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十字路口: 是否还记得曾经追求的梦想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曾在深夜的显示器前,揉着酸胀的眼睛,脑海里闪过的却是30年前那个夏天,街机厅里闪烁的像素和震耳欲聋的电子音效——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
我们这一代人,7080后,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更是游戏从“奇技淫巧”成长为“第九艺术”的见证者。我们的游戏启蒙,不是高清的贴图,不是开放的世界,而是由最纯粹的想象力与最朴素的像素点共同构成的。
还记得吗?
在《打砖块》里就是所向披靡的球拍;几个移动的色块,在《小蜜蜂》里就是遮天蔽日的入侵舰队。我们围在一台小小的“小霸王”学习机前,口号是“学习”,实际却为了那盘黄色的卡带。为了通关《魂斗罗》的全命秘籍,我们磨光了多少手柄按钮;为了记住《超级马里奥》某个隐藏蘑菇的位置,我们愿意和伙伴交换最珍贵的秘密。
街机厅里弥漫着汗水和金属的味道,那是我们的“江湖”。《街头霸王》的一记升龙拳,能引来半个厅的喝彩;《三国志》吞食天地里,为了抢一个包子,能和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我们把省下来的早点钱,换成一枚枚冰冷的游戏币,换来的却是掌心滚烫的汗水和无比炽热的欢乐。
大学的《星际争霸》努力练习的手速, 《暗黑破坏神2》仓库里的精英套装以及《CS1.5》的震楼的"Fire in a hole!", 再到《热血传奇》通宵猪洞拼抢裁决, 7级神兽..., 我们在热爱游戏中走向了职场。
后来,我们因为这份热爱,拿起了键盘,走进了编程的世界。我们梦想着要用代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世界。
然而,职场是一场奇妙的漂流。
二十多年转瞬即逝。我们从年青的程序员成长为码农攻城师,再到大龄待裁师。我们趟过无数座屎山大坑, 干掉无数诡异的线上Bug, 搭建过稳定随机崩溃的底层框架,文档上设计过千万级并发的系统。我们为电商、金融、社交项目贡献了青春和智慧,简历越来越厚,技术越来越深。
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离那个最初的梦想,那个关于“创造乐趣”的梦想,却越来越远。项目会上,我们讨论的是“用户留存”、“付费转化”、“ROI”,而不是“这个技能释放的特效够不够酷”。我们交付了无数操蛋的商业产品,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个角落空着。
如今,我即将离开熟悉的职场跑道。在按下职业生涯的“暂停键”之前,我不想再留下遗憾。所以,我决定,用最纯粹的方式,为自己、也为所有有着同样情怀的老朋友们,尝试学习做一款怀旧小游戏。
这无关商业,无关KPI,只关乎纪念。它可能是一款融合了《坦克大战》策略与《吃豆人》节奏的小DEMO,也可能是一款带有《塞尔达传说》式谜题探索的迷你冒险。我会请出AI这个全能辅助,以最朴素的方式,记录下这款小游戏从创意诞生、技术选型、原型开发、到最终上线的全过程。这里面没有高深的架构理论,只有一颗老派游戏玩家的心,和一行行回归初心的代码。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次公开的“学习游戏开发日志”,也是一次我们这代人对青春的集体追忆。
来看看吧,或许我的某个设计能让你会心一笑,或许我的某段代码能勾起你亲手写游戏的冲动。让我们一起,用最后一点职业的余温,点亮那个曾经追求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