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进程管理与进程间通信

 一、进程基础知识

 1. 进程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特性**:
  - 动态性:进程是程序的动态执行过程
  - 并发性:多个进程可以并发执行
  - 独立性: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
  - 异步性:进程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 结构性:进程由程序段、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PCB)组成

 2. 进程控制块(PCB)


PCB是操作系统管理进程的数据结构,包含:
- 进程标识符(PID)
- 进程状态
- 程序计数器
- CPU寄存器
- CPU调度信息
- 内存管理信息
- 记账信息
- I/O状态信息

 二、进程状态与转换

1. 五状态模型


- **创建态(New)**:进程正在被创建
- **就绪态(Ready)**:进程等待被调度
- **运行态(Running)**:进程正在CPU上执行
- **阻塞态(Blocked/Waiting)**:进程等待某事件发生
- **终止态(Terminated)**:进程执行完毕

 2. 状态转换触发条件


- **创建→就绪**:进程创建完成,系统资源充足
- **就绪→运行**:调度器选中该进程
- **运行→就绪**:时间片用完或高优先级进程抢占
- **运行→阻塞**:进程请求资源或等待事件
- **阻塞→就绪**:资源可用或等待事件发生
- **运行→终止**:进程正常或异常结束

 三、进程控制

1. 进程创建

fork()系统调用

pid_t pid = fork();


- 特点:
  - 一次调用,两次返回
  - 父进程返回子进程PID,子进程返回0
  - 子进程复制父进程的数据空间、堆和栈
  - 共享代码段
  - 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文件描述符、信号处理方式等

exec族系统调用


用于在进程中执行新程序:
- `execl()`、`execlp()`、`execle()`
- `execv()`、`execvp()`、`execve()`

 2. 进程终止


- **正常终止**:


  - `exit()`函数
  - `return`语句(从main函数)


- **异常终止**:


  - 接收到未处理的信号
  - 段错误或总线错误

3. 进程等待


- **wait()系统调用**:阻塞等待任一子进程结束
- **waitpid()系统调用**:可以等待特定子进程,支持非阻塞模式

4. 特殊进程


- **孤儿进程**:父进程先于子进程结束,子进程被init进程(PID=1)收养
- **僵尸进程**:子进程结束但父进程未调用wait/waitpid回收,占用系统资源
- **守护进程**:在后台运行且不受终端控制的进程,通常以'd'结尾(如httpd)

四、进程调度

1. 调度算法


- **先来先服务(FCFS)**:按进程到达顺序调度
- **最短作业优先(SJF)**: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进程
- **优先级调度**:按优先级高低调度
- **时间片轮转(RR)**:每个进程分配一个时间片
- **多级反馈队列**:结合多种调度算法的优点

2. Linux调度器


- **O(1)调度器**:常数时间复杂度
- **完全公平调度器(CFS)**:基于红黑树实现,保证进程公平分配CPU时间

五、进程间通信(IPC)

 1. 管道(Pipe)


- **无名管道**:


  - 半双工通信
  - 只能用于有亲缘关系进程
  - 使用`pipe()`系统调用创建
 

  int fd[2];
  pipe(fd); // fd[0]用于读,fd[1]用于写

- **命名管道(FIFO)**:


  - 可用于无亲缘关系进程
  - 在文件系统中有路径名
  - 使用`mkfifo()`创建
 

  mkfifo("/tmp/myfifo", 0666);

2. 信号(Signal)


- 软中断机制,用于通知进程发生了异步事件
- 常用信号:
  - SIGINT (Ctrl+C)
  - SIGKILL (无法捕获或忽略)
  - SIGSEGV (段错误)
  - SIGCHLD (子进程状态改变)
- 信号处理:
  - 忽略
  - 捕获并处理
  - 执行默认操作

 3. 消息队列


- 消息的链表,存放在内核中
- 每个消息有特定的类型
- 相关函数:
  - `msgget()`:创建或访问消息队列
  - `msgsnd()`:发送消息
  - `msgrcv()`:接收消息
  - `msgctl()`:控制消息队列

4. 共享内存


- 最快的IPC方式
- 多个进程映射同一块物理内存到各自的地址空间
- 相关函数:
  - `shmget()`:创建或访问共享内存
  - `shmat()`:附加共享内存到进程地址空间
  - `shmdt()`:分离共享内存
  - `shmctl()`:控制共享内存

5. 信号量(Semaphore)


- 用于进程间同步和互斥
- 解决共享资源访问冲突
- 相关函数:
  - `semget()`:创建或访问信号量集
  - `semop()`:信号量操作(P/V操作)
  - `semctl()`:控制信号量

6. 套接字(Socket)


- 可用于同一主机或不同主机间的进程通信
- 支持多种协议(TCP/UDP等)
- 相关函数:
  - `socket()`:创建套接字
  - `bind()`:绑定地址
  - `listen()`:监听连接
  - `accept()`:接受连接
  - `connect()`:建立连接
  - `send()/recv()`:发送/接收数据

 六、线程

 1.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 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
- 同一进程的线程共享代码段、数据段和文件资源
- 每个线程有独立的栈空间和寄存器环境

2. POSIX线程(pthread)


- 创建线程:`pthread_create()`
- 终止线程:`pthread_exit()`
- 等待线程:`pthread_join()`
- 线程同步:
  - 互斥锁:`pthread_mutex_t`
  - 条件变量:`pthread_cond_t`
  - 读写锁:`pthread_rwlock_t`
  - 自旋锁:`pthread_spinlock_t`

 七、实际应用示例

1. 使用fork创建子进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h>

int main() {
    pid_t pid;
    printf("进程=%d\n", getpid());
    pid = fork();

    if (pid < 0) {
        perror("fork失败");
        exit(1);
    } else if (pid == 0) {
        // 子进程执行代码
        printf("子进程:我是子进程,我的PID是=%d\n", getpid());
        printf("子进程:我的父进程的PID是=%d\n", getppid());
        exit(0);
    } else {
        // 父进程执行代码
        printf("父进程:我是父进程,我的PID是=%d\n", getpid());
        printf("父进程:我的子进程的PID是=%d\n", pid);
        // 等待子进程结束
        wait(NULL);
    }
    return 0;
}


 2. 使用管道进行进程间通信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int fd[2];
    pid_t pid;
    char buffer[100];
    
    // 创建管道
    if (pipe(fd) == -1) {
        perror("pipe");
        exit(1);
    }
    
    pid = fork();
    if (pid < 0) {
        perror("fork");
        exit(1);
    } else if (pid == 0) {  // 子进程
        close(fd[1]);  // 关闭写端
        read(fd[0], buffer, sizeof(buffer));
        printf("子进程收到消息: %s\n", buffer);
        close(fd[0]);
        exit(0);
    } else {  // 父进程
        close(fd[0]);  // 关闭读端
        strcpy(buffer, "Hello from parent!");
        write(fd[1], buffer, strlen(buffer) + 1);
        close(fd[1]);
        wait(NULL);  // 等待子进程结束
    }
    return 0;
}

八、Linux系统调用与库函数

 常用系统调用


- `fork()`:创建子进程
- `exec()`:执行新程序
- `wait()/waitpid()`:等待子进程
- `exit()`:终止进程
- `kill()`:发送信号
- `alarm()`:设置定时器
- `sleep()`:进程休眠
- `pause()`:挂起进程直到收到信号

 进程信息查看命令


- `ps`:显示进程状态
- `top`:动态显示进程信息
- `pstree`:以树状显示进程
- `kill`:发送信号给进程
- `nice/renice`:调整进程优先级

http://www.dtcms.com/a/108668.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将本地项目上传到Gitee的指定分支
  • 【2-6】数字调制
  • 蓝桥杯2024JavaB组的一道真题的解析
  • 云计算:基础、概念与未来展望
  • vue2拖拉拽做个模拟公式工具
  • 计算机视觉算法实战——基于YOLOv8的行人流量统计系统
  • 缺页异常导致的iowait打印出相关文件的绝对路径
  • Linux红帽:RHCSA认证知识讲解(十)使用 tar创建归档和压缩文件
  • RAG库搭建:从零开始,开启智能问答新世界
  • OpenCV 图形API(15)计算两个矩阵(通常代表二维向量的X和Y分量)每个对应元素之间的相位角(即角度)函数phase()
  • Ubuntu换Windows磁盘格式化指南
  • 二,<FastApi>FastApi的两个核心组件
  • JavaScript基础-window.sessionStorage
  • 通信算法之255:无人机频谱探测设备技术详解
  • 使用Kafka和kafkajs构建示例项目
  • 前端面试题(三):axios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 Linux上位机开发实践(从用板子到自己做板子)
  • 针对 SQL 查询中 IN 子句性能优化 以及 等值 JOIN 和不等值 JOIN 对比 的详细解决方案、代码示例及表格总结
  • Webpack vs Vite:现代前端构建工具的巅峰对决与选型指南
  • Linux学习七——进程回收
  • 一文详解QT环境搭建:Windows平台Qt安装配置指南
  • react 15-16-17-18各版本的核心区别、底层原理及演进逻辑的深度解析--react18
  • 电脑异常关机导致oracle监听器启动后自动停止
  • 蓝桥杯 web 请到下一步
  • Spread使用 配合report使用前篇
  • python爬虫基础讲解
  • 【调用通义千问实现手写文字识别】
  • 04-08手写持久层框架——核心配置和映射配置文件解析
  • 从零构建大语言模型全栈开发指南:第四部分:工程实践与部署-4.2.1视觉-语言模型(VLM)架构设计(CLIP与Flamingo模式)
  • HarmonyOS 基础组件和基础布局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