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基础】范围管理过程输入输出及工具技术的使用方法
范围管理概念
范围管理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内。
管理基础
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
范围管理新兴实践
更加注重与商业分析师一起合作,以便确定问题并识别商业需要;识别并推荐能够满足需要的可行解决方案;收集、记录并管理干系人需求,满足商业和项目目标;推动产品最终成果成功应用。
项目经理与商业分析师伙伴式合作关系,商业分析师职责包括需求管理活动,项目经理负责确保活动列入项目管理计划,理解彼此角色和职责,成功可能性更大。
范围管理过程
范围管理过程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汇总表如下:
1、规划范围管理
一句话总结:基于项目章程中项目目的及高层级需求的描述,综合考虑质量管理计划中质量政策、项目生命周期描述及开发方法以及公司历史同类项目信息,经项目发起人、范围管理专家及其他关键干系人充分讨论调整,输出了需求管理计划和范围管理计划。
输入说明(加粗表示重点使用)
- 项目章程:包含项目目的、项目概述、假设条件、制约因素及项目的高层级需求。
- 项目管理计划
- 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政策、方法和标准会影响管理项目范围的方式
- 项目生命周期描述:定义项目从开始到完成的一系列阶段
- 开发方法:预测型、适应型、混合型(迭代/增量)
- 事业环境因素:组织文化、基础设施、人事管理制度和市场条件等
- 组织过程资产:政策和程序、历史信息和经验教训知识库
不同开发方法对于的生命周期描述示例:
工具和技术说明(加粗表示重点使用)
- 专家判断:征求领域专家意见
- 数据分析:备选方案分享
- 会议:项目经理、发起人、范围管理各过程负责人及其他必要干系人
输出
- 范围管理计划:范围怎么管(WBS、验收、变更控制)
- 需求管理计划:需求怎么管(收集、跟踪、优先级)
2、收集需求
一句话总结:根据立项管理文件中商业论证结论及项目章程中的高层级需求,通过与关键干系人沟通、填写问卷调查、原型图等方式梳理业务需求,通过头脑风暴、焦点小组等技术梳理系统需求,然后利用思维导图、亲和图进行分类汇总,输出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的过程。
输入说明(加粗表示重点使用)
- 立项管理文件:经过商业论证产生的文件,描述了满足业务需要达到的标准
- 项目章程:项目概述、高层级需求
- 项目管理计划
- 范围管理计划
- 需求管理计划
- 干系人管理计划:了解干系人沟通需求和参与程度,以评估干系人对需求活动的参与程度
- 项目文件
- 假设日志
- 干系人登记册:了解哪些干系人能够提供需求方面的信息
- 经验教训登记册:提供了需求收集技术
- 协议:包含项目和产品需求(实施采购过程生成)
- 事业环境因素:组织文化、人事制度、基础设施、市场条件
- 组织过程资产:经验教训知识库
工具和技术说明(加粗表示重点使用)
- 专家判断:征求需求收集相关专家意见
- 数据收集
- 头脑风暴:随意发言,思想碰撞
- 访谈:一对一谈话,了解诉求
- 焦点小组:关键干系人开会,由专业主持人进行引导,如项目发起人、客户、高层领导、业务专家等
- 问卷调查:书面问答形式,使用受众广、地理位置偏远场景
- 标杆对照:对比同类产品或者组织,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
- 数据分析
- 文件分析:分析已有文件,识别需求相关信息,包括业务流程分析、业务规则分析、问题日志以及法律法规等
- 决策
- 数据表现
- 亲和图:对大量创意进行分组的技术
- 思维导图:把头脑风暴的创意整合成一张图,以反映创意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激发新创意
-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
- 名义小组技术
- 抛出一个问题
- 主持人记录所有人想法
- 集体讨论各个想法
- 投票决出优先级,可以多轮投票
- 观察和访谈
- 引导:与研讨会配合使用,研讨会可以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并协调干系人需求差异。
- 名义小组技术
- 系统交互图
- 原型法:故事板是一种原型技术
输出
- 需求文件:一份包含需求描述、提交人、需求分类的文件,可以是表格或者文档,格式不限
- 业务需求
- 解决方案需求
- 干系人需求
- 过渡需求
- 项目需求
- 质量需求
- 需求跟踪矩阵:把需求从来源连接到可交付成果的一种表格,把每个需求与业务目标联系起来
3、定义范围
一句话总结:基于项目章程中高层级需求描述和需求文件,利用数据分析、专家判断以及决策等技术,输出项目范围说明书的过程。
输入说明(加粗表示重点使用)
- 项目章程:高层级项目需求
-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
- 项目文件
- 假设日志:识别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
- 需求文件:应纳入范围的需求
- 风险登记册:充分考虑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对范围的影响
- 事业环境因素:组织文化、基础设施、人事管理制度、市场条件等
- 组织过程资产:项目范围说明书模版
工具和技术
- 专家判断
- 数据分析:备选方案分析
- 决策:多标准决策分析,同时考虑需求、进度、成本、资源对项目范围的影响
-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在研讨会中引导不同期望的关键干系人就项目范围达成共识
- 产品分析:产品分解、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价值分析等方法
输出
- 项目范围说明书:产品范围描述、可交付成果、验收标准、除外责任
- 项目文件更新
- 假设日志:识别更多假设条件,更新假设日志
- 需求文件:增加/修改需求,如考虑风险应对措施、产品分解过程等产生新需求
- 需求跟踪矩阵:随需求文件一起更新
4、创建WBS
一句话总结:根据需求文件和项目范围说明书,利用分解技术和专家经验判断,输出一份包含经批准的范围说明书和WBS及WBS词典的过程。
输入说明
-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
- 项目文件
- 需求文件:描述单一需求如何满足业务需要
- 项目范围说明书:描述需要做的工作和不需要做的工作
- 事业环境因素
-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和技术说明
- 分解:把项目范围和可交付成果分解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
- 专家判断
输出
- 范围基准:由经批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组成,WBS词典是对WBS的详细说明,项目管理工作及外包工作属于WBS的一部分
- 项目文件更新:假设日志和需求文件更新
WBS示例
5、确认范围
一句话总结:基于范围基准和需求文件,审查质量报告和工作绩效信息,对比实际与计划差异,输出验收的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输入说明
-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范围基准
- 项目文件
- 需求文件
- 需求跟踪矩阵
- 质量报告:质量保证工作、改进建议以及控制质量过程发现的情况的概述,验收前需要查看
- 经验教训登记册
- 核实的可交付成果:被质量控制过程检查为正确的可交付成果
- 工作绩效数据:执行过程产生的具体数量
工具和技术
- 检查:开展测量、审查与确认等活动,判断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验收标准
- 决策:使用投票技术决定是否验收通过
输出
- 验收的可交付成果:客户或发起人正式签字批准。
- 工作绩效信息:哪些已通过验收,哪些未通过验收及原因,同步给干系人
- 变更请求:对已完成,但是未通过验收的需求,需记录原因,可能需要申请变更,开展补救工作。
- 项目文件更新:
- 需求文件:验收结果需要更新
- 需求跟踪矩阵
- 经验教训登记册
6、控制范围
一句话总结:
输入说明
- 项目管理计划
- 范围管理计划
- 需求管理计划
- 变更管理计划
- 配置管理计划:定义了配置项的变更控制过程
- 范围基准:用来与实际结果比较,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变更、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 绩效测量基准:挣值分析时,将绩效测量基准与实际结果比较,以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变更、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 项目文件
- 需求文件
- 需求跟踪矩阵
- 经验教训登记册
- 工作绩效数据:收到的变更请求的数量、接受的变更的数量、核实/确认的可交付成果数量
-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和技术
- 数据分析
- 偏差分析:基准与实际对比,以确定偏差是否属于临界值范围内,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者预防措施
- 趋势分析:审查绩效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判断绩效时正在劣化还是正在改善。
确定偏离范围基准的原因和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是项目范围控制的重要工作。
输出
- 工作绩效信息:收到的变更分类、识别的范围偏差和原因、偏差对进度和成本的影响,以及对未来范围绩效的预测
- 变更请求:分析项目绩效后,可能就范围基准或项目管理计划中的组成部分提出变更请求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范围管理计划
- 范围基准:有时偏差太过严重,以至于需要修订基准,以便为绩效测量提供现实可行的依据。
- 进度基准:同上
- 成本基准:同上
- 绩效测量基准:范围、进度、成本基准变更获得批准后,需要对绩效测量基准做出相应变更。
- 项目文件更新
- 需求文件
- 需求跟踪矩阵
- 经验教训登记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