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向量存储(In-Memory Vector Store)
在构建RAG(检索增强生成)应用时,内存向量存储(In-Memory Vector Store)是指将文档的向量表示(Embedding)存储在计算机内存(RAM)中,而非持久化到磁盘或分布式存储的方案。它是RAG开发中快速验证、小规模场景的常用选择,核心特点与“速度、临时性、轻量性”强相关,与持久化向量数据库(如Pinecone、Milvus、Weaviate)形成鲜明对比。
一、核心特点:以“内存”为核心的特性展开
1. 极致的检索与插入速度
内存向量存储直接操作内存数据,无需磁盘IO(输入/输出)开销,因此检索和插入速度极快(通常是毫秒级甚至微秒级)。
- 原理:向量计算(如余弦相似度、欧氏距离)直接在内存中完成,避免了磁盘读写的机械延迟(如硬盘寻道、数据块加载);
- 表现:对于10万级以下的向量集合,单次相似性检索耗时可低至1-10ms,远快于磁盘存储(通常10-100ms)。
这对RAG应用的“实时性”至关重要——用户输入查询后,需快速召回相关文档片段,再由大模型生成回答,内存存储能显著降低检索环节的延迟。
2. 非持久性:数据随进程/会话消失
内存向量存储的核心缺陷是数据不持久化:当应用程序重启、进程崩溃或服务器断电时,存储的向量会完全丢失,无法恢复。
- 原因:内存是“易失性存储”,仅用于临时存放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