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在CTF中的战术应用
我见证了AI工具从"新鲜玩意儿"到"必备武器"的转变。但我也发现,很多选手对AI工具的使用停留在"聊天助手"层面,远未发挥其真正价值。今天我想系统讲讲,如何战术性地运用AI工具提升CTF能力。

AI工具的定位认知
首先要破除两个极端认知:
过度依赖派:“有了AI,什么都问AI,不用动脑了。”
完全排斥派:“AI都是胡说八道,还不如自己查资料。”
正确的定位是:AI是你的高级助教,不是替代品。
就像一个24小时在线的学长,他知识面广,但不一定总是对的;他能给你思路,但不能替你做题。关键是学会如何提问和如何验证。
AI在不同阶段的应用策略
学习阶段(占AI使用比重40%)
这是AI价值最大的场景。用AI来:
快速建立概念框架:
提问示例:
"解释一下PHP反序列化的原理,以及为什么会导致RCE"
"SQL注入中union注入和布尔盲注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关键技巧:要求AI用类比和例子解释,而不是给你大段定义。
生成学习路径:
"我是CTF新手,想系统学习Web安全,给我一个3个月的学习计划"
"我已经掌握基础SQL注入,下一步应该学什么深入的技巧?"
AI可以帮你规划路线,避免盲目刷题。
代码解释:
"解释这段PHP代码的执行逻辑,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贴上代码]
这比自己啃文档快很多,但记住:AI的解释只是参考,要自己验证。
做题阶段(占AI使用比重30%)
这个阶段要克制使用AI,避免形成依赖。我的原则是:
15分钟规则:
- 拿到题先自己思考15分钟
- 有了初步思路,用AI验证思路是否合理
- 完全没思路,可以问AI"这类题一般考什么点"
正确的提问方式:
错误:"这道题怎么做?"
正确:"这是一道XXE题,我尝试了外部实体注入,但没回显,可能是什么原因?有哪些bypass技巧?"
AI帮助调试:
"这个SQL注入payload为什么不起作用?"
[贴上payload和返回结果]"这段Python脚本报错,帮我看看问题在哪"
[贴上代码和错误信息]
AI很擅长debug,但前提是你要给它足够的上下文信息。
知识查询阶段(占AI使用比重20%)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但其实很有价值的用法:
快速查找工具用法:
"sqlmap如何指定Cookie进行注入?给我一个实例"
"Burp Collaborator的原理和使用场景"
比起翻官方文档,AI能直接给你最常用的部分。
漏洞利用链查询:
"Fastjson 1.2.47有哪些已知的Gadget链?"
"Thinkphp 5.0.23的RCE利用条件是什么?"
AI整合了大量漏洞库信息,可以快速给出答案。
代码生成阶段(占AI使用比重10%)
这是最有争议的部分。我的观点是:
允许AI生成工具脚本:
"写一个Python脚本,用于SQL盲注爆破数据"
"生成一个Burp插件,自动标注XSS测试点"
这种重复性劳动,让AI做没问题。
禁止AI生成核心解题代码:
如果AI直接帮你写出整个exploit,你失去了学习机会。正确做法是:
- AI生成框架代码
- 你自己填充核心逻辑
- 用AI帮你优化细节
高级提问技巧
AI的回答质量,90%取决于你的提问质量。我总结了几个技巧:
提供上下文:
差:"XXE怎么打?"
好:"我在做一道CTF题,目标是Java应用,接收XML输入,但禁用了外部实体。我尝试了XXE,但没成功。可能的绕过思路有哪些?"
分步提问:
复杂问题不要一次问完,而是逐步深入:
第一问:"反序列化漏洞的基本原理"
第二问:"PHP和Java反序列化的区别"
第三问:"如何构造PHP反序列化的POP链"
第四问:"给我一个具体的POP链实例"
要求格式化输出:
"用表格形式对比union注入、报错注入、布尔盲注、时间盲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用流程图描述文件上传漏洞的利用步骤"
验证和追问:
AI给了答案,不要直接采信:
"你确定这个payload在最新版本还有效吗?"
"能给我一个实际的案例或CVE编号吗?"
"这个方法的局限性是什么?"
AI工具的组合使用
不要只用一个AI工具,而是组合使用:
ChatGPT/Claude:
- 概念解释
- 学习路径规划
- 代码生成和调试
GitHub Copilot:
- 编写脚本时的代码补全
- 根据注释生成代码
专业AI工具:
- CodeQL/Semgrep的AI辅助规则编写
- 某些安全厂商的AI辅助扫描
搜索引擎AI:
- Perplexity(带引用的搜索)
- Bing Chat(实时信息)
不同工具有不同优势,要懂得选择。
AI辅助代码审计
这是AI特别有价值的场景:
初步分析:
"这是一段PHP代码,帮我找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贴上代码]
AI可以快速标注出危险函数和可疑点。
理解复杂逻辑:
"这段Java反射代码在做什么?有什么安全风险?"
生成测试Payload:
"针对这个SQL查询,生成5个不同类型的注入payload"
但记住:AI的审计结果只是参考,不能替代人工分析。AI可能漏报(特别是逻辑漏洞),也可能误报。
AI辅助学习的最佳实践
我给队员制定的"AI学习规范":
1. 先自己思考,再问AI
- 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 避免思维懒惰
2. 验证AI的答案
- 用其他资料交叉验证
- 实际动手测试
- 不要盲信
3. 记录AI对话
- 有价值的对话保存下来
- 整理成自己的知识库
- 定期复习
4. 从AI答案中学习
- 不是记答案,而是理解思路
- 学习AI的分析方法
- 举一反三
5. 教AI也是学习
- 尝试向AI解释你的理解
- 让AI帮你检查理解是否正确
- 这是费曼学习法的AI版本
AI的局限性认知
必须清醒认识到AI的短板:
知识可能过时:
- 最新的CVE可能不知道
- 某些工具的最新用法可能不准确
- 需要用搜索引擎补充
逻辑推理能力有限:
- 复杂的漏洞利用链,AI可能理不清
- 多步骤的攻击思路,AI可能顾此失彼
缺乏实战经验:
- AI知道理论,但没做过题
- 某些"坑"和"技巧",AI不知道
- 这需要人的经验
可能产生幻觉:
- 编造不存在的CVE
- 给出错误的代码示例
- 混淆相似概念
所以,永远不要100%依赖AI。
建立AI辅助的工作流
我推荐的高效工作流:
遇到新题目:
- 自己分析15分钟
- 问AI:“这类题目一般的思路是什么?”
- 根据AI提示继续尝试
- 卡住时,把具体问题问AI
- 解出后,让AI帮你总结知识点
学习新知识:
- 让AI给出学习大纲
- 逐个知识点学习(自己查资料+问AI)
- 让AI出几道测试题检验学习效果
- 总结笔记,让AI帮你完善
代码审计:
- 自己先梳理代码结构
- 让AI解释你不理解的部分
- 自己寻找漏洞点
- 用AI验证你的发现
- 让AI帮你生成测试脚本
最重要的原则
使用AI工具,要始终记住三个原则:
1. AI是工具,不是老师
老师会引导你思考,AI只会给答案。你要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2. 速度不等于能力
AI能让你快速得到答案,但快速得到的答案不等于你的能力。真正的能力是遇到新问题的解决思路。
3. 过程比结果重要
CTF的目的是学习,不是刷排名。用AI跳过了学习过程,你什么都没得到。
我见过太多选手,依赖AI做了很多题,但能力没提升。也见过聪明地用AI加速学习,快速成长的选手。
区别在于:你是在用AI,还是被AI用。
从今天开始,把AI当作你的陪练,而不是替身。它可以帮你热身,可以陪你对练,但真正的比赛,还得你自己上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