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提效前端开发
有使用AI编程吗?平常使用模型?有解决什么问题吗?
上述的的AI相关问题是不是很熟悉,面试官经常会问。每次回答都很磕绊,没有总结出自己的点,所以每次回答也不是很出彩。
AI编程在生成和分析能力上十分出彩,在前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以做出以下提效点:
- 技术设计阶段:需求分析
- 对复杂PRD(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进行拆解,避免理解偏差返工。
- 开发阶段:设计稿 / PRD 自动生成代码;DSL 页面生成;单元测试;问题排查
- 自动生成代码
- DSL页面结构生成:传入对应知识库,让大模型根据文档生成匹配的 JSON 代码
- 单元测试:覆盖常规场景
- 问题排查:根据报错堆栈,快速定位问题根因
- 集成阶段:MR 代码审查;CI / CD 流程中的应用,采集并分析错误日志
- MR代码审查,GitLab AI Review 做初步代码审查(查规范、冗余逻辑、性能隐患),减少人工评审的重复沟通
- CI/CD 流程中出现错误日志时,用 Sentry AI 自动采集分析,快速关联代码行和可能的根因,不用自己逐行翻堆栈;
- 上线阶段:BI 分析;实时报警;issues 自动分配
- 通过 BI 平台的 LLM 模块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系统运行数据,结合实时报警规则,一旦出现异常(比如页面加载超时、接口报错率突增),AI 自动报警,还能根据问题类型(比如样式问题、接口问题)自动分配给对应负责人,缩短问题响应时间。
AI 解放前端重复工作,重心从代码实现转向设计与创造 —— 淘汰重复劳动者,而非前端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