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ad 9.0:如何在 PCB 上暴露铜皮(开窗)
KiCad 9.0:如何在 PCB 上暴露铜皮(开窗)
在使用 KiCad 进行 PCB 设计时,有时候我们需要让某些铜皮区域不被阻焊层(绿油)覆盖,例如传感电极、测试点、天线接触面等。这种操作被称为“开窗”。
本文将通过一个叉指电极的设计实例,带你一步步实现如何在 KiCad 中对指定区域开窗,让铜皮裸露出来。
✅ 什么是“开窗”?
“开窗”指的是在 PCB 上去除阻焊层(Solder Mask),让下面的铜皮暴露,以便进行焊接、触点接触或传感操作。
在 KiCad 中,这需要编辑 F.Mask
(正面阻焊)或 B.Mask
(背面阻焊)图层。
🧭 目标
如下图所示,我们设计了一个叉指结构(Interdigitated Electrode),希望将其所在区域的阻焊层去除,让铜皮暴露。
🛠 开窗操作步骤
步骤 1:切换到 F.Mask
图层
在右侧图层栏中,点击选择 F.Mask
层(前阻焊层),这是我们要进行开窗操作的目标层。
步骤 2:选择绘图工具 → 绘制矩形区域
在右侧工具栏中,选择“矩形”或“多边形”工具,准备绘制一个覆盖电极区域的图形。
步骤 3:绘制并设置为“填充形状”
框选你要开窗的区域后,双击打开属性,务必 勾选「填充形状」,否则不会生效!
- 层:选择
F.Mask
- 填充形状:✅ 勾选
步骤 4:查看开窗效果
回到主界面,你可以看到 F.Mask
层出现了一个紫色实心区域,代表此区域将不会被阻焊层覆盖。
你还可以按快捷键 Alt + 3
进入 3D 预览,查看实际效果:
- 绿色为阻焊层;
- 棕色为裸铜区;
- 黄色为你的电极铜皮;
- 如果显示如图所示的“窗口”效果,说明你已经开窗成功了!
🌟 小贴士
- 如果你用的是**走线(Track)**画的电极,也可以通过右键 →
属性
→ 取消Covered by solder mask
自动开窗; - 如果你使用的是填充区域(Zone),也可以在区域属性中设置“去除阻焊层”;
F.Mask
是“负片层”,你画的图形代表“去掉阻焊层”,不是“加上阻焊层”!
✅ 总结
操作 | 图层 | 说明 |
---|---|---|
去绿油(开窗) | F.Mask / B.Mask | 画填充图形,代表去除阻焊 |
默认铜皮 | F.Cu / B.Cu | 会被阻焊层覆盖 |
自动开窗 | 走线/区域属性 | 取消焊油覆盖属性 |
📌 适用场景举例
- 湿度/电容型传感器电极
- 电化学传感器金属触点
- RF 天线裸露区域
- 焊接测试点
- 焊盘外延铜皮接触区
📎 结尾
以上就是在 KiCad 中进行“开窗”操作的完整流程,希望对你设计传感器或特殊用途 PCB 提供帮助。如果你有更多关于 KiCad 的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留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