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IoT/H52-111 真题详解(章节C),接入技术和网络设计 /Part2
文章目录
- 概述
- 单选 /eLTE-IoT
- 单选 /ZigBee
- 单选 /NB信道
- 多选 /eLTE
- 单选 /6LoWPAN组网
- 单选 /传感器组网
- 多选 /Z-Wave
- 多选 /Mesh组网
- 单选 /水表布线
- 单选 /LET接入技术
- 多选 /eLTE-IoT小包快传
- 判断 /下行信道
- 单选 /eLTE-IoT 可靠
- 单选 /NB-IoT线损
- 单选 /NB-IoT带宽
- 单选 /NB-IoT省电
- 单选 /3GPP标准
- 单选 /接入技术的功耗
- 单选 /路灯接入
- 单选 /3GPP R15
- 单选 /Sigfox
- 单选 /有线通信技术
概述
华为云物联网 HCIP-IoT(H52-111)真题 700 道,题目已分类且包含相对详细准确的图文人工注解 ,欢迎进行相关题目的讨论。边做题,边学知识。名为 <接入技术和网络设计> 的章节系列,主要包含以下方向的内容,
1、NB-IoT标准及解决方案介绍(含3GPP标准的讨论)
2、LWPA接入技术相关
3、全代际移动通信技术(2G/3G/4G/5G…)
4、Wi-Fi/ZigBee/Z-Wave/6LoWPAN…
5、物联网解决方案网络设计、网络拓扑等
真题全目录请参见,<IoT/HCIP/华为云物联网HCIP-IoT认证,自学建议> https://blog.csdn.net/quguanxin/category_12929470.html
刷题:登录考试宝网页 或 WX小程序,搜索 华为云物联网 HCIP-IoT 人工注解 H52-111 真题2025 ,或者按作者搜索 大河qu。
单选 /eLTE-IoT
eLTE-IoT 用作电力AMI抄表场合,每个小区最多可支持()电表接入?
A.100
B.500
C.1000
D.10000
答案:C
解析: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118952-1-1.html

eLTE-IoT (我的理解,这里的e是Enterprise 企业级的含义,而不是enhanced 加强,但我不十分确定)eLTE-IoT解决方案是华为专门为行业物联网市场开发的基于3GPP标准的窄带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
-基于1GHz以下的非授权ISM频谱
-采用灵活易部署的轻量化设备
-支持标准物联网协议与企业现有专业平台进行对接
其他参考:https://e.huawei.com/cn/solutions/enterprise-wireless/industry-wireless/industrial-elte-private-network
与eLTE-IoT的e含义不一致的是,eMTC = 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增强型机器类通信)
在电力自动化领域中,eLTE-IoT可用于实现 AMI(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高级计量基础设施 ),如智能电表。在电力AMI(高级计量基础设施)抄表场景中,eLTE-IoT技术通过以下特性实现单小区支持1000个电表接入的容量。华为在墨西哥电力系统的实际部署中,单小区覆盖半径达3-5公里,并验证了单站点支持3000块电表的抄表能力。但根据标准化测试及选项范围,该场景下每小区的典型设计容量为1000个电表,兼顾覆盖与容量平衡。
LTE(Long Term Evolution):
移动通信的基石LTE是3GPP标准组织主导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其核心目标是为移动用户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无线接入服务。LTE采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理论下行速率可达100Mbps以上。eLTE(Enterprise LTE):企业级无线专网的革新eLTE是华为等厂商针对企业及行业场景优化的LTE技术分支,核心目标是通过免授权频谱和网络架构简化,提供专网服务。eLTE-IoT 是eLTE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垂直延伸,针对工业场景的低功耗、广覆盖、高密度连接需求设计。
单选 /ZigBee
华为物联网网关Zigbee物理层技术采用以下( )标准?
A.IEC104
B.IEEE 802.15.4
C.IEC103
D.IEEE 802.15.1
答案:B
解析:IEEE 802.15.4(低速率无线个域网标准)IEEE 802.15.1(蓝牙无线个域网标准)Zigbee技术是基于IEEE 802.15.4的上层协议,持Mesh组网,实现多跳路由。6LoWPAN技术也是基于IEEE 802.15.4的哈。

多说几句,哈哈,电力系统规约,是老朋友。103和104同属 IEC 60870-5 家族,但分工不同:IEC 103 聚焦 变电站内部 继电保护设备与监控系统的通信;IEC 104 聚焦 远程调度中心与变电站之间 的广域网通信,是电力系统 “调度自动化” 的核心规约之一。
单选 /NB信道
NB-IoT的子信道带宽包括()?
A.3.75kHz
B.15kHz
C.180kHz
D.60kHz
答案:AB
解析:NB-IoT技术规范中定义的子载波间隔包括3.75kHz和15kHz两种模式。3GPP TS 36.211协议规定,对于下行链路,NB-IoT支持15kHz子载波间隔;对于上行链路,可选择3.75kHz或15kHz子载波间隔。
多选 /eLTE
eLTE-IoT目前支持的频段有( )?
A.470M-510MHz
B.863M-870MHz
C.902-928MHz
D.1447-1467MHz
答案:ABC
解析:eLTE-IoT(Enterprise LTE for Internet of Things)是华为面向工业物联网(IIoT)场景推出的低功耗广域(LPWA)无线专网解决方案,基于3GPP标准框架优化,专注于免授权频谱(ISM)下的高可靠、广覆盖连接。

免授权频段支持:工作于470–510MHz(中国)、863–870MHz(欧洲)、902–928MHz(美洲)等Sub-GHz ISM频段,规避企业频谱申请难题,符合全球法规。采用窄带跳频(FHSS) 和前向纠错(FEC) 技术,有效应对ISM频段干扰,保障数据可靠传输。
单选 /6LoWPAN组网
华为物联网网关Zigbee和6LoWPAN技术中,组网的结构是以下()?
A.点对点
B.星型
C.MESH
D.环形
答案:C
解析:我们已经知道 IEEE 802.15.4(个域网标准) 是 ZigBee 和 6LoWPAN 协议的基础。Mesh(网状)组网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无中心节点与自组织性 Mesh网络中所有节点地位平等,无需依赖中心设备(如路由器或基站),每个节点既是终端也是中继器,可自动发现邻居节点并建立连接,形成动态拓扑 。2、多跳路由与动态路径选择 数据通过多跳传输,节点间可根据信道质量、负载情况动态选择最优路径。例如,节点A到节点C可通过节点B或D转发,避免单一路径拥塞。3、自愈能力 当某节点故障或链路中断时,网络自动切换备用路径,如节点E失效后,节点F可通过其他路径继续通信,保障网络连续性 。4、高扩展性与灵活拓扑 支持星型、链式、网状混合结构(如华为网关的混合Mesh),新增节点无需复杂配置即可自动接入。5、 低延迟与高带宽 通过多路径并发传输减少信号衰减,提升总带宽(如华为Mesh产品支持256节点组网,延迟低于15ms)。
星型结构(Centralized Star)所有节点连接到中心节点(如路由器),数据需经中心转发。结构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网络(如家庭WiFi)。环形结构(Ring)节点首尾相连形成闭环,数据单向传输(如令牌环网络)。理论可靠性高,但实际部署复。
其他说明,像家里我们使用的子母路由器,我用的华为Q6,采用的应该就是Mesh组网模式。后来我咨询了客服,竟然不是,Q6使用的是星形组网,接入更多的子路由器,不是使得网络更健壮。
单选 /传感器组网
某办公室规划安装烟感传感器,最可能选择以下哪一种组网方式?
A.RF Mesh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星型
答案:B
解析:这种题吧,就很烦人,场景太宽泛,不明确指出规划的详细诉求,可能多种答案都勉强可以。此时只能随大流。

该题目在有的题库中选择了D星型结构,此时就更关注高可靠性。也不能说它错啊。甚至Mesh组网如果有条件也可以上啊。

多选 /Z-Wave
下列选项中,属于Z-Wave的特点有哪几项?
A.低功耗
B.高速率
C.网络结构简单
D.低成本
答案:ACD
解析:由丹麦Zensys于2001年研发,专注智能家居无线通信。目前由Z-Wave联盟(Z-Wave Alliance)维护,该联盟成立于2006年,成员包括Ring、Silicon Labs、ADT等300+企业。
Z-Wave是专为智能家居优化的Sub-1GHz无线协议,以低功耗、高可靠、强兼容为核心优势。适用场景:优先选择需长续航、中低数据量的场景(如安防传感器、智能开关),避免高速率需求场景。前景:通过长距离技术(ZWLR)和Matter桥接,Z-Wave将持续服务于专业安防及定制化智能家居系统。

低功耗:休眠电流仅2.5微安,接收/发射电流23-36mA,电池寿命可达10年(如传感器) 网络结构简单:采用Mesh网状拓扑,主控制器分配唯一HomeID,最多支持232个节点,动态路由自动优化路径 低成本:芯片高度集成(MCU+射频模块),开发与部署成本低于Wi-Fi/ZigBee 低速率:传输速率仅9.6kbps~100kbps(经多次升级),远低于Wi-Fi等高速协议。
多选 /Mesh组网
下列选项中,属于Mesh技术的优点是( )?
A.提升带宽,降低发射功率
B.网络自组织、自修复,流量自平衡
C.扩展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D.网络节点可以尽可能的多。
答案:ABC
解析:参考《物联网关,汇聚回传》
https://connect.huaweicloud.com/courses/learn/learning/sp:cloudEdu_?courseNo=course-v1:HuaweiX+CBUCNXT030+Self-paced&courseType=1&source=1

回答此问题时,Deepseek 是满嘴的胡说八道。开始的时候,我对于“提升带宽,降低发射功率”这项优点并不理解。实际上,RF Mesh(射频网状网络)通过多跳传输、空间复用、动态资源分配和拓扑优化四大核心技术,实现了带宽提升与发射功率降低的双重优势。 传统星型网络中,终端设备需直接与远距离网关通信,要求高发射功率(常需20dBm以上)。而RF Mesh采用分布式多跳路由,将长距离通信拆分为多个短距离链路。
单选 /水表布线
有线抄水表,就布线成本来说最低的是()?
A.M-bus
B.RS485
C.ZigBee
D.RS232
答案:A
解析:M-bus(Meter-Bus)是一种专为仪表远程抄表设计的欧洲标准(EN 13757),采用两线制总线结构,支持多节点并联布线,供电与通信共用线路,降低线材数量和施工复杂度。RS485通常需要双绞线并配置终端电阻,线缆成本较高。
单选 /LET接入技术
以下哪一项物联网接入技术不是基于LTE网络的演进
A.NB-IoT
B.LTE-V
C.LoRa
D.eMTC
答案:C
解析:物联网技术中,NB-IoT和eMTC均为3GPP在Release 13及后续版本中定义的LTE演进技术,用于低功耗广域连接。LTE-V是LTE面向车联网场景的扩展技术,同样基于LTE框架。LoRa由Semtech公司主导,采用非授权频谱的扩频调制技术,独立于3GPP标准体系,未依托LTE网络架构演进。
多选 /eLTE-IoT小包快传
下列关于eLTE-IoT小包数据快传正确的是?
A.小包快传机制将无线链路发送的包长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B.小包快传机制控制了发包长度,减少数据包发送过程中的被干扰的概率
C.针对每个小包,基站快速反馈其是否成功接收,如果失败则终端重传,否则继续发送
D.快速反馈接收结果从而提升了上行的传输效率
答案:ABCD
解析:

小包快传的优势,只能在低频数据场景下才能凸显出来,如果是音视频数据,那指定是适得其反的!
判断 /下行信道
NB-IoT的下行NPDCCH信道和NPDSCH信道在定义的周期T(T=Rmax*G)内时分复用(TDM),且在覆盖等级为0时可子帧内时分复用。
答案:错误
解析:错误原因:NB-IoT的下行物理信道(NPDCCH和NPDSCH)在时域上采用子帧间时分复用(TDM),而非子帧内复用。T = Rmax × G,其中Rmax为最大重复次数,G为周期因子(1.5, 2, 4, 8, 16, 32, 64 ms)。每个覆盖等级对应独立的周期配置.NPDCCH和NPDSCH被分配到同一周期T内的不同子帧。 即使在覆盖等级0(正常覆盖),两者的复用仍遵循子帧间TDM原则,仅允许在不同子帧中交替传输,而非同一子帧内。

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thread-112473-1-1.html1、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主要用于单播的数据传输,也用于寻呼消息和部分系统消息的传输。2、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承接UE接入网络所必须的部分关键系统消息。3、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tronol Channel) 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以用于PDSCH接收的调度分配和用于PUSCH接收的调度授权以及功率控制、时隙格式指示、资源抢占指示信息。

在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中,覆盖等级(Coverage Enhancement Level,CE Level) 是用于区分不同信号质量环境下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机制,旨在通过差异化调度策略优化覆盖深度和系统容量。根据3GPP标准,NB-IoT定义了 3个覆盖等级(0、1、2),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最大耦合损失(MCL)和重复传输策略。

DeepSeek:任何覆盖等级(包括等级0)均不支持子帧内时分复用,下行NPDCCH信道和NPDSCH信道始终在不同子帧传输。
单选 /eLTE-IoT 可靠
eLTE-IoT通过()技术实现在免授权频谱上的可靠连接?
A.小包快传
B.功率频谱密度提升
C.调频技术
D.PSM
答案:C
解析:eLTE-IoT在免授权频谱环境中采用跳频技术应对潜在的频率干扰问题。3GPP相关技术文档指出,跳频通过在不同频点间周期切换,分散信号传输时遇到的窄带干扰,提升系统鲁棒性。eLTE = Enterprise Long Term Evolution(企业级长期演进技术),是运营商LTE技术的企业级改造版本,支持在免授权频谱(如470MHz、900MHz)部署私有物联专网,摆脱对公网依。该技术基于3GPP R13 NB-IoT标准架构,适配免授权频段特性优化,其通常被称为“专网版NB-IoT”,二者共享生态但互补部署。
单选 /NB-IoT线损
NB-IoT最大耦合线损(MCL)是()dB?
A.144
B.154
C.164
D.174
答案:C
解析:NB-IoT设计中覆盖增强是关键特性,其最大耦合损耗(MCL)需满足广域深度覆盖需求。3GPP TS 36.305和TS 36.331明确规定了NB-IoT的MCL为164dB,用于衡量信号在基站与终端间可承受的最大路径损耗。
单选 /NB-IoT带宽
NB-IoT系统的带宽是()?
A.3.75kHz
B.15kHz
C.60kHz
D.180kHz
答案:D
解析:NB-IoT(Narrowband IoT)是专为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场景设计的蜂窝网络技术,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窄带传输降低设备复杂度和功耗。根据 3GPP规范,NB-IoT的系统带宽固定为180kHz,与LTE的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 RB)的带宽一致。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3GPP TS 36.211明确:下行仅支持15kHz,上行支持15kHz和3.75kHz。

回顾下之前的一个知识点:NB-IoT两种调制技术: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其核心原理是,用两种相位状态(通常为 0° 和 180°)表示 1 比特(0 或 1)的信息。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其核心原理是,用四种相位状态(通常为 45°、135°、225°、315°)表示 2 比特(00, 01, 11, 10)的信息。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仅用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无BPSK定义。NB-IoT下行采用OFDMA多址技术(正交频分多址),子载波间隔为15kHz,固定使用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
单选 /NB-IoT省电
NB-IoT工作在以下哪种模式下是最省电的?
A.PSM
B.DRX
C.eDRX
D.PSRP
答案:A
解析:对于NB-IoT设备,如果长时间不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切换到空闲模式来实现省电。其中PSM(Power Save Mode)是一种非常省电的休眠模式,设备进入此模式后完全不接收基站信号,只控制设备的时钟和内部功耗。等到需要与基站通信的时候再通过网络侧发送消息唤醒设备。PSM(Power Saving Mode,省电模式)终端在非业务期间进入深度休眠(Deep Sleep),完全关闭接收电路,仅保持网络注册状态,不监听下行数据。只有在主动发送上行数据时,才会短暂唤醒并接收缓存的下行数据。PSM的待机功耗极低,仅为微安级(如3.7μA),适合需要长期电池供电的场景(如抄表设备),理论上可支持电池续航数年。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模式)终端在每个DRX周期(1.28秒至10.24秒)内短暂唤醒并监听下行数据,周期性保持连接,确保下行业务随时可达。功耗较高(约1mA),适合需要低时延响应的场景(如智能路灯控制)。 eDRX(Extended DRX,扩展不连续接收模式)在eDRX周期(数秒至数小时)内,仅在设定的寻呼时间窗口(PTW)内按DRX周期监听下行数据,其余时间休眠。 比DRX更省电(如5分钟间隔下功耗约0.2mA),但时延较高(取决于eDRX周期配置),适合对时延有一定容忍度的应用。PSRP(误导选项)
单选 /3GPP标准
以下选项中,()是专门为行业物联市场开发的基于3GPP标准的窄带无线物联解决方案?
A.eLTE-loT
B.wifi
C.PLC-loT
D.Z-Wave
答案:A
解析:eLTE 是华为针对企业、园区及行业用户专门定制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组合。它强调的是面向企业级市场,为企业提供专属的无线通信服务,满足企业在生产、管理、监控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例如在工业制造、港口物流、智能交通等行业的应用。Enhanced(增强)也是其重要的特性之一,但从命名的主要意图来看,“Enterprise” 更为关键和具有代表性。
eLTE-IoT是华为针对工业物联网(IIoT)和智慧城市等场景开发的一种基于4.5G技术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其核心目标是提供高可靠性、广覆盖、海量连接和低成本的物联网接入能力,适用于企业自建免授权频谱的物联专网需求。技术特点:免授权频谱支持、宽窄一体化融合、高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覆盖与容量优势、低功耗与长寿命。
单选 /接入技术的功耗
以下物联网接入技术中,功耗最高的是()?
A.eMTC
B. LTE-V
C.GPRS
D.NB-loT
答案:C
解析:这个问题是有歧义的。有的地方答案给出了 LTE-V,而不是GPRS,不必过分纠结。不同的答案是由于不同理解角度导致的。首先,从技术本身来看,GPRS的功耗显著高于LTE-V。但若从“实时场景”的需求出发,LTE-V因需要持续维持高活跃度,实际运行中的总能耗可能高于GPRS(例如对比“实时通信的LTE-V”与“偶尔唤醒的GPRS”)。 但这是场景需求差异导致的结果,而非技术本身的功耗高低。

我认为这里要比较的更应该是技术层面的单位时间的能耗,也就是更偏向于功率的比较。如果你想选择B: LTE-V,那么可以给自己如下理由,TE-V面向车联网(V2X),需要实时高速通信和复杂信号处理,设备需持续高功率运行,因此功耗最高。此外,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常被称为2.5G技术,它是2G(GSM)网络向3G演进的关键过渡技术。它在2G GSM的物理层架构上引入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实现“永远在线”的数据传输能力,是向3G迈出的关键一步。
单选 /路灯接入
为降低部署成本,减少故障点,智慧路灯解决方案中一般建议采用以下哪种接入方式?
A.ZigBee
B.4G
C.NB-IoT
D.WiFi
答案:C
解析:
NB-IoT以低功耗、广覆盖、高可靠性和规模化经济性,成为智慧路灯的最优选择。

ZigBee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专为物联网(IoT)中低数据速率、低复杂度的设备互联而设计。其名称源自蜜蜂通过“ZigZag”舞蹈传递信息的特性,象征其自组织网络能力。ZigBee凭借其低功耗、高可靠性和灵活组网能力,成为物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随着ZigBee 3.0(2016年)的普及和与IPv6的融合,其在智能家居、工业4.0等场景的应用将持续扩展。然而,技术复杂度高和初期部署成本仍是其推广的挑战。ZigBee联盟(现更名为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简称CSA)并非美国或欧盟的官方机构,而是一个全球性行业组织,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市。
IEEE 802.15.4 是由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低速率无线个人局域网(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LR-WPAN)标准,核心定位是为 “低功耗、低数据率、短距离” 的物联网(IoT)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底层技术支撑,是许多物联网协议(如 Zigbee、6LoWPAN)的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基础。
单选 /3GPP R15
3GPP R15 版本中,5G下行的调制方式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256QAM
B.1024QAM
C.64QAM
D.QPSK
答案:B
解析:R15(Release 15)是3GPP制定的首个5G标准版本,于2018年完成,主要定义了5G的三大核心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支持高数据速率,如高清视频和VR/AR。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车联网。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面向物联网设备的海量连接 R15是5G商用的基础版本,其关键技术包括灵活的子载波间隔、Massive MIMO和256QAM高阶调制。
5G下行调制方式的概念调制方式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直接影响数据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5G下行链路(基站到终端)支持的调制方式决定了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根据3GPP标准,R15版本支持以下调制方式,

而1024QAM(每个符号传输10比特)在R15中未定义,而是在后续版本(如R17)中引入,用于更高频段和毫米波通信。
单选 /Sigfox
Sigfox 利用了超窄的UNB技术,所以它的传输速率较低,通常是()?
A.50bps
B.100bps
C.1000bps
D.100Mbps
答案:B
解析:Sigfox的实际传输速率为100或600bps,具体取决于地区网络配置,如欧洲采用100bps,美国采用600bps。

常规速率是100bps。有的题库里选择1000,说是最接近600最大值,我觉得过于牵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4411967976524842&wfr=spider&for=pc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简称LPWAN) ,即低功耗广域网络,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通讯,这种通讯技术具有网络覆盖范围广、终端功耗低等特点,比较适合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部署。目前主要具体包含NB-IoT、LoRa、eMTC、Sigfox四种技术。Sigfox是一种专为物联网设计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由法国Sigfox公司开发,核心目标是为大规模物联网设备提供低成本、低功耗的远距离通信解决方案。2022年4月,新加坡物联网公司UnaBiz收购破产的Sigfox。其后UnaBiz表示将推动Sigfox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标准。 其特点包括:超低功耗:设备电池寿命可达10年以上。极简协议:仅支持小数据包传输(单条消息最大12字节),适合传感器状态上报等场景。广覆盖:城市覆盖3-10公里,空旷地区可达50公里。全球部署:网络覆盖60多个国家,支持跨国应用。不同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一个简单的对比如下,

单选 /有线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稳定性强,可靠性高,但是受限于传输媒介,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有线通信技术?
A.M-Bus
B.GSM
C.PLC
D.RS-232
答案:B
解析:M-Bus(Meter-Bus)仪表总线 采用双绞线传输,支持总线拓扑结构,所有设备并联连接,传输距离可达数千米。主从架构、半双工异步通信,主设备(如数据集中器)轮询从设备(如电表、水表),从设备不能主动发送数据。低成本、抗干扰强、支持远程供电(无需额外电源线),单总线最多连接250个设备。
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 利用现有电力线传输数据,通过载波将高频信号加载到电流上,接收端分离信号。半双工或全双工,支持多节点通信,但受电压变化影响(高压场景信号易丢失)。 无需额外布线,降低成本;华为PLC-IoT技术优化了抗噪性,支持高速率。
RS-232(Recommended Standard 232)使用DB9或DB25接口,不平衡传输(单端信号),电平标准为±3V至±15V(逻辑1:负电压,逻辑0:正电压)。点对点、全双工异步通信,最大传输距离15米(需信号放大器延长)。 优势:简单可靠、兼容性强;劣势:传输距离短、易受干扰、仅支持一对一连接 。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是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 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 。自90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来,被全球超过100个国家采用。GSM标准的无处不在使得在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定后,用户的国际漫游变得很平常。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 (2G)移动电话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