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系统编程:进程管理、内存对比与树莓派应用

一、认识进程和线程,在Linux系统下查看系统中各进程的编号pid并终止一个进程pid

1.进程和线程

​进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如内存、CPU时间片)的基本单位。每个进程有独立的内存空间,进程间通信需要较复杂的机制(如管道、信号、共享内存等)。

线程​​:进程内的执行单元,共享同一进程的资源(如内存、文件句柄)。线程间通信更高效,但需注意同步问题(如竞态条件)。

2.用 ps -a 命令查看系统中各进程的编号pid且用 kill 命令终止一个进程pid

命令如下

#在后台运行一个 sleep 120 秒的进程
sleep 120 &


#查看进程的PID
ps -a
输出示例​​:
  PID TTY          TIME CMD
  1234 pts/0    00:00:00 bash
  5678 pts/1    00:00:00 ps


终止进程
kill PID(如kill 1234)

操作结果:

二、Linux的“虚拟内存管理”与stm32中的 真实物理内存(内存映射)的区别

1.Linux虚拟内存管理​

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对物理内存的抽象层,通过 ​​硬件(MMU)​​ 和 ​​软件(内核页表)​​ 协作实现。

​特性​​说明​
​虚拟地址空间​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如0x0000~0xFFFF),与物理内存解耦。
​分页机制​内存按固定大小(如4KB)分页,通过页表(Page Table)映射虚拟页到物理页或磁盘(Swap)。
​内存保护​页表项标记内存权限(读/写/执行),防止非法访问(如代码区只读)。
​按需分配​物理内存仅在实际访问时分配(触发缺页中断),避免浪费。
​共享内存​多个进程可共享同一物理页(如动态库代码)。
​Swap机制​将不活跃的内存页换出到磁盘,缓解物理内存不足。

示例​​:

  • 进程A访问虚拟地址0x1234 → MMU查页表 → 映射到物理地址0x5678
  • 若目标页不在物理内存中,触发缺页中断 → 内核从磁盘加载该页。

2.STM32物理内存映射​ 

TM32等微控制器无MMU,直接通过​​物理地址访问内存和外设,其设计目标是实时性确定性​​:

​特性​​说明​
​物理地址直接访问​所有代码直接操作物理地址(如0x20000000为SRAM起始地址)。
​内存与外设统一编址​外设寄存器通过特定地址访问(如0x40000000为GPIOA寄存器地址)。
​静态内存分配​内存布局在编译时确定(通过链接脚本),无动态分页或交换机制。
​无内存保护​所有代码均可访问任意物理地址,易因错误操作导致系统崩溃。
​确定性延迟​无地址转换开销,访问外设和内存的时间可精确计算,适合实时系统。

​示例​​:

操作STM32的GPIO:

volatile uint32_t *GPIOA = (uint32_t*)0x40020000;  // 直接访问GPIOA寄存器地址
*GPIOA |= 0x01;  // 设置PA0引脚为高电平

3. 关键区别对比​​

​维度​​Linux虚拟内存​​STM32物理内存​
​地址空间​虚拟地址隔离(进程安全)直接物理地址(无隔离)
​硬件依赖​依赖MMU实现地址转换无MMU,直接访问物理地址
​内存分配​动态分页,按需分配静态分配,编译时固定
​内存保护​通过页表权限实现(读/写/执行)无保护,代码可任意修改内存或外设
​实时性​因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导致延迟不确定访问延迟确定,适合实时控制
​应用场景​通用多任务系统(如服务器、PC)资源受限的嵌入式实时系统(如电机控制、传感器)

4. 注意事项​

  • ​在Linux中​​:

    • 用户程序通过malloc申请的是虚拟内存,实际物理内存分配由内核管理。
    • 直接访问物理地址需通过/dev/mem或内存映射(mmap),且需要root权限。
  • ​在STM32中​​:

    • 需手动管理内存,避免溢出(如栈、堆大小需在链接脚本中明确定义)。
    • 操作外设时需严格遵循寄存器地址和时序,错误写入可能导致硬件故障。

总结:Linux虚拟内存是抽象层​​,解决多任务安全与资源扩展问题;STM32物理内存映射是直接控制​​,满足实时性和硬件效率需求。两者适用于截然不同的场景,理解其差异是开发跨平台系统的关键。

三、Linux系统调用函数 fork()、wait()、exec() 等的含义和调用方法 

1.用xterminal(或者putty等)远程登录自己阿里云服务器Ubuntu系统的账号,在home目录下创建一个子目录,然后使用vi编辑一个c代码,gcc编译,实现一个系统调用函数的例子

下图为整个命令流程:

c文件起名为fork_exec_wait.c,代码如下(此代码是deepseek写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wait.h>

int main() {
    pid_t pid = fork();  // 创建子进程

    if (pid < 0) {
        fprintf(stderr, "Fork failed\n");
        return 1;
    } else if (pid == 0) {
        // 子进程执行ls -l命令
        execlp("ls", "ls", "-l", NULL);
        perror("exec failed");  // 若exec失败,输出错误
        return 1;
    } else {
        // 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
        wait(NULL);
        printf("子进程执行完毕。\n");
    }

    return 0;
}

 编辑好代码后在下方命令行输入:wq+Enter(一定要Enter!),然后点击发送就退出去了

2.在树莓派中创建账号,在该账号+home目录下,完成同样的操作

PS:一定要让树莓派跟你的电脑都连你的手机热点!!!

打开putty连接树莓派(关于树莓派可以看我另一个博客)无显示器安装访问树莓派3B+_如何在没用显示器的情况下给树莓派安装系统-CSDN博客

(1)创建账号(过程如下,详细看上面链接的博客)

(2)授权新账号使用sudo(方便进行安装一些工具等操作)

指令解释如下: 

//添加
sudo usermod -aG sudo cq   # -a表示追加,-G指定组

//检查
groups cq   # 输出应包含 "sudo"

(3)切换账号并安装gcc(编译工具)

指令解释如下:

//切换用户
pi@raspberrypi:~ $ su - cq

//sudo whoami  # 测试sudo权限,返回 "root"
cq@raspberrypi:~ $ sudo whoami

//安装gcc
cq@raspberrypi:~ $ sudo apt install gcc

结果如下: 

(4)创建作业目录并编写代码​

//创建目录
mkdir -p ~/work6       
 
//进入目录
cd ~/syscall_practice    

# 使用nano编辑器(xterminal中用的vi)
nano fork_exec_wait.c     

 c文件代码(同xterminal中):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wait.h>

int main() {
    pid_t pid = fork();

    if (pid < 0) {
        fprintf(stderr, "Fork失败\n");
        return 1;
    } else if (pid == 0) {
        execlp("ls", "ls", "-l", NULL);
        perror("exec失败");
        return 1;
    } else {
        wait(NULL);
        printf("子进程执行完毕。\n");
    }

    return 0;
}

保存退出:Ctrl+O → 回车 → Ctrl+X(nano编辑器操作)

(5)编译并运行

指令:

//编译
gcc fork_exec_wait.c -o demo 

//运行
./demo                 

结果:

四、总结

本次实验我了解了进程和线程,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Linux虚拟内存​和​STM32物理内存的区别,还通过Xterminal在阿里云服务器以及通过Putty在树莓派上完成了​系统调用实践。学到了很多,偷偷吐槽一下,putty不能复制粘贴代码,挺难受的。​​

http://www.dtcms.com/a/111736.html

相关文章:

  • 【AI学习】MCP的简单快速理解
  • 解决backtrader框架下日志ValueError: I/O operation on closed file.报错(jupyternotebook)
  • el-table固定表头,动态计算高度
  • 基础IO(linux)
  • 公司论坛数据构建情感标注数据集思考
  • 使用minio客户端mc工具迁移指定文件到本地
  • C++设计模式-策略模式:从基本介绍,内部原理、应用场景、使用方法,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度解析
  • [GN] Python3基本数据类型 -- 与C的差异
  • 灭火器离位检测:智能视觉守护安全
  • Java异步编程实战:线框-管道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LabVIEW 中数字转字符串常用汇总
  • MoE Align Sort在医院AI医疗领域的前景分析(代码版)
  • Linux错误(6)X64向量指令访问地址未对齐引起SIGSEGV
  • 光流 | Farneback、Horn-Schunck、Lucas-Kanade、Lucas-Kanade DoG四种光流算法对比(附matlab源码)
  • web漏洞靶场学习分享
  • 19685 握手问题
  • 恒盾C#混淆加密卫士 - 混淆加密保护C#程序
  • 基于DrissionPage的Taptap热门游戏数据爬虫实战:从Requests到现代爬虫框架的迁移指南(含完整代码复制)
  • QML输入控件: TextArea的样式定制
  • 【python】速通笔记
  • AutoDL内网穿透、SSH连接本地VSCode
  • Windows10 中打开“网络 Internet”时状态页崩溃闪退解决方法
  • 计算机网络-TCP的拥塞控制
  • 软件工程面试题(二十六)
  • c++项目 网络聊天服务器 实现
  • 前端开发工厂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 系统与网络安全------Windows系统安全(9)
  • YOLOv12 从预训练迈向自主训练,第一步数据准备
  • docker部署kkfileview
  • 在 Android Studio 中运行安卓应用到 MuMu 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