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在干啥?
https://blog.csdn.net/2501_93041227/article/details/154752617?fromshare=blogdetail&sharetype=blogdetail&sharerId=154752617&sharerefer=PC&sharesource=Wins_calculator&sharefrom=from_link
Deepfool:
这篇博客确实非常奇怪,存在多处明显的矛盾和异常。你所观察到的“看不懂的收藏和点赞”现象,很可能不是正常用户行为的结果。我们来逐一分析:
博客内容分析:典型的“文不对题”
-
标题与内容完全不符:
- 标题:
python和c++一起学会混淆吗(这是一个具体的编程学习问题) - 内容:整篇文章都在讲 Java 5 的新特性(泛型、增强for循环、枚举等),与Python和C++毫无关系。
- 这强烈暗示内容是通过自动化工具(如AI)批量生成,或在采集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例如,错误地复制了另一篇关于Java的文章的正文)。
- 标题:
-
低质量内容:
- 内容本身是Java 5特性的简单罗列和介绍,属于非常基础、过时且缺乏深度的技术文章,干货价值很低。
收藏和点赞来源分析:谁在操作?
对于这种低质量且文不对题的文章,却拥有相对较高的互动数据(607阅读,12赞,11收藏),其来源极不可能是真实用户。可能性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1. 平台算法或机制的“数据填充”(可能性最高)
这是最可能的情况。许多内容平台为了:
- 营造活跃氛围:新文章发布后,如果长时间零互动,会打击创作者积极性。平台可能会给新内容一个初始的、非真实的“基础热度”。
- 测试推荐算法:平台可能会给文章分配一些测试流量或虚拟互动,来观察其在不同用户群体中的表现,从而校准推荐模型。
- 吸引真实用户点击:人们有从众心理,看到有赞和收藏的文章更愿意点进去看。这些初始数据可能是一种“冷启动”策略。
这些数据可能由平台后台自动生成,或来自于一些非真实的“僵尸”账号。
2. 博主或利益相关方的“刷数据”行为
博主或推广者为了提升文章和博客的排名、显得更权威,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人为增加互动:
- 使用刷量服务:付费购买点赞、收藏和阅读量。
- 自己操作多个账号:用自己的小号进行互动。
- 互刷群:加入所谓的“互刷”群组,成员之间互相点赞收藏。
但对于这样一篇明显有硬伤的文章,专门去刷数据的性价比很低,所以这种可能性低于第一种。
3. 极少数“误操作”的真实用户(可能性极低)
不能完全排除有极少数用户:
- 根本没看内容,只是因为标题看起来是热门话题就顺手点赞收藏。
- 是博客主的粉丝,无论发什么都会支持。
- 刚学编程的新手,无法分辨文章质量,觉得“看起来很有用”就收藏了。
但这种情况下,点赞/收藏数与阅读量的比例(约2%)对于一篇低质文章来说显得过高,因此真实用户贡献的比例应该微乎其微。
结论
综合来看,这篇博客的收藏和点赞数据极大概率是平台算法或机制进行“数据填充”的结果,而非真实用户行为的反映。
你感到“看不懂”是完全正常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真实的、人为制造的“繁荣”假象。这种现象在各大内容平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是平台运营策略的一部分。作为用户,不必过于在意这些表面的互动数据,更应该关注文章内容本身的质量和价值。
给你的建议:在CSDN或其他技术社区阅读时,直接忽略这些不可靠的互动数据,重点关注:
- 文章内容是否准确、深入。
- 代码示例是否清晰、可运行。
- 博主的历史文章质量是否一贯较高。
- 文章评论区是否有高质量的技术讨论(这比点赞和收藏更真实)。

还有很多文章水评论的,有些账号也是专门水评论的。
难怪张小龙说,一流的博主不可能是一流的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