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与人才争夺战:互联网行业步入新一轮扩张期
算法工程师手里攥着四五份录用通知书,月薪轻松超过六万,互联网行业再次成为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
“搜索算法人才紧缺度最高,5个岗位抢2个人才。”脉脉《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中的这组数据,勾勒出当前互联网行业AI人才争夺战的激烈态势。
2025年以来,随着AI、出海、即时零售等方向的快速发展,内地互联网行业明显进入新一轮投资周期。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互联网行业历经两年多降本增效的收缩期后,财务状态普遍得以修复,正站在新一轮扩张的起点。
01 行业拐点:从降本增效到新一轮扩张
经过两年多的“降本增效”,互联网行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得到显著修复。
中金公司在其2025年下半年的展望报告中明确表示,互联网行业已明显进入新一轮投资周期。
AI、出海和即时零售成为这一轮扩张的三大热点方向。
资本开支数据最为直观地反映了这一趋势。
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腾讯、百度三家巨头的合计单季度资本开支高达615.8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提升168%和12%。
其中,阿里的资本开支同比飙升至387亿元,同比增长220%;腾讯和百度也分别同比增长119%和79%。
这一轮扩张与2020年的互联网扩张有着本质区别。
中金公司报告分析,2020年是互联网的扩张之年,哔哩哔哩设定了4亿MAU的目标,社区团购吸引了美团、阿里、拼多多、京东等百亿元量级的投入。
而今天的互联网巨头们不再盲目追求用户增长与市场份额,而是通过技术投入提升业务效率。
“互联网行业的主线剧情不再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借助AI深入到生产与消费的内部环节,把技术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业内观察人士指出。
02 AI成为新引擎:资本开支转向智能驱动
互联网巨头们正在集体更换增长引擎。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看似只有几字之差,却意味着中国数字经济从“连接赋能”向“智能驱动”跃迁的关键转折。
这一转变在最新财报中有明确体现。
阿里云的爆发点从传统计算存储转向AI应用带动的新增需求,其二季度收入达到333.98亿元,其中AI相关业务连续八个季度维持三位数增长。
腾讯同样把重心押在AI上,二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达555亿元,增速重新提速,背后正是企业客户大规模采购GPU算力和模型API。
百度也把赌注压在智能云与自动驾驶上,非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34%。
业务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增长逻辑的转折。
巨头们的战略重心已经从“拼用户数据”转向“做产业价值”,从“模式创新”切换到“技术驱动”。
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485.6亿元,同比增长2.6%。
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的李昭表示:“上半年互联网企业在复杂环境下仍保持研发投入正增长,传递出行业坚定创新的信号。”
03 就业市场:AI人才争夺白热化
随着互联网行业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就业市场特别是AI领域的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脉脉《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显示,2025年1-7月,AI新发岗位量同比增长超10倍,简历投递量也暴涨了11倍。
AI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从新发AI岗位量来看,字节跳动招聘指数29.83位列榜首,小红书18.32居第二,阿里巴巴12.25位列第三。
这场人才争夺战不仅局限于互联网大厂,小鹏汽车、自变量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垂直企业同样对AI人才需求旺盛。
算法类岗位在AI领域招聘中占据核心地位。
热招岗位TOP20中,过半岗位与算法强相关。
“大模型算法”以招聘指数94.16高居热招岗位榜首。
在人才紧缺度TOP20岗位中,“搜索算法”成为AI领域人才稀缺度最高的岗位,人才供需比仅为0.39,相当于5个岗位争夺2个人才。
高薪是这一轮人才争夺战的显著特点。
2025年1-7月,AI新发岗位平均月薪达到61475元,较2024年同期的58921元上涨4.33%。
高薪岗位中,除了“AI科学家/负责人”平均月薪超13万元断层领先外,大模型算法(68959元)、搜索算法(66720元)、广告算法(66649元)等都榜上有名。
04 电商与即时零售:就业比例与薪酬双增长
除了AI领域,电商相关领域的就业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中国报告大厅网的分析报告指出,互联网平台服务业与互联网零售业的就业比例近三年显著增长,月收入水平亦高于行业平均。
数据显示,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互联网平台服务业、互联网零售业的就业比例分别达1.7%和1.1%,较2022年均增长0.5%。
高职毕业生在互联网平台服务业和互联网零售业的就业比例更高,分别为1.9%和1.6%,较2022年分别增长0.6%和1.0%。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零售业已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量前十行业之一,显示该领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劲需求。
从薪酬数据看,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互联网平台服务业的月收入为6682元,在互联网零售业达6374元,均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月收入6199元。
高职毕业生在互联网平台服务业和互联网零售业的月收入分别为4963元和4978元,同样超过全国高职平均月收入4775元。
直播销售成为互联网新兴职业的代表。
2024届从事直播销售的本科生和高职生月收入分别达6786元和5695元,显著高于整体平均。
该职业对专业背景要求较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45%,远低于本科73%、高职61%的行业平均。
05 新一轮机遇与挑战
面对行业的快速变化,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策略也在调整。
中金公司认为,以腾讯、网易等为代表的公司,较好地平衡了长期投入与短期健康财务间的关系。
对AI与出海的投入方向整体乐观,“适度投入+健康利润”是最理想的,若新方向收入增速足够快,利润略受影响也可接受。
即时零售虽是行业的明确增量,但中金怀疑靠补贴所抢占份额的持续性。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中金公司在报告中指出,“古典互联网”打法已日趋过时。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企业通常会把市场份额视为主要竞争力,把对手消耗在快速依靠资本提升规模的阶段。
随着国内互联网早已完成各项服务从零到一的渗透,龙头公司份额日趋稳固,行业所关注的核心指标,也从用户数、交易额等先行指标,转向核心利润。
互联网企业正处于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最前沿。
在本轮人工智能浪潮中,纷纷加大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
互联网企业拥有海量用户行为数据和行业场景积累,这为模型快速迭代奠定了基础。
其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强,在技术研发向价值转化上具有丰富经验。
2025年下半年,互联网行业的招聘热潮仍在持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专门推出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线上招聘专场,仅互联网行业专场就提供了1.2万余人次的招聘需求。
随着AI、出海、即时零售等方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正以多元化的就业形态和薪酬优势吸引人才。算法工程师的抢手状况只是这场变革的缩影,更大的行业变革正在底层技术、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中全面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