size = 10)iters_num = 10000
train_size = x_train.shape[0]
batch_size = 100
learning_rate = 0.1
train_loss_list = []
train_acc_list = []
test_acc_list = []iter_per_epoch = max(train_size / batch_size, 1)for i in range(iters_num):batch_mask = np.random.choice(train_size, batch_size)x_batch = x_train[batch_mask]t_batch = t_train[bacth_mask]# 通过误差反向传播法求梯度grad = network.gradient(x_batch, t_batch)# 更新for key in ('W1','b1','W2','b2'):network.params[key] -= learning_rate * grad[key]    loss = network.loss(x_batch, t_batch)train_loss_list.append(loss)if i % iter_per_epoch == 0:train_acc = network.accuracy(x_train, t_train)test_acc = network.accuracy(x_test, t_test)train_acc_list.append(train_acc)test_acc_list.append(test_acc)print(train_acc, test_acc)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计算过程可视化,称为计算图,并使用计算图介绍了神经网络中的误差反向传播法,以层为单位实现了神经网络中的处理。我们学过的层有ReLU、Softmax-with-Loss层、Affine层、Softmax层等等,这些层都实现了forward和backward方法,将数据进行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高效计算权重参数的梯度。通过层进行模块化,神经网络可以自由地组装层,构建不同的神经网络。

本章节所学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相关文章:

  • C++对象注册系统(1)实现原理
  • 【Python爬虫电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采集电商平台数据信息,并做可视化演示
  • DHCP理解
  • 【上位机——MFC】对象和控件绑定
  • Kubernetes安全策略实战:从PodSecurityPolicy到Pod Security Admission
  • leetcode文件级全局变量会在测试用例之间相互影响
  • FPGA----基于ZYNQ 7020实现定制化的EPICS通信系统
  • 第1章 算法设计基础
  • 305.出现最频繁的偶数元素
  • AI日报 · 2025年5月07日|谷歌发布 Gemini 2.5 Pro 预览版 (I/O 版本),大幅提升编码与视频理解能力
  • Facebook隐私设置详解:如何保护你的个人信息
  • 【工具】HandBrake使用指南:功能详解与视频转码
  • YOLOv8的Python基础--函数篇2
  • 三款实用工具推荐:配音软件+Windows暂停更新+音视频下载!
  • WebRTC通信原理与流程
  • 解构与重构: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进阶认知之旅
  • 学习整理使用php将SimpleXMLElement 对象解析成数组格式的方法
  • Qt重写相关事件,原来的默认功能是不是丢失了?
  • CVE体系若消亡将如何影响网络安全防御格局
  • 【AI News | 20250507】每日AI进展
  • 前四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亿元,同比增长5.3%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首日,上海虹口登记中心迎来“甜蜜高峰”
  • 850亿元!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一期)拟第一次续发行
  • 中方是否认同俄方关于新纳粹主义观点?外交部:联大曾多次通过相关决议
  • 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隐藏式门把手将迎来强制性国家标准
  • 万玲、胡春平调任江西省鹰潭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