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长明灯、长流水成难题?楼宇自控系统来破局
在当今社会,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建筑领域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能源利用效率备受关注。然而,在许多建筑中,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屡见不鲜,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也增加了运营成本。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实则对环境和企业、家庭的经济负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楼宇自控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之一,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长明灯现象剖析与传统解决方式的局限
在大型办公建筑中,由于办公区域分布广泛,人员流动复杂,下班后部分区域的照明灯具未能及时关闭的情况时有发生。传统的照明控制方式多为手动开关或定时控制,手动开关依赖于人员的自觉性,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员工忘记关灯的情况。而定时控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无法根据实际的人员活动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例如,一些会议室在非预定使用时间内,若有临时会议需求,参会人员离开后,照明灯具仍会按照预设时间继续开启,造成电力浪费。据统计,在一些未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的建筑中,长明灯现象导致的照明能耗浪费可达总照明能耗的20%-30%。
楼宇自控系统之照明智能管控策略
楼宇自控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智能算法,实现了对照明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在系统中,人体感应传感器被安装在各个照明区域,如办公室、走廊、卫生间等。当人员进入感应区域时,传感器迅速捕捉到人体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楼宇自控系统的中央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立即发出指令,自动开启相应区域的照明灯具。而当人员离开感应区域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延迟时间,一般为30秒至5分钟不等),系统会自动关闭照明灯具,从而避免了因人员忘记关灯而造成的长明灯现象。
以某大型写字楼为例,在安装了楼宇自控系统的照明智能管控模块后,通过对多个楼层的试点监测,发现照明能耗较之前降低了约35%。在一些开放式办公区域,系统还结合了光照传感器,根据室外自然光的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亮度。当室外光线充足时,系统自动降低室内人工照明的亮度,甚至关闭部分灯具,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消耗。
长流水问题溯源与传统管控弊端
在建筑用水方面,长流水现象同样普遍存在。在公共卫生间、洗手池等区域,由于水龙头未及时关闭或水龙头故障无法自动止水,水资源被白白浪费。传统的用水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和定期维护,但人工巡查的频率有限,难以做到实时监控,往往在发现长流水问题时,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对于一些隐蔽的管道漏水问题,传统的巡查方式更是难以察觉,长期的漏水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可能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
楼宇自控系统解决长流水问题的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针对长流水问题,采用了多种智能化的管控手段。首先,在用水设备上安装水流传感器和电动阀门。水流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流的状态,当检测到水流持续时间超过设定阈值(如3分钟)且无人员活动迹象(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判断)时,系统判定为长流水现象,立即发送信号给中央控制器。控制器随即控制电动阀门关闭,停止水流,从而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对于管道漏水问题,楼宇自控系统利用压力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对供水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内的水压变化,当水压出现异常波动时,系统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管道漏水情况。同时,水质传感器检测水中的杂质、酸碱度等指标,若水质出现异常变化,进一步佐证了漏水的可能性。一旦系统确认漏水位置,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通过智能分析确定漏水的严重程度,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维修信息,以便及时进行抢修,减少水资源的损失。
在某医院建筑中,引入楼宇自控系统的用水管控方案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统计,发现因长流水和管道漏水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减少了约40%。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减少了因漏水对建筑设施造成的潜在损害。
楼宇自控系统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智能化的控制策略,为解决建筑长明灯、长流水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在照明和用水系统中的精准应用,实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建筑运营成本,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建筑行业从业者以及建筑物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楼宇自控系统的价值,积极引入和应用这一先进技术,在提升建筑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节能、可持续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楼宇自控系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在解决建筑能耗问题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打造更加绿色、智能的建筑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康沃思物联将继续深耕楼宇自控领域,从优化建筑性能,到提升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健康性、节能性,积极推动建筑实现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管控,不断扩大核心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努力成为国产楼宇自控领域主要品牌之一。
文章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联系删除!关于更多楼宇自控知识,康沃思物联持续分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