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案例详解:基于smardaten实现智慧交通运营指标数据分析展示
目录
- 一、需求背景
- 二、数据分析能力介绍
- 三、配置过程
- 3.1、智能问数
- 3.2、自助分析
- 四、效果呈现
- 五、应用价值
一、需求背景
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日益复杂,智慧交通运营对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交通数据分散在监控、运营、收费等多个系统中,人工整合不仅效率低下,还易出现数据偏差;另一方面,交通运营需实时掌握拥堵趋势、违法统计、公交准点率等多维度指标,传统模式下复杂指标分析依赖专业编码,响应业务需求滞后。
此外,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展示脱节,无法直观呈现运营全局,难以支撑管理人员快速做出调度决策、拥堵治理等关键判断,亟需一套能整合多源数据、快速处理分析、直观呈现结果的解决方案,满足实时监控与精准运营的核心需求。
二、数据分析能力介绍
smardaten 平台为智慧交通数据大屏提供了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能力,覆盖从智能交互到手动配置的全场景需求:
- 智能问数助手:以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即可触发智能分析,AI 自动拆解意图、匹配数据并生成专业数据解读,还能一键生成图表、导出分析文档,大幅降低数据分析门槛;
- 自助分析:支持数据类型转换、多维度统计、权限隔离等复杂场景,满足深度数据处理需求;
- 分析仪分析:作为独立专业分析模块,支持多源交通数据接入整合与清洗预处理,提供预置算法调用,可创建专属工作区,结果支持导出汇报文档或直接绑定数据大屏;
- 大屏图表分析:在大屏配置界面可直接完成数据统计与图表绑定,无需切换模块,实现“配置即展示”,提升可视化落地效率。
三、配置过程
进入平台后,先通过应用助手智能生成大屏雏形,再在数据分析仪或数据大屏配置界面中开展数据分析,核心涵盖智能问数、手动精准配置、大屏内置分析三类操作,全面覆盖从数据处理、维度统计到可视化绑定的全流程。
3.1、智能问数
分析“各线路总收入”,只需在智能问数助手中输入需求,助手会主动追问补充条件

补充信息后,AI 自动完成数据拆解、分析与解读文本生成,点击「生成文档」即可导出包含分析结果的汇报材料。


最后返回数据大屏,选中目标图表并将数据来源设为“数据分析仪”,就能快速绑定分析结果,实现可视化展示。

3.2、自助分析
1. 分析仪分析
处理“拥堵时长趋势” 数据时,先选择原始数据并将 “监测日期” 转换为标准日期类型。

创建工作区,以“监测日期” ,“区域”为维度,调用平台预置算法计算同比、环比增长率。

数据权限隔离,可按“区域名称” 添加过滤条件,系统会自动根据登录人员所属区域展示对应数据。

完成后回到大屏,选中指标卡绑定同比、环比数据,各区域拥堵时长趋势即可清晰呈现。

2. 大屏图表分析
进入大屏配置界面后,可直接对各板块数据进行可视化配置。
• 共享单车区域使用频次TOP10:在数据资产选择共享单车原始数据,以“区域” 为统计维度汇总使用数量,按数量降序排列并设置仅展示前 10 条,即可直观呈现热门区域排名。

• 交通违法行为月度管理统计:选择交通违法原始数据,先筛选“时间维度 = 本月” 的数据,统计 “违法总量”“各类型违法次数”;对 “罚款金额” 字段使用内置函数,分别求和、取平均、找最大最小值,实现违法总量与罚款数据的多维度展示。

• 主干道拥堵路段状况:
选择主干道拥堵原始数据,利用平台数据字典将区域编码翻译为区域名称,通过“编辑字段” 功能用计算表达式定义拥堵等级。

再以“区域” 和 “拥堵等级” 为维度计数统计路段数量,并用别名优化字段展示,让拥堵分布一目了然。

• 公交到站准点率统计:选择数据源,通过 SQL 定制化处理复杂数据 —— 定义准点标准、筛选有效数据,按 “公交路线 + 站点名称” 分组统计总到站次数与准点次数,计算准点率并保留 1 位小数,精准呈现每条线路、每个站点的准点表现。

四、效果呈现
所有图表数据绑定完成后,一键预览即可查看大屏全局效果,各板块核心指标与区域数据精准呈现,满足交通运营的实时监控与决策需求。

五、应用价值
通过 smardaten 平台的 AI + 无代码数据分析能力,智慧交通数据大屏实现了三大核心价值:
• 配置门槛极低:从智能问数到自助分析,全程可视化操作,业务人员无需编码基础即可自主完成复杂数据处理与可视化;
• 分析能力强:兼容自然语言交互、深度数据处理、多维度可视化等全场景需求,从宏观运营指标到微观路段详情,精准匹配各指标不同层次决策诉求;
• 落地效率高:数据处理与大屏可视化一体化衔接,配置完成即预览生效,真正做到“配置即展示”,助力交通运营决策快速落地。
