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2.哲学基础之藏象学说-肺系统详解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详解:肺系统
一、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定位
(一)肺在藏象学说中的定位
肺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呈伞状,色白质轻。在藏象学说中,肺被称为"相傅之官",主气而朝百脉,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
📌 核心认知:
中医的"肺" ≠ 西医解剖学的肺脏;
它是以呼吸功能为核心,兼管水液代谢、防御外邪、调节全身气机的功能系统,涵盖现代医学中呼吸系统、免疫系统、部分循环系统和水液代谢系统的功能。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二)肺的阴阳五行属性
| 属性 | 特点 | 临床意义 |
|---|---|---|
| 五行 | 属金 | 与秋、燥、白色、辛味相应 |
| 阴阳 | 阳中之阴 | 位居上焦,功能属阳;质地柔嫩,易受寒燥所伤,性质属阴 |
| 气化 | 司呼吸,主宣降 | 呼气为阳,吸气为阴;宣发为阳,肃降为阴 |
💡 五行启示:
肺属金,金曰从革(变革、清洁)—肺具有清除浊气、更新气体的功能,如金属的清洁特性。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气,司呼吸
1. 主气的内涵
- 主一身之气: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参与宗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
- 主呼吸之气:完成体内外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2. 机制详解
自然界清气 + 水谷精气(脾胃) ↓
在胸中结合 → 宗气 ↓
推动心行血 + 助肺司呼吸
📚 经典论述:
《难经·三十六难》:“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灵枢·邪客》:“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3. 现代诠释
- 宗气 ≈ 胸中大气(含氧气、能量代谢中间产物)
- 主一身之气 ≈ 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 临床研究:肺功能障碍患者常伴心率变异性降低、血压调节异常
🌰 实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不仅呼吸困难,还常出现心悸、乏力——体现"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调。
(二)主宣发与肃降
宣发与肃降是肺气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同完成肺的各项功能。
1. 肺主宣发
| 内涵 | 具体表现 | 临床意义 |
|---|---|---|
| 排出浊气 | 呼出体内浊气 | 呼气不畅→胸闷气短 |
| 输布津液 | 将津液和水谷精微输布全身 | 津液不布→皮肤干燥 |
| 输布卫气 | 将卫气布散于体表,温养肌肤 | 卫表不固→易感冒 |
| 调节腠理 | 控制汗孔开阖,调节汗液排泄 | 宣发太过→自汗;不及→无汗 |
2. 肺主肃降
| 内涵 | 具体表现 | 临床意义 |
|---|---|---|
| 吸入清气 | 吸入自然界清气 | 呼吸表浅→气短 |
| 输布津液 | 将津液下输肾与膀胱 | 水道不利→水肿 |
| 清肃呼吸道 | 保持呼吸道洁净 | 肃降失常→咳嗽气逆 |
| 助大肠传导 | 肺气下降助大肠排泄 | 肺气不降→便秘 |
3. 宣降协调的临床意义

🌰 临床案例:
外感咳嗽
- 初期:风寒束表→肺失宣发→恶寒无汗、咳嗽声重
- 治法:宣肺散寒(麻黄、杏仁)
- 后期:痰热壅肺→肺失肃降→咳嗽痰黄、胸闷气促
- 治法:清肺化痰(黄芩、瓜蒌)
- 体现:宣发与肃降失常的不同阶段与治法
(三)主通调水道
通调水道指肺具有疏通、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通过宣发和肃降完成。
1. 具体机制
水液代谢路径:
胃受纳 → 脾运化 → 上归于肺 → ├─ 宣发:布散体表(汗液)└─ 肃降:下输肾与膀胱(尿液)
2. “肺为水之上源”
- 来源:肺接受脾转输的水谷精微中的津液,再通过宣降调节其输布
- 去路:
- 宣发至体表→汗液
- 肃降至下焦→尿液
- 调节:通过控制腠理开阖和膀胱气化,调节水液排泄
📚 经典论述: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3. 临床验证
- 肺失宣降→水液停滞:
- 肺失宣发:恶寒无汗、头面浮肿(风水)
- 肺失肃降:小便不利、全身浮肿(肺不制水)
- 利水不忘治肺:
治疗水肿常用"提壶揭盖"法(开宣肺气以利小便),如越婢加术汤治疗急性肾炎水肿
🌰 经典案例:
患者,男,45岁,感冒后全身浮肿,小便短少,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舌苔薄白,脉浮。
辨证:风水相搏(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
治法: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白术)
机制:开宣肺气(麻黄)→ 通调水道 → 小便通利 → 水肿消退
(四)朝百脉,主治节
1. 朝百脉
- 内涵:肺具有助心行血的功能,全身血液都通过经脉会聚于肺,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布全身
- 机制:
- 肺气助心推动血液运行
- 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是心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 表现:
- 呼吸均匀→气血调和
- 呼吸异常→血行失常(如气短→心悸)
📚 经典论述:
《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
《医学实在易》:“人身之气,由肺吸入,由肾摄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 治节(治理调节)
肺的"治节"功能是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 治节内容 | 具体表现 | 临床意义 |
|---|---|---|
| 调节呼吸 | 一呼一吸,有节律 | 呼吸失常→气机紊乱 |
| 调节气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