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序列的原理及在LTE中的应用
一、ZC序列的数学原理
ZC序列,全称Zadoff-Chu序列,是以其发明者所罗门·扎多夫和D.C.楚的名字命名的。它是一种特殊的复数值序列,拥有近乎理想的自相关特性和良好的互相关特性。
1. 数学定义
一个长度为 NZC 的ZC序列,其第 n 个元素(n=0,1,2,...,NZC−1)定义为:

其中:
-
u 是序列的根索引 或根序号,是一个与 NZC 互质的整数,即 gcd(u,NZC)=1。
-
NZC 是序列的长度。
在LTE中,PSS使用的序列长度为63(实际使用62个,后面会解释),并且是奇数,所以我们主要关注第一个公式。
2. 核心特性
ZC序列之所以强大,源于其以下几个关键特性:
a) 恒包络特性
序列中每个元素的模(幅度)恒为1,即 ∣xu(n)∣=1。这意味着:
低峰均功率比:在时域发送时,信号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比值很低,这允许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高效区,降低了硬件成本和功耗。
b) 理想的循环自相关性
这是ZC序列最核心、最重要的特性。它的循环自相关函数在零时延处是一个冲激函数,而在非零时延处为零。
数学表达:一个序列 xu(n) 与其自身的循环移位 xu((n+τ)modNZC) 的互相关函数为:

物理意义与优势:
精准的定时同步:在接收端,当接收到一个被噪声和信道畸变污染的ZC序列时,接收机可以通过与本地ZC序列进行相关运算来检测。相关器只会在序列完全对齐时输出一个尖锐的峰值,在其他时延点输出几乎为零。这个峰值的位置就精确地指示了符号的起始位置。
抗多径干扰:在多径信道中,信号会经过不同路径以不同时延到达。由于ZC序列的自相关性在非零时延处为零,每条多径分量在相关器输出中会产生一个独立的、可分辨的峰值。这实际上将“有害”的多径干扰,转变为了“有益”的分集增益,接收机可以利用这些峰值进行合并(如Rake接收机),反而提升了性能。
c) 良好的互相关性
两个不同根索引(u 和 v)的ZC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值始终很低,并且有界。
数学表达:
,对于所有 τ。
物理意义与优势:
小区身份识别:在蜂窝系统中,不同的小区可以使用不同根索引的ZC序列作为其同步信号。由于互相关性低,即使来自邻区的小区信号很强,终端也能准确地将它们区分开来,不会错误地锁定到错误的小区。
抗干扰:降低了不同小区同步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d) 频域平移等价于时域循环移位
对ZC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后,在频域进行一个循环移位,再变换回时域,等价于在时域进行一个循环移位并乘以一个线性相位。
数学表达:![]()
物理意义与优势:
简化接收机设计:这个特性使得无论是在时域还是频域进行同步检测,都非常方便。LTE的PSS检测就可以利用频域特性进行高效处理。
二、ZC序列在LTE PSS中的应用
在LTE中,主同步信号用于完成下行链路同步的第一步:符号定时同步 和频率同步(子帧定时),并标识物理层小区身份组内的ID![]()
1. PSS序列的生成
序列长度:PSS使用长度为 NZC=63 的ZC序列。但为了避免直流子载rier对射频的影响,序列中心的元素(即第32个元素,索引从0开始)被置零,不进行传输。因此,实际在频域映射的子载波是62个。
根索引的选择:LTE标准为三个不同的PSS(
)选择了三个特定的根索引 u:

为什么选择25, 29, 34?
这是一个经过精心优化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
低互相关性:这三个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性要尽可能低,以确保终端能清晰地区分它们。
-
低自相关性旁瓣:即使在存在大的载波频率偏移时,它们的自相关函数的旁瓣也要足够低,以避免错误的峰值检测。
-
计算复杂度:这些特定的 u 值使得生成的序列具有某种共轭对称性,可以简化接收端相关器的实现,降低计算复杂度。
2. PSS的时频结构
频域:生成的62个元素的频域序列被映射到同步信号专用的62个子载波上(DC子载rier两侧各31个)。
时域:PSS在每个无线帧的第0号和第5号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中发送。无论系统带宽是多少(1.4MHz到20MHz),PSS的位置和结构都是固定的,这简化了终端的初始搜索过程。
3. 终端如何利用PSS进行同步
当终端开机或进入新区域时,它会执行“小区搜索”过程,PSS检测是第一步:
粗定时同步与PSS检测:
终端在时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滑动窗口相关计算,使用本地存储的三个可能的PSS序列(根索引为25,29,34)作为参考。
得益于ZC序列理想的循环自相关性,当接收信号与本地PSS序列对齐时,相关器会输出一个非常尖锐的峰值。
通过寻找这个峰值的位置,终端可以确定OFDM符号的精确起始边界(符号定时同步)。
同时,峰值是由哪个根索引的本地序列产生的,就告诉了终端
的值。
频率同步(载波频率偏移估计):
大的频率偏移会破坏正交性,导致无法通信。PSS的对称性等特性可以被用来估计和纠正载波频率偏移。
一种常见方法是利用PSS在时域上的重复特性(由ZC序列的数学结构决定)或通过比较接收到的PSS与本地PSS的相位旋转来估计偏移量。
抗多径能力:
在城市等环境中,信号会经过反射形成多径。由于ZC序列的自相关特性,每条路径都会在相关器输出端产生一个清晰的峰值。接收机可以识别出最强的路径或多个路径来进行精确的定时,从而对抗多径衰落的影响。
三、总结
ZC序列是LTE同步的基石:它凭借其理想的循环自相关和良好的互相关特性,完美地解决了初始接入中最关键、最困难的定时和小区识别问题。
从“干扰”到“增益”:在多径环境下,传统的序列可能会因为自相关性不佳而导致性能恶化,而ZC序列则将多径分量转化为可分辨的“回声”,反而可能被利用来提升同步的鲁棒性。
设计权衡的典范:LTE PSS对ZC序列根索引(25,29,34)的选择,体现了通信标准设计中在性能(低互相关/旁瓣)、复杂度和 robustness(抗频偏)之间的精妙权衡。
这种出色的设计也延续到了5G NR中,5G的PSS同样采用了ZC序列(长度为127),再次证明了ZC序列在无线通信同步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