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科夫操盘手法笔记
文章目录
- 第一章 聪明钱解读市场的工具是什么?
- 第一节 聪明钱的看盘顺序
- 第二节 CM观察走势遵循的原则
- 第三节 供求关系
- 第四节 公众对支撑和阻力的误解
- 第五节 如何识别供应和需求扩大
- 第六节 牛市中怎么看出供应进场了:抢购高潮
- 第七节 因果关系
- 第八节 努力和结果的关系
- 第九节 总结
- 第二章 怎么知道主力机构开始接盘了
- 第一节 哪些市场行为可以判断熊市终止?
- 第二节 停止行为
- 第三节 吸筹的第二阶段:哪些市场行为告诉我们吸筹结束和牛市开始?
- 第四节 吸筹过程的第三阶段:确认吸筹结束的市场行为是什么?
- 第五节 吸筹过程的第四阶段:进入牛市
- 第六节 吸筹过程的操作综合案例
- 第七节 熊市结束的另一种模式:没有恐慌抛售
- 第八节 震仓
- 第三章 威氏逃顶策略:如何识别主力的派发意图
- 第一节 以下现象告诉你牛市可能到顶
- 第二节 CM的出货过程
- 第三节 第二阶段:派发的确认阶段
- 第四节 派发案例
- 第五节 总结
- 第四章 弹簧效应(Spring)交易法
- 第一节 什么是Spring
- 第二节 Spring的位置和种类
- 第三节 Spring案例
- 第四节 使用Spring,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第五节 Spring总结
- 第五章 综合分析:交易机会,进场点,危机管理
- 第六章 综合分析结果
- 后记
第一章 聪明钱解读市场的工具是什么?
第一节 聪明钱的看盘顺序
- 背景。
- 价量形态:蜡烛的长度、成交量的高度、变化速度。
- 价量形态的性质:走势的强弱,价量形态的原因和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 结论或预测:通过以上两方面信息,洞察CM意图并结合供求关系对方向做出判断。
- 措施和行动:根据以上信息,决定是否开始行动。比如:进场、出场、收紧止损,等等。
第二节 CM观察走势遵循的原则
- 趋势的动力来自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供求关系原则)。
- 趋势形成之前需要准备过程(因果关系原则)。
- 成交量的增长没有使价格大幅增长,这是走势停止行为(努力和效果原则)。
第三节 供求关系
- 供求关系主导趋势的行为
- 证券市场的本质和表象
表象就是走势图和大家常用的技术指标,本质是供求关系。 - 供求关系和上涨趋势
- 供求关系和下降趋势
第四节 公众对支撑和阻力的误解
-
供求关系在支撑上的应用:需求进入市场,并超过供应
- 在支撑位置如何用供求关系确定方向
- 不是所有的支撑都能够成为进场位置
- 阻力位置上如何应用供求关系进场
- 吸收、供应线与水平线阻力交叉
第五节 如何识别供应和需求扩大
- 需求吸收了阻力的供应,并开始占上风
- 熊市中需求的扩大:恐慌抛售
第六节 牛市中怎么看出供应进场了:抢购高潮
第七节 因果关系
- 趋势的形成和因果关系
- 抄底之前耐心等待吸筹过程
- 短暂的准备过程
- 顶部供应增强
第八节 努力和结果的关系
牛市终止于需求减弱和供应扩大。价格滞涨是因为市场上供应增加对价格产生压力,所以买方不用抬价,平价就能买到股票,这就导致价格滞涨。
第九节 总结
趋势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评估供求关系,从而洞察出:
- CM 什么时候接盘,下跌趋势什么时候停止?
- CM 使用什么手段引诱和逼迫公众割肉?
- 吸筹什么时候结束,我们应该在哪里抓住趋势起飞前的最好入场时机?
- 怎么从细节上识别出危机的来临,并提前做好离场准备。
- 怎么能够识别出突然的上涨不是真正的上涨,而是 CM 想把公众甩出市场的手段。
第二章 怎么知道主力机构开始接盘了
第一节 哪些市场行为可以判断熊市终止?
-
初次支撑。能够抑制价格下跌的关键因素是需求扩大。
-
恐慌抛售和自动反弹。恐慌抛售之后,走势也可能出现窄幅横盘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熊市继续。
-
二次测试。如果二次测试过程中价格波动和成交量与恐慌抛售相比都非常小,说明市场上的供应在减弱,这会导致熊市的停止,这种是成功的二次测试。
-
第一阶段案例
第二节 停止行为
-
第一种停止行为:
- 下跌过程中的比较大的下影线+扩大的成交量;
- 或者上升过程中比较大的上影线+扩大的成交量。
这种行为属于价格涨跌过程中的暂时停止行为。它不代表趋势会立刻反转,但是给了我们一个提醒。
看图2-3最后一个蜡烛。长上影加上明显扩大的成交量。这是上升中的停止行为。它的出现告诉我们市场出现了供应扩大现象,这对价格能否继续涨是个阻力,这种行为对将来有何影响,接下来我们考虑三种情况:
-
如果这是个暂时的供应,价格经过短暂回调后会立刻创新高,短暂回调是指缩量回调。
-
如果这个放量上影线之后出现震荡区间,说明价格可能进入派发阶段。派发结束后,价格会进入下跌阶段。
-
如果放量上影线之后,价格出现放量急速上涨,说明市场进入疯狂抢购阶段,那么这个上影线就是初次供应。我们会在第三章介绍初次供应和疯狂抢购。
-
第二种停止行为
熊市中的卖盘增加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但是如果价格没有大幅下跌,说明卖方的努力没有得到应该有的结果。既然卖盘大幅增加,是什么原因造成价格没有大幅下跌?是需求(买盘)的扩大造成了这种结果。这种停止行为后,价格会有反弹。如果这种行为发生在震荡区的右手边,很可能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第三节 吸筹的第二阶段:哪些市场行为告诉我们吸筹结束和牛市开始?
-
什么是吸筹?
CM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价格上涨以便大量收购股票。 -
吸筹过程中的供求关系
-
为什么CM会在第二阶段使用疲劳战术
- 公众首先受到市场上恐慌抛售的打击,慌乱卖掉股票。
- 然后市场进入一段及其冗长枯燥的震荡区交易。这种行情在折磨公众的心理,他们此时盼望价格能够回升。但是在区间内,每次价格稍有回升,立刻被CM打压下来。这种总是上涨失败的行情使公众绝望,他们最后选择悲愤离场。CM使用了这两个方法后,确实迫使大部分公众投降,但是还有公众在坚持。
- 于是CM使用了第三种办法:震仓。他们的想法是让价格迅速穿透所有支撑,摆出价格会继续大跌的姿态,来评估市面上还有多少待售股票。第三种方法是对公众的最后一击,这种急速穿透所有支撑的走法,会让最坚持的公众因崩溃而抛掉股票。
-
第二阶段案例(一)
-
第二阶段案例(二)
第四节 吸筹过程的第三阶段:确认吸筹结束的市场行为是什么?
终极震仓可以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 CM让价格迅速冲破所有支撑,以此吸收市场上剩下的股票。
- 震仓可以继续迫使弱者卖掉手里的股票,然后CM全部吸收。
- 在最终市场进入牛市之前,震仓可以造成继续下跌的假象。
终极震仓的表现形式是
:深度跌破吸筹区间底部支撑,这是CM惯用的一个手段,目的是使公众因恐慌而清仓。这是吸筹结束的一个信号。终极震仓和弹簧效应的二次测试是风险最低的抄底点。
-
强势出现(SOS)
SOS的特点是在震荡区内出现长阳伴随明显增高的成交量。我们知道震荡区是CM控盘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在震荡区交易风险最大。SOS是震荡区终止的信号之一。证券市场是个行情逐渐明朗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行为需要另一个行为确认,直到最后出现明朗的局面。比如初次支撑需要恐慌抛售确认;恐慌抛售需要二次测试确认(二次测试被确认后,熊市终止)。SOS需要后面的回升确认,一旦确认,说明CM结束了吸筹过程,市场准备进入牛市。
-
跳离震荡区(J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