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 - 调控 - 追溯:档案馆恒温恒湿全闭环控制系统方案
档案馆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档案馆监控室效果图
一、方案背景与设计目标
1.1 项目背景
档案馆作为历史档案、珍贵文献的永久保存基地,温湿度波动、湿度超标、区域环境不均等问题会直接导致纸质档案霉变、磁性载体数据丢失、胶片老化等不可逆损伤。传统控制系统存在响应滞后、调控精度低、多库房协同差、维护复杂等痛点,难以满足 “昼夜温差≤±2℃、湿度波动≤±5%” 的严苛标准。
本方案整合 POE 物联网感知、智能联动控制、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 “感知 - 分析 - 调控 - 追溯” 全闭环系统,破解多库房、多载体档案的环境管控难题。
1.2 核心设计目标
目标类型 | 具体要求 |
精度达标 | 温度控制:普通库 14-24℃、电子档案库 18-24℃、特藏库 2-5℃;湿度控制:普通库 45-60% RH、电子库 40-50% RH、特藏库 20-30% RH,波动符合国标 |
智能联动 | 传感器检测异常后,1 分钟内自动触发调控设备,无需人工干预 |
节能高效 | 相比传统系统,能耗降低 30% 以上,运维成本降低 50% |
可追溯性 | 历史数据存储≥3 年,支持按库房、时间段查询导出,满足审计要求 |
扩展灵活 | 支持新增库房、新增载体类型的快速适配,无需重构系统 |
二、系统总体架构(四层架构设计)
2.1 感知层:精准数据采集
• 核心设备:POE 供电以太网温湿度传感器(适配 IEEE 802.3af 标准,功耗 1-3W)
◦ 选型标准:温度精度 ±0.2℃、湿度精度 ±2% RH,防护等级 IP54,支持 1-60 秒可调采集周期
◦ 部署密度:普通档案库每 50㎡1 台,特藏库、电子档案库每 30㎡1 台,重点覆盖档案架密集区、门窗附近、空调出风口周边(避开强干扰区域)
◦ 附加感知:部分关键库房增设有害气体传感器(甲醛≤0.1mg/m³)、紫外线传感器(≤75μW/cm²),联动环境净化设备

盛世宏博档案监控室
2.2 传输层:稳定数据传输
• 采用 “POE 交换机 + 局域网(LAN)” 架构,传感器通过单根网线实现 “供电 + 数据传输” 一体化,布线简化 40%
• 关键链路配置 POE 中继器,突破 100 米传输限制,支持多层建筑、大型园区远距离部署
• 数据传输协议:TCP/IP+Modbus/TCP,确保与控制层、应用层无缝兼容,传输误码率≤10⁻⁶
2.3 应用层:智能管控中枢
• 核心平台:档案馆环境智能管理系统(支持 PC 端 + 移动端 APP)
◦ 核心功能:
i. 实时监控:多库房温湿度数据可视化展示,支持分区查看、阈值预警
ii. 智能联动:预设 “传感器 - 调控设备” 联动逻辑,支持手动 / 自动双模式切换
iii. 数据管理:历史数据存储、报表生成(日报 / 周报 / 月报)、异常事件追溯
iv. 远程控制:支持远程启停调控设备、调整参数阈值、接收报警通知(短信 + APP 推送)
2.4 执行层:精准环境调控
设备类型 | 适配场景 | 调控参数 |
档案专用恒温恒湿机 | 普通档案库、电子档案库 | 控温范围 10-30℃,控湿范围 30-70% RH,除湿量≥1.5kg/h |
低温冷藏机组 | 特藏库(胶片、珍贵文献) | 控温范围 0-10℃,控湿范围 20-40% RH,无冷凝设计 |
管道式除湿机 | 高湿度区域(地下库房) | 湿度≤60% RH 时自动停机,节能模式运行 |
无臭氧净化一体机 | 全库房通用 | 甲醛去除率≥90%,PM2.5 净化率≥99% |
三、核心技术方案
3.1 多区域差异化调控策略
• 按档案载体类型分区设置参数阈值,系统自动识别库房类型并匹配调控逻辑:
◦ 纸质档案库:温度 14-24℃,湿度 45-60% RH,优先保障湿度稳定
◦ 电子档案库:温度 18-24℃,湿度 40-50% RH,同步控制磁场强度≤500nT
◦ 特藏冷藏库:温度 2-5℃,湿度 20-30% RH,启动缓启动 / 缓停机模式,避免温度骤变
3.2 精准联动控制逻辑

档案效果图
• 示例:当某纸质档案库湿度≥62% RH 时,系统 10 秒内启动该区域恒温恒湿机除湿模式,同时关闭新风入口;湿度降至 58% RH 时,设备转入恒温保湿模式,避免过度除湿。
3.3 节能优化设计
• 硬件层面:选用一级能效调控设备,POE 传感器低功耗运行(待机功耗≤0.5W)
• 软件层面:
a. 夜间低谷期(22:00-6:00)自动调高温度阈值(如 22-24℃),降低能耗
b. 多库房联动调控,避免相邻库房设备重复启动
c. 基于历史数据的预判式调控:通过 AI 算法分析季节、天气变化趋势,提前调整设备运行状态(如梅雨季前提前降低库房基础湿度)
3.4 数据安全与追溯
• 本地服务器 + 云端双备份存储,防止数据丢失,支持 3 年以上历史数据查询
• 生成《库房环境健康报告》,包含温湿度达标率、设备运行时长、异常处理记录等指标,为档案保护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四、实施流程与周期
阶段 | 核心工作 | 周期 |
勘察设计 | 库房布局测绘、设备点位规划、管线走向设计 | 3-5 个工作日 |
设备部署 | POE 传感器安装调试、调控设备安装固定、网络布线 | 7-10 个工作日(1000㎡以内) |
系统调试 | 联动逻辑配置、参数阈值设定、数据传输测试 | 3-5 个工作日 |
人员培训 | 平台操作培训、设备维护培训、应急处置演练 | 2 个工作日 |
试运行 | 72 小时连续运行测试,优化调控参数 | 3 个工作日 |
验收交付 | 出具测试报告、交付操作手册、售后保障对接 | 1 个工作日 |
五、运维管理体系
5.1 日常维护
• 传感器:每年校准 1 次,确保测量精度;每季度清洁外壳灰尘,检查 POE 供电稳定性
• 调控设备:每月清洁滤网,每半年检查制冷 / 除湿系统,每年全面维保 1 次
• 系统平台:每月备份数据,每季度更新系统版本,保障兼容性
5.2 应急保障
• 断电保护:配置 UPS 不间断电源,确保传感器、监控平台持续运行≥2 小时,调控设备自动切换备用电源
• 故障处置:建立设备故障应急预案,接到报警后 2 小时内响应,24 小时内修复

POE供电型温湿度传感器
六、方案优势与效果预期
6.1 核心优势
• 技术适配性:POE 传感器与档案馆智慧管理系统无缝对接,无需额外改造
• 成本优势:布线成本降低 40%,运维成本降低 50%,能耗降低 30%
• 可靠性: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8000 小时,数据达标率≥99.5%
• 扩展性:支持新增库房、新增传感器类型(如有害气体、振动传感器)的快速接入
6.2 效果预期
• 环境指标:温湿度达标率从传统方案的 85% 提升至 99.5%,波动幅度控制在国标范围内
• 档案保护:纸质档案霉变率降至 0.1% 以下,电子档案数据丢失风险降低 90%,特藏档案寿命延长 50 年以上
• 管理效率:人工巡检频次从每日 2 次降至每周 1 次,异常处置时间从 30 分钟缩短至 1 分钟
七、售后保障
• 质保期:核心设备(恒温恒湿机、传感器)质保 2 年,系统平台终身免费升级
• 技术支持:7×24 小时远程技术支持,现场服务响应时间≤4 小时(市区)/24 小时(郊区)
• 定期回访:每季度上门巡检 1 次,优化调控参数,提供运维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