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学习-comfyUI学习-Segment Anything分割+实时图像裁剪-各个部分学习-第九节2】
【AI学习-comfyUI学习-Segment Anything分割+实时图像裁剪-各个部分学习-第九节2】
- 1,前言
- 2,说明
-
- 1:第九节3-Segment Anything分割工作流
- 🧠 一、视觉层面的本质:**图像中的“潜在边界理解”**
-
- SAM 是怎么工作的?
- 💬 二、语言层面的本质:**文本驱动的目标定位**
-
- 它做了什么?
- 🔄 三、融合机制的本质:**语义 → 几何 → 像素级边界**
- 🧩 四、底层逻辑用一句话总结:
- ⚙️ 五、为什么这套机制强?
- 🔬 六、类比理解
- 3,流程
-
- 1-第九节3-Segment Anything分割工作流
-
- (1)调用模块
-
- 整个模块部分
- (2)输出 提示词
- (3)模型加载
- (4)生成图片
- (5)模块介绍参数说明
- 🧩 一、总体思路
- 🧱 二、节点解析
-
- ① 加载图像(左上)
- ② SAM 模型加载器(#2 comfyui_segment_anything)
- ③ G-DINO 模型加载器(#3 comfyui_segment_anything)
- ④ G-DINO + SAM 组合分割(#4 comfyui_segment_anything)
- ⑤ 显示图像
- ⑥ 保存图像
- ⑦ LayerStyle(图层样式)
- 🎯 三、最终输出内容
- 4,细节部分
- 5,使用的工作流
- 6,总结
1,前言
最近,学习comfyUI,这也是AI的一部分,想将相关学习到的东西尽可能记录下来。
2,说明
1:第九节3-Segment Anything分割工作流
🧠 一、视觉层面的本质:图像中的“潜在边界理解”
Segment Anything(SAM)的核心,是一个通用的图像分割模型。
它本质上不会理解语义,但非常擅长“找出像素之间的分界”。
SAM 是怎么工作的?
- 它先用一个 Vision Transformer (ViT) 把整张图像切成小块(Patch)。
- 模型学习这些块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图像 embedding”,即图像的潜在语义表征。
- 当你给出一个提示(点、框、mask),SAM 就会激活对应区域的向量,从而预测出那部分区域的精确边界。
👉 换句话说:
SAM 就像一个“只看像素、不懂语义”的超级抠图器。
它知道“这里有个东西的边缘”,但不知道“那是头发还是背景”。
💬 二、语言层面的本质:文本驱动的目标定位
Grounding DINO 的本质是一个视觉-语言对齐模型。
它做了什么?
- 它将图片通过图像编码器变成一堆视觉特征(特征图)。
- 它将文字提示(如 “hair”) 通过文本编码器变成语义特征向量。
- 模型学习“哪些区域与文字描述最相关”,从而生成一个目标框 (bounding box)。
👉 简单讲:
Grounding DINO 会告诉系统:“图片中这里就是‘hair’所在的区域”。
🔄 三、融合机制的本质:语义 → 几何 → 像素级边界
当两者结合时,就产生了你看到的「G-DINO + SAM」分割机制:
| 阶段 | 模块 | 本质作用 |
|---|---|---|
| 1️⃣ 文本提示 | “hair” | 给出语义目标 |
| 2️⃣ Grounding DINO | 从语义找到目标大致位置(框) | |
| 3️⃣ SAM | 在这个框里找到像素级边界 | |
| ✅ 输出 | 精确的“头发”遮罩 |
本质上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