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rrayList的扩容机制

1.是什么

     ArrayList 是 Java 中的动态数组类,它的底层实现是一个可以自动扩展的数组。ArrayList 的扩容机制是其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因为它使得开发者无需关心数组的大小。以下是 ArrayList 扩容机制的详细解释:


1. 初始容量

当创建 ArrayList 时,默认情况下它会有一个初始容量。这个初始容量可以通过构造函数指定:

  • ArrayList():默认容量是 10
  •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使用用户指定的初始容量。

2. 添加元素时的扩容

当向 ArrayList 添加元素时,如果当前元素的数量超过了数组的容量,ArrayList 需要进行扩容。扩容的核心逻辑发生在 add() 方法中。扩容的步骤可以概括为:

  1. 检查当前容量:在添加元素前,ArrayList 会检查当前底层数组的容量是否足够容纳新的元素。
  2. 扩容逻辑:如果容量不足,则触发扩容机制。ArrayList 的扩容策略是按照 1.5 倍的方式进行扩容。具体来说,新容量 = 旧容量 + (旧容量 >> 1),即新容量是旧容量的 1.5 倍。
  3. 复制数组ArrayList 会创建一个新的数组,将原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复制到新数组中,释放旧数组的内存。
  4. 添加元素:完成扩容后,元素被添加到新的数组中。

3. 源码分析

我们通过源码进一步了解 ArrayList 的扩容机制。这里的示例是基于 JDK 8 的 ArrayList 源码。

public boolean add(E e) {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确保容量足够
    elementData[size++] = e;           // 添加元素
    return true;
}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 如果没有初始化数组,则将默认容量与需要的最小容量进行比较
    if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ensureExplicitCapacity(minCapacity);
}

private void ensureExplicit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modCount++;

    // 扩容条件:当最小容量大于当前数组容量时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grow(minCapacity);
}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旧容量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新容量 = 旧容量的 1.5 倍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如果新容量仍然不足以容纳新元素,使用最小容量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如果新容量大于最大允许的数组大小,使用最大值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复制数组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private static int huge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if (minCapacity < 0) // overflow
        throw new OutOfMemoryError();
    return (min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Integer.MAX_VALUE : MAX_ARRAY_SIZE;
}

4. 扩容示例

假设我们创建一个默认容量为 10ArrayList,并向其中不断添加元素,扩容过程如下:

  1. 初始容量为 10
  2. 当添加第 11 个元素时,触发扩容。此时,旧容量为 10,新容量为 10 + 10/2 = 15,扩容到 15
  3. 当添加第 16 个元素时,再次触发扩容。旧容量为 15,新容量为 15 + 15/2 = 22,扩容到 22
  4. 依次类推,后续每当容量不足时,ArrayList 按照 1.5 倍的速率扩容。

5. 扩容的性能影响

  • 扩容代价:扩容的代价主要来自于数组的复制操作,尤其是在数组较大的情况下,复制操作会占用较多的时间。每次扩容时,ArrayList 需要分配新的数组并将旧数组的数据复制到新数组中。
  • 避免频繁扩容:如果能够提前预估 ArrayList 的大小,建议在创建时指定合适的初始容量(通过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构造函数)。这样可以减少扩容次数,提高性能。

6. 总结

    ArrayList 的扩容机制通过按 1.5 倍的方式增长容量来处理动态数据的添加,保证了使用的便捷性和一定的性能优化。但扩容过程中由于涉及数组复制,会引入一定的开销。因此,合理设置初始容量可以避免频繁的扩容操作,提升效率。

相关文章:

  • Linux帮助命令
  • 地面站通过SSH连接无人机
  • Android 开发入门教程-入门基础
  • 【vue element-ui】关于删除按钮的提示框,可一键复制
  • Unity之FPS
  • 日志收集工具 Fluentd vs Fluent Bit 的区别
  • docker面经
  • 算法-深度拷贝链表(138)
  • 目标检测中的非极大值抑制(NMS):步骤与Python实现
  • 乐观锁、悲观锁
  • 容器技术--Dockerfile 构建镜像
  • 【有啥问啥】弱监督学习新突破:格灵深瞳多标签聚类辨别(Multi-Label Clustering and Discrimination, MLCD)方法
  • Linux内核启动流程
  • 如何编写ChatGPT提示词
  • 前端面试记录
  • mysql学习教程,从入门到精通,SQL 更新数据(UPDATE 语句)(17)
  • OpenAI o1-preview和o1-mini现已在 GitHub Copilot和GitHub Models中提供
  • Linux 防火墙:iptables (二)
  • 第二十节:学习Redis缓存数据库实现增删改查(自学Spring boot 3.x的第五天)
  • Dubbo3序列化安全问题
  • 地下5300米开辟“人造气路”,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再刷新
  • 北洋“修约外交”的台前幕后——民国条约研究会档案探研
  •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总策划:山的另一边有什么在等着我们
  • 中美瑞士会谈后中国会否取消矿产出口许可要求?外交部回应
  • 马上评丨为护士减负,不妨破除论文“硬指标”
  • 陈宝良 高寿仙 彭勇︱明清社会的皇权、商帮与市井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