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 canvas大屏从iotDA上抽取设备影子的参数的详细操作实施路径
目录
🛠 场景:
🎯 核心思路
🗺 详细操作实施路径(针对小白版)
🚛 第1步:配置桥接器(建立连接通道)
📋 第2步:配置数据集(选择要取的字段)
🔄 第3步(可选):数据中心加工处理
🖥 第4步:组件绑定数据(展示到大屏)
✨ 总结成一句话
📌 所用功能对照列表
🛠 场景:
Astro Canvas大屏要从 IoTDA 抽取“设备影子”里的参数,然后在大屏上展示。
(比如设备影子里有温度、湿度、状态这种字段)
🎯 核心思路
-
设备影子是 IoTDA 中设备状态的一份缓存镜像(就是设备的“档案”,最新参数都在里面)。
-
Astro大屏想用,就需要:
-
连接到 IoTDA
-
读取影子里的字段(比如温度)
-
加工成数据集
-
在大屏组件里使用
-
🗺 详细操作实施路径(针对小白版)
下面一步步写清楚,每一步都指明要用哪个功能👇:
🚛 第1步:配置桥接器(建立连接通道)
▶ 位置:
【数据接入】 → 【桥接器预置】 或 【自定义桥接器】
▶ 做什么:
-
新建一个桥接器。
-
选择数据源类型为 华为云 IoTDA。
-
填写 IoTDA实例的信息:
-
Endpoint 地址
-
认证信息(AK/SK,或者Token)
-
设备ID
-
-
选择数据模式:“设备影子”,不是上报消息!
▶ 理解比喻:
相当于安排了一辆货车,告诉它去哪个仓库、搬什么货(搬设备影子的内容)。
📋 第2步:配置数据集(选择要取的字段)
▶ 位置:
【数据接入】 → 【数据集】
▶ 做什么:
-
新建一个数据集。
-
选择数据来源是你刚建好的桥接器。
-
选择从设备影子里,提取哪些字段,比如:
-
temperature
-
humidity
-
status
-
-
配置字段映射(比如把 IoT影子里的
temp
改名叫温度
,更友好)
▶ 理解比喻:
相当于把搬回来的货,分类打包成不同的小筐(土豆一筐、胡萝卜一筐)。
🔄 第3步(可选):数据中心加工处理
▶ 位置:
【数据中心】 → 【数据源管理】 + 【数据集管理】 + 【转换器管理】
▶ 做什么:
-
在【转换器管理】里,加规则,比如:
-
温度数值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一位
-
如果
status
字段是 1,显示为 “在线”;0,显示为“离线”
-
-
在【数据源管理】和【数据集管理】里,统一管理这些源和集。
▶ 理解比喻:
相当于对原料进行简单加工(削皮、切块),方便后面烹饪。
🖥 第4步:组件绑定数据(展示到大屏)
▶ 位置:
【组件管理】
▶ 做什么:
-
拖拽一个数值组件、表格组件、折线图组件等到大屏。
-
绑定数据源:选择刚才的数据集作为组件的数据来源。
-
设置数据绑定字段,比如:
-
数值组件绑定
温度
-
状态指示灯绑定
status
-
▶ 理解比喻:
厨师根据食材开始做菜,把菜端上桌了!(用户在大屏上能看到设备实时数据了)
✨ 总结成一句话
👉
建桥接器拿影子 → 配数据集挑字段 → 转换器加工 → 组件绑定显示
📌 所用功能对照列表
Astro功能 | 作用 | 备注 |
---|---|---|
数据接入 → 桥接器预置/自定义桥接器 | 连接IoTDA,搬影子数据 | |
数据接入 → 数据集 | 提取并打包影子字段 | |
数据中心 → 数据源管理 | 管理数据源 | |
数据中心 → 数据集管理 | 管理数据集 | |
数据中心 → 转换器管理 | 字段加工、单位转换 | 可选 |
组件管理 | 页面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